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行在天平山什景塘和睡蓮池一帶觀賞拍攝美麗風光后,分頭各自賞景拍攝。本人是在找衛(wèi)生間返回時經(jīng)過三太師祠進入范仲淹紀念館的。
范仲淹紀念館1995年度被蘇州市委、市府命名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是深秋時節(jié)12月初的江南蘇州天平山,經(jīng)過一場久違的秋雨,地面上還是濕淋淋的,不時地面上還有小水洼。當我從三太師祠進入范仲淹紀念館時,有一個較大的院落,只見院里古木參天,南邊是大門,北邊是一排三間房,有一座連接南北的小石橋,橋兩邊是水池,小石橋的臺階上被秋風飄落的金色楓葉覆蓋,不時有游客走來。本人向范仲淹紀念館的南大門行走邊拍攝。當走出南大門,有一座“先憂后樂”的高大牌坊聳立在眼前。在“先憂后樂”的牌坊上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兩行文字,清晰可見。在“先憂后樂”的牌坊前是一片染紅的楓葉,四周樹木環(huán)抱,雖然是陰雨天依然是難得的楓葉景觀,讓人感懷,讓人敬仰!唯一遺憾的是,這次沒有進入紀念館內(nèi)參觀有關介紹和圖片。本人是從睡蓮池前往演出地找附近的衛(wèi)生間,在返回時三太師祠進入范仲淹紀念館的。先前不知道,當時游客也較少,當走出紀念館的大門在拍攝“先憂后樂”的牌坊時往后看,才知是范仲淹紀念館。因急回找同行的影友,也沒有再返回觀賞。當然下次有機會來,本人肯定要補上這一課的。
北宋名相范仲淹是蘇州先賢,范仲淹所著的散文《岳陽樓記》中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傳吟千年,為后人傳頌;憂國憂為民清正廉潔的好官,流芳百世,為世人贊揚。今天我們來到這里,多了一分敬仰感和崇敬的感懷。本人在經(jīng)過范仲淹紀念館來到白云寺前,有一尊高大的范仲淹塑像,本人特地作了拍攝。眼望范仲淹高大的塑像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牌坊,對先賢的敬仰感和崇敬感油然而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們在電大學習時曾學過范仲淹的這篇著名散文。意思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xiàn)出作者的遠大政治抱負。同時,他也在勉力后人發(fā)憤讀書。今天,本人有幸來蘇州天平山采風拍攝,觀賞這位先賢的紀念館,受到感染和教育是不言而喻的。
有幸觀賞范公館,“先憂后樂”千古頌。現(xiàn)將本人于2019年12月1日上午在蘇州天平山風旳風景區(qū)拍攝的一組范仲淹紀念館圖片,呈獻給朋友們一同欣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