這是 曲一線科學備考 的第 1626 篇文章
文 ?源自網(wǎng)絡
高考,作為全國學子最重要的考試之一,每年都有數(shù)百萬的高中畢業(yè)生參加。中國高考作為全球單次規(guī)模最大的統(tǒng)一性考試,一直以來都牽動著數(shù)百萬家長和考生的心。
先看一張圖
迄今為止,世界上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考試,是1977年剛恢復高考的那一屆的高考?;謴透呖嫉亩膬杉荆珖灿?160萬人奔赴考場,參加考試,這人數(shù),超過了后來的歷次高考。
從2000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開始,全國高考考生在經(jīng)過一個急速增長到極大值后,經(jīng)歷了5年的衰減期,現(xiàn)在又重新回到了持續(xù)增長的狀態(tài)。
就拿全國報考人數(shù)來說,2000年時全國只有375萬報名考生,而到2008年時,全國報名考生達到了1050萬,8年時間,報名人數(shù)達到了之前的近三倍,這個增長速度全球罕見,當然這也與當時的計劃政策有關。
在達到2008年的極大值之后,全國高考報名人數(shù)經(jīng)歷了一個回落期,5年減少了138萬的人數(shù),這個減少的人數(shù),相當于2000年報名總?cè)藬?shù)的36.8%,超過了1/3。
不過從2014年開始,全國高考的考生又持續(xù)增多,到2018年這五年經(jīng)歷了一個平緩增長的過程,這個增長幅度相對于2008年之前的增長幅度來說,比較溫和,五年時間,增加了63萬的報名考生。
2016年我國高考考生960萬人,但能夠被三本及以上學校錄取的學生不到400萬(按招生計劃計算),被二本大學錄取的不到300萬,能上一本院校的學生只有100多萬,而能進入985大學的20萬人都不到。
這些數(shù)據(jù)意味著什么?也就是說每年有近600萬的高中生折戟沉沙,成為炮灰。
數(shù)據(jù)還是挺可怕的。
進入正題,什么樣的人會成為高考炮灰呢?
1.高計劃量,低產(chǎn)出。每天計劃要刷幾十道題,卻常常完不成的同學。
2.在教室悶頭學一天,從不關心高考政策,也不和周圍人交流的同學。
3.晚自習不寫作業(yè),不停和身邊人聊天的同學。
4.筆記做的工整漂亮,實際上沒有重點背和記,不知道自己記住了多少的同學。
5.眼高手低,覺得題目很簡單,自己不需要再去做的同學。
6.上課經(jīng)常偷看小說的同學。
7.不按時交作業(yè)的同學。
一眼看不出來的
1. 心態(tài)差
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但是心態(tài)不好,影響心情,影響睡眠質(zhì)量,進而影響學習效率的同學。心態(tài)這塊蠻重要的,好的心態(tài)等于成功了一半。
2. 名校/熱門專業(yè)/自主招生
占其中一條,都要心力和體力上比別人多付出很多,如果這三條都占,除非你是自身基礎較好,不然很容易成為炮灰。
3. 盲目樂觀型
平時成績一般般,還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偶爾一次考的不錯,就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很多,然后面對學習就放松心態(tài),思想上也松懈下來。這樣的同學,也許有點小聰明,但是,發(fā)揮不穩(wěn)定,高考很容易失利。
4. 自我感動型
一天計算了自己學了12h,14h的同學,感動了自己,卻動眼動手沒動腦。每天流水線一般的去上課,早出晚歸,實際上沒有記住多少,效率極低,終成炮灰。
如果你不想淪為高考“炮灰”,那么小曲給你幾點建議:
寫下那些讓你感到焦慮和擔憂的事
你日夜兼程、身心疲憊,為的就是能早日解決你遇到的問題,特別是那些棘手的問題。那些讓你感到焦慮和擔憂的事情,更是你迫切需要的解決的。現(xiàn)實中,只要你想進步,就會遇到困難,自然也會有一些事情讓你焦慮和擔憂,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逃避,掩蓋,還有很多人自負,當然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會收獲失敗。
每個人遇到的問題不一樣,那么要想問題得到解決,前提是知道自己遇到哪些棘手的問題,預判將會遇到哪些問題。備考尤其是高三時候的是為了更好的應對,而不是掩蓋與逃避。舉個簡單的例子:
某某同學在全面審視自己以及認清形勢后寫下這樣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一直以來困擾他的問題,還有在分析的基礎上,可能將會出現(xiàn)的問題。
長期困擾自己的問題:性格因素:拖延、偏激、浮躁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存在問題,數(shù)學解析幾何、最后一道壓軸題不容易把握考試中遇到的問題:時間分配不合理、筆誤最擔心的事情:……在分析的基礎上,未來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在現(xiàn)實中,為什么說自己最大的對手是自己?主要因為,自己很難看清楚自己遇到的問題。特別對備考的中的學生來說,在一定的程度上看清楚自己還是有必要的。
思考個人學習狀態(tài)和習慣之間的關系
反思也是為了更全面的審視自己遇到的問題,例如說上面列舉的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的原因,看看有哪些是與自己實際情況很相近?我們找到了自己遇到的問題,反思一下以前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是如何做的,為什么沒有效率甚至沒有效果?這樣對于很多問題你就不難找到答案了。
有效利用時間
時間是水,如何化零為整是一門學問,效率高的學生都是非常善于講別的同學嬉戲打鬧的時間充分利用。
集中利用資源優(yōu)勢解決你遇到的問題
三人行必有我?guī)?,其實這也是對資源的一種闡述,有時候,最好的資源就在身邊,這個世界,方法總比困難多,可是很多人只迷戀有一個萬能的方法,能解決自己棘手的問題,可是一直到最后也沒有找到這個方法,原因是想法錯誤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審視一下自己,你的老師、同學、資料、同學手上的資料,有哪些值得你利用的呢?
解決理解的知識點運用在做題上
有時候,整天背誦英語單詞,可是英語成績就是不見提高,這是為什么?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你背誦的東西沒有在現(xiàn)實中運用,導致你背的單詞,是獨立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的忘掉了。
現(xiàn)實中,光從“喊口號”上給自己大氣是遠遠不夠的,甚至是蒼白無力的。一個人學習的動力以及做事的動力,來源于自己對自己的肯定,當然這個肯定不是盲目的肯定,而是在充實的基礎上做出的肯定的。例如說,你通過某一段的時間的努力,發(fā)現(xiàn)自己解決了很多棘手的問題,成績大幅度提升,在對知識點、考試以及其他的方面認識上有了轉(zhuǎn)變,理解能力、轉(zhuǎn)化能力、應用能力得到提高,那么你應該再接再勵。如果你經(jīng)歷了某次失敗,雖然失敗了,可是一樣讓你充實,收獲得更多,當然有理由為了下一次成功繼續(xù)努力。
最后,附上一句特別勵志的話:
將來的你
一定會感謝現(xiàn)在拼命的自己!
小曲解答
清華學霸 唐致遠
讓你了解如何選擇和使用
《5·3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