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舊的胡同應該是不剩多少了,南城雖然集中了大量的胡同和大雜院,但由于外來人口眾多,環(huán)境逐漸惡劣化,失去了逛胡同的意義。
鼓樓鑼鼓巷一帶的胡同,商業(yè)氣息又過濃。、東城西城的部分碩果僅存胡同,有的甚至還有胡同副食店和小賣部。什么都不干,走一走也是好的。
歷史上的北京以胡同眾多而著稱,民間有“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的說法。元《橋津志》記載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條火巷,二十九條胡同”,如今隨著時代的變化,胡同漸漸成為歷史。
專門羅列出這幾個專門起了名頭的胡同:
北京最長的胡同:交民巷(東西都算上)(東城、西城) 北京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宣武) 北京最寬的胡同:靈境胡同(西城) 北京最窄的胡同:錢市胡同(宣武)、高莜胡同(崇文)、小喇叭胡同(宣武) 北京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三廟街(遼代就有了)(宣武) 北京拐彎最多的胡同:九彎胡同(宣武)
磚塔胡同:建于元代(西城)禮士胡同:清代高級官員聚居的地方(東城) 海柏胡同:清代會館云集的地方(宣武) 鑼鼓巷:外國人游胡同必去的地方(東城)上斜街:北京最古老的斜街(宣武) 鮑家街:醇王府南府所在地,也是溥儀的出生地(西城) 大柵欄街:北京最古老的商業(yè)街之一(宣武)
如今,城市建設, 胡同拆除,區(qū)民外遷,環(huán)境變化,這一切都在讓人在尋找一種失落的精神……只有在僅存的老北京胡同中,尋找不一樣的色彩,而回憶過去生活過的不一樣的生命。
北京與胡同,無法分離,沒有去過北京的胡同,也便讀不懂北京。而沒有胡同的北京,似乎也會少了太多太多,這樣的北京,不知道生活在北京的人會怎樣理解?期待那些一直都存留著的胡同里有著老北京獨特的味道。
圖來自網絡,文系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勿改動,商業(yè)用途聯(lián)系作者。
作者介紹:自媒體人,資深的旅行家,旅行視頻博主、網絡電臺NJ,用文字、聲音詮釋這個世界!堅持原創(chuàng),堅持原生態(tài)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