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昨天晚上,閨蜜小羅發(fā)信息跟我說,她想離婚了。我駭然,趕緊回信息問她怎么回事。十幾分鐘后,她那邊發(fā)過來好幾段長長的文字。我快速地瀏覽了一遍后,意識到了小羅的癥結(jié)所在。其實,要說起平時男朋友對小羅怎么樣,那絕對是沒得挑的。從他們大學(xué)異地戀開始,小羅男朋友都會每天找她視頻,噓寒問暖的,一到節(jié)假日,便馬不停蹄地趕到小羅的學(xué)校,和她享受那短短的幾天假期。
畢業(yè)結(jié)婚后,小羅和她男朋友都回到了老家工作。男朋友對她一如既往的好,但是有時候卻對小羅“管”得有點太過了。比如下班時,去接小羅的男朋友見到小羅正和一個男生有說有笑,便心生醋意,回家后和小羅大吵了一架;偶爾小羅加班還沒回家時,男朋友便要求半個小時視頻一次,每次看到小羅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前才放下心;晚上小羅回家洗澡時,男朋友都會拿起小羅的手機,翻看微信上是否有小羅和其他男生曖昧的聊天記錄或是不明轉(zhuǎn)賬記錄?!坝泻脦状危叶既淌懿涣怂驗橐稽c小事指責(zé)我的樣子,他后來跟我說,那是因為他對我沒有安全感,但是他一點沒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過分的地方,相反他認(rèn)為這是他愛我的表現(xiàn)?!?/p>
“我真的好累,我不想再繼續(xù)下去了?!弊詈笠粭l語音,是小羅充滿無力的喟嘆。周國平曾說:“兩個自由人之間的愛,擁有必要的張力,這種愛牢固,但不板結(jié);纏綿,但不黏滯。沒有縫隙的愛太可怕了,愛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間,遲早要窒息?!笔前?,當(dāng)一份感情被逼得太緊的時候,你會覺得被管束,會窒息,而對方又會覺得被冷落,不受重視。這樣下來,一點小小的矛盾,也會成為你們彼此情緒爆發(fā)的導(dǎo)火索。
02最近在看《幸福三重奏》的時候,被張國立夫妻圈粉了。比起電視劇里經(jīng)常演的那些瑪麗蘇愛情,像張國立夫妻這種融于生活瑣碎的婚姻才更讓人心動。家里沒配料了,鄧婕差張國立外出購買;外面衣服還沒收,鄧婕叫丈夫去收衣服;鄧婕做飯備菜,張國立就洗碗刷盤......
鏡頭前,定格了他們一幕幕凌亂又瑣碎的相處畫面,給人一種美好又溫馨的感覺。可就是這樣一對恩愛非常的老夫老妻,卻也有著“不合”之處。比如鄧婕喜歡流行音樂,張國立卻喜歡京劇和古典音樂。鄧婕閑來無事時就喜歡哼曲子,而張國立卻喜歡放京韻大鼓,或玩抽冰猴。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樣一對表面看似“不合”的夫妻,卻也幸福融洽地相處了近三十年。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畫面是,在第一集結(jié)尾的采訪中,張國立滿含笑意地對鏡頭說:“我們倆聽歌是不一樣的,只要鄧?yán)蠋熛矚g的,由著她,讓她開心,讓她高興,挺好,原來有的時候在一起還會爭一下,現(xiàn)在我覺得不想去爭了?!笔前?,一段好的婚姻,是需要“放養(yǎng)”的。你可以有你的所好,我也可以有我的心之所向。你不必委屈自己遷就我,我也不必違背自己迎合你。就像愛默生所說的,親密的關(guān)系想要好好維系,是需要合宜的分寸感拿捏的,做到不依附、不折騰,懂得讓步,自然而然。
03早年期間,姐姐和姐夫的婚姻差點就走向了末路。姐姐經(jīng)常因為姐夫喜歡賽車而感到不滿,姐夫則常常因為姐姐翻看他的手機而指責(zé)她。當(dāng)時,他們才剛剛結(jié)婚兩年不到,可雙方都已經(jīng)萌生了想要分開的念頭。媽媽知道后,專門飛來姐夫家調(diào)和他們兩人。后來,姐姐姐夫終于達(dá)成一致:給彼此一點空間和自由。
很神奇的是,幾年下來了,他們二人的感情卻比以前好了不止一倍,雖然偶爾也會有爭吵,但它更像是一種婚姻里的調(diào)味劑。有一次,我去姐姐家玩,吃完飯和她聊天時,她告訴我:“戀人之間相處出現(xiàn)矛盾是必然的,關(guān)鍵是要看你怎么去對待,怎么去化解。我一開始受不了他的很多行為,也會常常因為對他缺乏信任而去翻看他的手機,現(xiàn)在看來,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婚姻里最重要的還是理解和尊重。”安妮寶貝在《薔薇島嶼》中寫到:最好的愛情是,兩個人彼此相伴,不要束縛,不要占有。幸福的婚姻從來不是大張旗鼓地向世人宣誓愛的主權(quán),而是飽藏著陪伴與寬容,理解和尊重。真正的愛一個人,也絕不是把他時時刻刻栓在身上,而是回歸初心,給這段感情足夠的自由,也給彼此最大限度的尊重。“各自過各自的”,夫妻倆才可以在這段婚姻中游刃有余,相處自如。
04古人云: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簡單來說,就是一對愛得太過的夫妻,感情往往不能持續(xù)太久。這和“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是一樣的,任何東西都忌諱“太過”這個詞。
劉若英在《我敢在你懷里孤獨》中說:“戀人間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窩在愛人懷里孤獨?!币晃兜刈非髳廴撕妥约旱奈锢砭嚯x反而會讓兩顆熱情的心漸行漸遠(yuǎn),相反,給彼此獨處的空間和足夠的自由,才能使原本兩顆背離而馳的心越靠越近。一段婚姻,只有達(dá)到“各過各的”境界,才能在一次次瑣碎的打磨中,永葆“始終如一”的新鮮感和持久力。愿你愿我,都能擁抱這樣一場溫暖又不張揚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