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結(jié)婚后,所有的女人都要面臨和處理婆媳關(guān)系,而大部分婆婆和媳婦,都是水火不容的,并且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對媳婦比對自己好的時候,她們會莫名的吃醋,總覺得自己辛辛苦苦養(yǎng)大的兒子,怎么就跟媳婦一個人,只愿意聽她的吩咐。
這個時候,心里極度,不平衡的婆婆,難免會想些招數(shù),對付兒媳,兩個女人,勢必想要一決高下,看看誰更厲害,這個男人最終聽誰的。
和家庭關(guān)系一旦變成了這個樣子,每個人之間的關(guān)系都變得緊張。尤其是作為兒子和老公的家,在兩個女人之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邊是自己愛的女人,一邊是養(yǎng)育自己長大的母親,對一個男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并不喜歡見到,夫妻之間不和睦,吵鬧不休。
但作為大多數(shù)媳婦來說,一開始都希望和自己的婆婆和睦相處的,畢竟那是丈夫的媽媽,和他們關(guān)系搞好。自己心情也會好,和丈夫的關(guān)系也會更融洽??蔀槭裁?,很多婆媳關(guān)系不好?而且媳婦非常不喜歡婆婆,原因主要是在一起5個方面,現(xiàn)實又扎心。
婆婆管的太多了
很多婆婆,在兒子結(jié)婚之后,很喜歡插手他們之間的事情,一開始兒媳比較尊重婆婆,對于婆婆的插手,雖然有些不開心,但也沒有開始反抗。
婆婆卻總認為,兒媳嫁到他們家來,就應(yīng)該做很多的事情,一旦兒媳沒有上班,就認為,兒媳好吃懶做,這樣他的兒子太過辛苦。
在他眼里總覺得兒子辛苦,從未覺得媳婦也很累,即使兩個人都在上班,還是覺得下班之后所有的家務(wù)都應(yīng)該由兒媳做。而女人一旦受到這種不公平待遇,就非常憎恨自己的婆婆。
噓寒問暖,對兒媳視若無睹
都說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寶,可兒媳卻不是婆婆手心里的寶。在明面上說,她也是你兒媳,可實際上,卻從未有過這樣的待遇,大部分兒媳,嫁到婆婆家之后,遇到的都是冷眼相待,不只把她當成一個外人,并且在婆家從沒人關(guān)心你。
兒子是他們手心里的寶,他們會噓寒問暖,并且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兒媳婦在此時就像一個保姆一樣,整天為家人做飯,洗衣,甚至很難融入他們的圈子里。
所以從兒媳嫁過去之后,就遭受不一樣的待遇,慢慢的就讓兒媳心寒,最主要來源于婆婆對自己的不友好,所以,兒媳會憎恨婆婆。
背地里說兒媳的壞話
都說結(jié)婚了都是一家人,可婆婆從來不那么想,她總覺得兒媳是外人。甚至?xí)教幷f兒媳的壞話。
婆婆難道就不知道了,自己的兒媳嫁自己家之后,回復(fù)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到處說婆媳關(guān)系不和,總有一天你說的這些話會傳到她的耳朵里,她知道之后,對你一定心生芥蒂,對你再也愛不起來,這也是大多數(shù)兒媳真恨婆婆的原因。
總覺得自己才是家里的女主人,要在兒媳面前示威
有些年輕人結(jié)婚之后會與父母同住,婆婆總認為,自己是這個家里的女主人,所有的事情都要聽自己的安排,包括兒媳,無論是兒媳做什么事情,都得先經(jīng)過自己的同意,就這樣,然后開始在兒媳面前擺譜,給兒媳難堪。
到自己家之前,還有一個下馬威,讓她清楚這個家里呀,誰說了算,很多婆婆也因為這樣,而把很多兒媳逼出了家門,只得出去自立門戶。
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兒媳再也不會喜歡婆婆,慢慢的就形成了兩種對立的立場,媳婦長久窩火,總會想盡辦法扳回一局,所以兩個人就形成了水火不容的局勢。
在兒媳面前極力維護自己的女兒
都說做父母的對待自己的孩子要公平對待,可當兒子娶了媳婦之后,大多數(shù)做婆婆的就偏向了自己的女兒,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自己女兒身上,無論有什么好的東西,無論是悄悄的還是明面上的,都會留給自己的女兒,作為兒子,就再也沒份兒。
因為他認為把這些東西給給了兒子之后,其實就是給了媳婦兒,他覺得這個人與她自己本來就沒有關(guān)系,所以他不會給自己的媳婦。
這造就對婆婆有了很大的意見,所以在婆婆老了之后不愿意養(yǎng)她。
婆婆總是一副我不怕你的樣子,正面和兒媳樹敵
很多兒媳嫁過去之后都是委曲求全,婆婆總是一副我不怕你,你的樣子就是我家我說了算,我的東西想給誰就給誰,你也管不著。
當婆婆正面和媳婦微評,在一件事感到失望,覺得對方的無情和冷漠,久而久之,對婆婆自然也沒有了好感。
婆媳關(guān)系從來就是萬年難題,如果在兒媳加入這個家能夠得到婆婆的善待,那么也不至于讓兒媳對婆婆有那么大的仇恨。懷揣著一顆善良的心,去分享自己的婚姻,想要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無比,可最后卻失望而歸。
所以,無論是做兒媳還是做婆婆,都盡量善良一些,不說把她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但至少也不要給她使絆子,超不愉快,否則,誰也咽不下這口氣,積怨也就會越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