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驗舉隅
          作者 / 沈玉棠 彭麗園
          編輯 / 劉剛 ⊙ 校對 / 趙馨
          張仲景《傷寒論》乃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之一,筆者數(shù)次研讀,對于書中少陰病篇麻黃附子細辛湯的臨床運用有較深體會。此方配伍嚴謹,藥少而精,功專效速,臨證用此方治療體虛外感——太陽少陰合病發(fā)熱不退者,每獲良效?,F(xiàn)舉驗案兩則介紹如下。
          1小兒太少兩感發(fā)熱
          王某,男,1周歲4個月。2009年9月24日初診?;純河?月20日晚出現(xiàn)發(fā)熱,無鼻塞流涕、咳嗽、嘔吐、腹瀉。體溫39.5℃(肛溫),咽充血,扁桃體無腫大,呼吸34次/分。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9.0×109/L,中性粒細胞4.2×109/L,C-反應蛋白7mg/L。曾予維生素C針靜脈滴注,對乙酰氨基酚滴劑口服,至23日體溫降至正常。24日患兒體溫又上升至39℃(肛溫),家長要求中藥治療。
          刻診:患兒身熱,無汗,神疲思睡,手足厥冷,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蓋小兒稚陽之體,陽氣嬌嫩,外感風寒,邪客于肺衛(wèi),屢發(fā)其汗,陽氣受損,而成太陽少陰合病之證。處方:炙麻黃、細辛各2g,淡附片3g。水煎40分鐘,去渣取汁約60ml,分早晚兩次,餐后各溫服30ml?;純悍?劑后體溫開始下降,再劑乃愈。隨訪1月,無復發(fā)。
          2太少兩感夾濕
          陳某,女,68歲。2009年6月23日初診?;颊咧猩细共贿m伴發(fā)熱2天,無嘔吐腹瀉,無氣急咳嗽,無尿急尿頻,納差,神疲乏力,整日思睡?;颊?年前胃鏡檢查示:慢性胃竇炎。其余檢查均示正常。經(jīng)西醫(yī)治療10余天,身熱見退,余癥有不同程度好轉(zhuǎn),停藥后上述癥狀復現(xiàn)。曾服中藥治療10余天,療效不顯,病情日重。乃邀余出診。
          觀前醫(yī)所用之藥,西藥為阿洛西林針、奧美拉唑針、復方安林巴比妥針之屬;中藥為藿香正氣散之類??淘\:患者神情淡漠,神疲言微,時時欲睡,手足厥冷已近肘膝,更見惡寒,身熱(體溫38℃),頭痛,頭重如裹,脘痞,納差,便溏,舌胖淡、苔白膩,脈沉細無力。蓋老年少陰陽氣漸衰,屢發(fā)其汗,陽氣益虛,以致正虛不足以達邪而成少陰太陽二感之證。時值初夏,地濕較盛,風寒挾濕,故見頭重如裹、脘痞、納少、便溏、苔膩等癥。辨證屬少陰陽虛、太陽寒濕合而為病。處方:炙麻黃、細辛各6g,淡附片10g。上三味先煎30分鐘,再放入藿香、佩蘭、厚樸、神曲各10g,再煎10分鐘,去渣取汁約500ml,分早晚兩次,餐后各溫服250ml。次日復診,昨服藥后身熱漸退,手足轉(zhuǎn)溫,今晨起精神大振,已思食粥,體溫已降至36.8℃,惡寒、頭痛已除,尚感身倦少力、脘悶,納少、便溏。表證已除,脾腎陽虛,乃以溫補脾腎之劑調(diào)理1周而愈。隨訪3個月,未見復發(fā)。
          3體會
          張仲景《傷寒論》中麻黃附子細辛湯專為少陰病兼有表證者而設。然表證有風寒、風熱、風寒挾濕等類型,臨床當辨清病因病機,如遇此湯證,則可大膽投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并靈活加減運用,臨床治療往往能收到桴鼓之效。江浙地區(qū)氣候潮濕,病多挾濕邪。故少陰陽虛與太陽寒濕合病的證型臨床十分常見。投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藿香之屬,可芳香化濕,其辛香之性又可助麻黃、細辛等解表散邪,故可消除稽留不退之發(fā)熱。
          關(guān)于細辛的用量,古有“細辛不過錢”之說,源于宋·陳承《本草別說》,謂“細辛單用末,不可過錢,多則氣閉不通而亡”。陳承謂細辛不可過錢乃指散劑單用,而非復方湯劑?,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認為,細辛的毒性成分主要是黃樟醚,其可隨煮沸而揮發(fā)。河北劉沛然用細辛少則每劑10g,多則達200g,無中毒現(xiàn)象發(fā)生。筆者用細辛多在9g左右(小兒酌減),亦無中毒現(xiàn)象發(fā)生。以筆者經(jīng)驗,只要辨證準確,配伍合理,煎煮時間大于30分鐘,日服9g當屬安全劑量。
          I 版權(quán)聲明:○ 本文摘自《浙江中醫(yī)雜志》2011年第4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發(fā)熱癥經(jīng)方治驗舉隅
          麻黃用量多少克
          小兒高燒、咳嗽、拉肚子……中醫(yī)經(jīng)方更安全(純干貨)
          麻附細辛湯治小兒發(fā)熱
          【中醫(yī)不傳之秘在于量】麻黃你的最大用量是多少克呢?
          中醫(yī)治新冠——8旬老人一劑退燒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