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沂
在姑蘇城內平江路西側、大儒巷的東端,隱藏著一處安靜的小院,你只要一踏上那條由深深備弄改建成的小院入口,馬上會被幽靜別致的庭院景色所吸引——姑蘇小院。這是一家由潘鎰芬故居“端善堂”改建的民宿,原是一座坐北朝南五路七進的清代大宅。如今,屋宇櫛比的老宅已拂去塵埃重放異彩,宅屋古貌猶存、構筑雅致、庭院深深。里面是中央空調和現(xiàn)代化設備一應俱全,構成了現(xiàn)代與古典交融、供人休閑享受的良好隱居環(huán)境。
院內享受著安逸幽靜,院外卻是姑蘇的繁華。姑蘇小院外向東不到百米,是蘇州著名的平江路,還有百年老店松鶴樓菜館,向西三百余米便是熱鬧的觀前街,可謂鬧中取靜、隱逸的好居所。在外面欣賞完蘇州的繁華,返回風雅古韻的小院,便可享受那一份蘇式生活的愜意。在古樸典雅的落地長窗內泡上一壺茶,看窗外竹影婆娑,聞天井蕉棠暗香,聽雨絲如禪飄落,思縷縷幽古雅韻,你就慢慢消遣這一份隱逸的時光吧。
隱逸,從字面上解釋是“隱藏起來享受安逸?!蓖ㄋ滓稽c說法,就是躲起來了,就如我們小時候捉迷藏一樣。捉迷藏的最佳地方,是蘇州獅子林里那峰回路轉的假山洞,也許,我們那時候就知道,隱逸在蘇州的園林中?蘇州是一個最適合隱逸的城市,幽深的小巷、古樸的房屋。當然,最被人稱道的,還是私家園林。寧謐恬靜的蘇州園林,既是詩意棲居的地方,又是隱逸文化的中心。園林又稱城市山林。城市山林一詞,頗有意味。城市是繁華的縮影,總有些嘈雜,而山林卻是幽靜與深邃的自然環(huán)境。這就是鬧中取靜,“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贝箅[,能夠在市井繁華與喧鬧里保持一顆隱逸的心,沒有很超凡的人格修養(yǎng)是不能做到的。陶淵明寫過這種心隱的境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痹谶@里,人們平靜地過著自己的日子,譜寫著自己的故事,沒有太多復雜和交流,清清爽爽,隨意和諧。人們不必顧忌外面的喧囂,只需擁有一片自己的空間,因為蘇州園林里,那獨具匠心的亭臺樓榭、小橋流水等,已包容了萬物。
蘇州同里的退思園,就是清安徽兵備道任蘭生,回歸故里后建造的這樣一座私家花園,里面的建筑精致玲瓏,樸實無華。古時有“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一說,園名取“退思”,便是園主取其隱退補過的意思。有意思的是,在距同里兩公里處,有一座近年來新打造的江南最大的私家園林——靜思園,占地有65畝之多。園主原擬將園取名為“進思園”,以寓富而思進,與退思園相得益彰。但費孝通先生建議他改名為“靜思園”,以寓寧靜致遠。我想,費孝通先生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就是“進思”兩字的火氣太重,與蘇州園林的隱逸文化不相符。我曾在某年的暮春時分,去該園走過一遭,發(fā)現(xiàn)里面十分寧靜,沒有那種新建園林的商業(yè)氣和煙火氣,還是比較符合隱逸文化的。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實現(xiàn)隱逸是很不容易的。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在很大程度上,隱逸只是夢想與奢望。不過,生活在江南,尤其是生活在蘇州這個天堂般的城市,畢竟離隱逸夢想要近一些。千年城邑、古韻今風,現(xiàn)代都市、氣度悠遠,讓人們在繁華與寧靜間自由切換。平江民居、庭院人家、金雞湖畔……蘇州這個江南腹地、宜居天堂,是一個轉身即可讓人在鬧市中隱逸的好地方。
蘇州這個江南腹地、宜居天堂,是一個轉身即可讓人在鬧市中隱逸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