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型舞劇《孔雀》將于12月3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跟她擔(dān)任編導(dǎo)的《云南映象》不同,《孔雀》將由56歲的楊麗萍親自擔(dān)綱主跳。很多人對于《孔雀》的理解還停留在早年楊麗萍在春晚表演的孔雀舞,讓我們來看看錯在哪兒?
記者 李麗
NO.1:
它并不是《雀之靈》
很多人說到楊麗萍就想起孔雀舞,這是因為她早年在春晚的表演太深入人心了。所謂的孔雀舞,其實就是《雀之靈》,這是25年前楊麗萍自編自導(dǎo)的成名舞蹈?!犊兹浮穭t問世于2012年,它源自《雀之靈》的靈感,但不光光是一個舞蹈節(jié)目,而是一臺完整的商業(yè)舞劇。
NO.2:
它也不是“原生態(tài)”
《孔雀》跟另一臺楊麗萍擔(dān)任編導(dǎo)的《云南映象》風(fēng)格并不一樣?!对颇嫌诚蟆分v求的是“原生態(tài)”,展現(xiàn)的是原汁原味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孔雀》的意象則更接近“新東方美學(xué)”,更多展現(xiàn)的是東方人對于生命的理解。
NO.3:
這次還有“男孔雀”
雖然《孔雀》是近年來楊麗萍戲份相當(dāng)多的一部舞劇,但是,作為一部大型作品,它當(dāng)然不可能只有楊麗萍。劇中除了楊麗萍這個“女孔雀”,還有“男孔雀”和反派“烏鴉”。事實上,動物世界中的孔雀原本也是雄性更具美感,只不過楊麗萍和她的孔雀舞太出名,我們很容易忽略其他人的身影。
NO.4:
角色各自有寓意
“女孔雀”薩朵,名字源自梵文心經(jīng),代表光明與貞潔;“男孔雀”嘎雅,代表愛和奉獻;反派“烏鴉”,代表欲望、迷戀、迷失、恐懼;小彩旗扮演的是“時間”,亙古不變,客觀冷峻,永遠不會為誰停下來……這些寓意并不會明確告知觀眾,但會通過舞者的演繹傳達到每個人的心里,讓你自己去感受和領(lǐng)悟。
NO.5:
孔雀舞衣很難做
楊麗萍的三套紗裙,粉、藍、鈦白都很素淡,是葉錦添親手剪裁的,做了三個月,改了幾百遍,讓她怎么跳都不會掉下來。加上一個個細節(jié),比如手工刺繡,比如斷片縫合,目的就是要做出楊麗萍要求的精神狀態(tài):優(yōu)雅、哀傷、崇高……拜托,人家只是一件衣服好嗎?
NO.6:
妝容也不容易化
《孔雀》的化妝由香港化妝師陳明郎負責(zé),他對當(dāng)代劇場很有研究。他幫楊麗萍化妝用的是自己獨創(chuàng)的立體化妝技術(shù),用高清噴槍勾勒出孔雀的喙。楊麗萍的妝容最突出的是眼部,用藍綠金屬色系的眼影再撲上亮片,創(chuàng)造出一種三分人、三分獸、三分妖的感覺。
NO.7:
舞臺要有時空感
《孔雀》運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手段,舞美和燈光都是由香港資深團隊設(shè)計的。整個舞臺不單體現(xiàn)出空間之美,還要體現(xiàn)春夏秋冬在時間上的流逝和輪回。甚至,還要融合設(shè)計者對中國書法和人體脈絡(luò)的理解……總的來說,楊麗萍眼中的《孔雀》是一部關(guān)于生命的史詩,因此舞臺上每個元素都必須能體現(xiàn)這種生命力,要流動起來。
NO.8:
好舞蹈要跳出汗
《孔雀》的演員多是楊麗萍從一個個少數(shù)民族寨子里選出來的。她對他們的要求很簡單:一定要跳出汗,大汗淋漓最好。因此每次演出完,所有人都是渾身濕透的。這是楊麗萍最基本的舞蹈觀:出力,每個動作要像從地里長出來一樣。
NO.9:
要模仿動物交尾
這是楊麗萍對演員的另一個要求:從自然中學(xué)跳舞。排練的時候,別的不管,所有人先去模仿植物生長,模仿動物交尾。因此,《孔雀》這臺舞劇常常會給人一種“性感”的印象,但那不是色情,而是一種野性,以及生命自然而然的蓬勃之美。
NO.10:
看《孔雀》機會不多
楊麗萍不喜歡重復(fù),如今她在創(chuàng)作《十面埋伏》和另一部白族特色的音樂劇。接下來,她更多的精力會放在編舞以及培養(yǎng)年輕人。《孔雀》已經(jīng)演了兩年,從明年開始,我們或許就會看到楊麗萍的新作品,但她不一定擔(dān)綱主演??傊瘛犊兹浮愤@樣的有超多楊麗萍“戲份”的作品,確實是看一次少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