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18年五月,李淵在忸怩作態(tài)數(shù)次后,“勉為其難”地換上了龍袍,把小傀儡楊侑送進“待宰區(qū)”。
大唐帝國建立了,按照慣例,李淵給從龍功臣們派發(fā)第一次“分紅”,他一口氣封了四位宰相:李世民為尚書令,裴寂為尚書右仆射,劉文靜為納言(侍中),竇威為內(nèi)史令(中書令)。又冊封李世民為秦王,裴寂為魏國公,劉文靜為魯國公。
八月初,李淵又甩出大紅包,他賦予了晉陽元謀十七功臣“再生能力”——賜“免死金牌”,其中李世民、裴寂、劉文靜各獲兩次免死特權(quán),其余十四人一次:
“有詔以太原元謀立功,尚書令、秦王某,尚書左仆射裴寂及文靜,特恕二死?!?/p>
看到這么熟悉的橋段,估計全國人民都笑了。僅僅一年之后,晉陽元謀“三巨頭”之一的劉文靜,竟然被李淵一道圣旨下令處死,“免死金牌”過期了!
變臉速度也太快了嘛,至少讓人家把免死牌捂熱了嘛!
李淵身上沒有一點開國皇帝常有的暴戾,溫柔得像個老太太,還有“耙耳朵”的毛病,可在劉文靜事件上,他居然硬氣了一把,不顧李世民、李綱、蕭瑀的發(fā)對,毅然決然地對劉文靜下了死手。
劉文靜在李唐開國中的貢獻太大了,除了李世民,他無可爭議地排第一,因此《新唐書》在開國功臣傳記中,特意將劉文靜放在了裴寂之前。唐朝開國戰(zhàn)爭打了六年,劉文靜以兩年時間的貢獻,就霸占榜首位置,足見其獨特的地位。
劉文靜究竟做了啥,讓李淵對他祭出了溫柔一刀?
起因源自于一個女人的告狀。這個女人是劉文靜的小妾,某天夜里,她發(fā)現(xiàn)府上出現(xiàn)一件怪事,劉文靜的弟弟劉文起,請來一位巫師在家里作法,“召巫者于星下被發(fā)銜刀,為厭勝之法”,原因是“家中妖怪數(shù)見”。
今天我們對“壓勝之法”一笑了之,古人對這種巫術(shù)噤若寒蟬,絕對不能觸碰。小妾正由于遭到劉文靜冷落而生悶氣,逮著把柄就把劉文靜兄弟告了:哥倆搞巫蠱企圖謀反!
明明是劉文起干的事,為了把劉文靜捎帶上了呢?原來小妾還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有一次哥倆酒喝多了耍酒瘋,口出“怨望”,說自己貢獻如何大,卻被裴寂壓在腳下,皇帝這么做實在不公平。激憤之下二人還拔出刀,惡狠狠地砍梁柱,發(fā)狠“必當斬裴寂耳”!
于是劉文靜下獄。
劉文靜坦率得“可愛”,面對主審官裴寂和蕭瑀,他承認自己有“觖望之心”:俺的貢獻不比裴寂低,憑啥裴寂住豪宅,吃珍饈,摟美妾,我只能跟其他功臣一個待遇,連養(yǎng)家都費勁?
事實很清楚了,所謂謀反并不存在,一個酒蒙子耍大勁了而已。于是李綱和蕭瑀出面,替劉文靜求情,李世民還特地提醒李淵,劉文靜“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意思是當初起兵定策就是劉文靜之功,裴寂只是跑龍?zhí)椎摹胺吮住薄?/p>
可李淵依然不顧反對,處死了劉文靜。劉文靜臨刑前悲呼:“高鳥逝,良弓藏,故不虛也。”
武德二年正是統(tǒng)一戰(zhàn)爭焦灼的時候,一旦皇帝被貼上“鳥盡弓藏”的標簽,后果會怎樣,腳趾頭都知道!李淵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史書對他的心理變化用了一個詞“素疏忌之”。
向來疏遠且忌憚他,對自己的頂梁柱,李淵為何要疏遠劉文靜?又為何對他忌憚,甚至害怕呢?
在李淵的心目中,劉文靜至少有四宗罪!
劉文靜是李世民的智囊,是晉陽起兵的主要謀劃人和推動者。不過,相對于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這一類戰(zhàn)略謀士而言,劉文靜的計謀更偏重于“術(shù)”,陰謀詭計迭出,雖然很管用,但讓人不舒服,甚至讓人害怕。
為了讓李淵盡快舉兵,劉文靜對裴寂使出“殺手锏”,威逼裴寂充當說客,他說了一段讓裴寂恐懼的話:
“公為宮監(jiān),而以宮人侍客,公死可爾,何誤唐公也?”
裴寂當時的身份是晉陽宮副宮監(jiān),他利用職務之便,經(jīng)常讓宮女陪侍他的客人們。晉陽宮是隋煬帝的行宮,當然這里面的女人別人是不能碰的,裴寂這么做就是找死。
按史料記載,李淵就是這些客人之一,《新唐書》干脆說,這就是劉文靜、李世民拉裴寂合謀,給李淵設下的陷阱。
這種事很上不了臺面,也很沒有必要,起兵這種事靠睡錯女人就能威逼得了嗎?因此李淵一定如同吃了蒼蠅一般惡心,還說不出口。
事情做了就做了,大家不說破,按默契推進也就罷了,偏偏劉文靜直接挑破,赤裸裸地拿它威脅裴寂,順便也把李淵捎進來。如果你是裴寂或者李淵,會有什么感受呢?
劉文靜樂此不疲,又擺了隋煬帝一刀,他偽造詔書,滿太原城散布謠言說,皇帝要征發(fā)所有二十至五十歲男子入伍,再次征討高句麗。
隋煬帝征高句麗有多慘,老百姓聽到腿就打顫,百萬冤魂死在了天寒地凍的東北。所以,這個謠言一傳出,整個太原、西河震驚,民情騷動,為李淵起兵一舉奠定了輿論基礎。
我們甚至有理由懷疑,所謂隋煬帝下旨抓捕李淵到江都的圣旨,都有可能是劉文靜偽造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李淵極限施壓,同時借機鑒別誰才是李淵的真擁躉。最后這道抓捕令根本沒執(zhí)行,從側(cè)面驗證了這很可能就是某人導演的一場戲。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guān)頭,陰謀摻雜其中不意外,可如果一個人在這方面表現(xiàn)突出,一定會讓人不舒服。當年陳平就直言,自己陰謀太多恐怕會禍及子孫。
陳平有自知之明,所以懂得自保,劉文靜卻不自知,這種人很不討喜,李淵必然從感情對他不親近,乃至疏遠。
劉文靜與裴寂的矛盾早已水火不容,朝堂之上,只要裴寂說是黑的,劉文靜必然反對說是白的。
如果僅僅是二人的矛盾,李淵恐怕也不好過度干預,把劉文靜送進牢房的,其實是他的“怨望”之言,捎帶了對皇帝的不滿。
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偏好,就像劉邦喜歡發(fā)小盧綰一樣,李淵就偏袒酒友裴寂。這么做雖然不妥,但一般情況下大臣們只能睜一眼閉一眼。
劉文靜偏不,非要跟裴寂硬杠,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他挑戰(zhàn)的不光是裴寂,而是李淵!所以李淵有充足的理由懷疑,你的“壓勝之法”難道僅僅是針對裴寂?
事情演變到這一步,性質(zhì)已經(jīng)完全變了,已經(jīng)從臣僚失和,變成了君臣失序,被加上謀反的罪名難道不是順理成章嗎?
這時候的李淵,對劉文靜已經(jīng)從“疏遠”,演變?yōu)椤坝憛挕薄?/p>
從劉文靜酒后狂言拔刀砍柱的舉止就可以看出,這是個自我控制能力低下,情商嚴重透支的家伙,為了一己私利,他擺不脫自我糾纏,甚至管不住自己的行為。
在征討薛舉的時候,不巧主帥李世民病了,只好將統(tǒng)兵權(quán)臨時交給劉文靜和殷開山。李世民反復交代:薛舉糧草不足,不會長久對峙,速戰(zhàn)是他的目標,所以我們要反其道而行,堅守不戰(zhàn),拖死他,等我病好了,再收拾他。
劉文靜不這么想:為什么總給你當跟班?功勞都是你的了!正好你病了,不抓住天賜良機獨立建功,怎能壓裴寂一頭?
于是他慫恿殷開山,二人擅自行動,結(jié)果被薛舉殺得大敗而歸,因此弄丟了爵位和宰相之職。
好在李世民不記仇,二伐薛舉時,他還是帶上了劉文靜。戰(zhàn)后,劉文靜也因功恢復了爵位,只是職務沒達到宰相級別,而是民部尚書。
但凡知足的人,都會因此而暗自慶幸,可劉文靜混了一圈,居然又拉開了與裴寂的差距。他不去檢討自己的過失,而是將心中的怒火不斷噴發(fā)。
一個被打開蓋子的火藥桶,讓李淵從“討厭”,演變?yōu)樯钌畹膿鷳n!
如果不是裴寂的一番話,李淵或許尚可啟動劉文靜的免死特權(quán),裴寂說:
“文靜才略,實冠時人,性復粗險,忿不思難,丑言悖逆,其狀已彰。當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敵,今若赦之,必貽后患?!?/p>
裴寂在承認劉文靜才能的同時,指出劉文靜的性情已經(jīng)讓他走向了“悖逆”之路,將來必為后患,目前局勢下,這種危害是難以承受的。
誠然,裴寂有落井下石之嫌,可你也挑不出毛病。一個不受控制的人,能力越強越危險。裴寂夸劉文靜才略過人,這句看似表揚的話,實則堅定了李淵的殺心。
我們零零星星展示了一些劉文靜才能,再說三件事,全面呈現(xiàn)一下劉文靜的才華,以及他在晉陽元謀中的貢獻。
李世民第一次求教劉文靜時,劉文靜狂言:“不盈半歲,帝業(yè)可成。”龐大的隋帝國,在他眼中簡直不堪一擊??僧斃钍烂衤犕陝⑽撵o的分析后,哈哈大笑說,“君言正合人意。”
事實證明,劉文靜在戰(zhàn)略眼光上絕不弱,耍得了陰謀,玩得轉(zhuǎn)陽謀,李淵僅僅用了三個多月就攻入長安。
支撐劉文靜論斷的依據(jù),除了天下形勢分析外,還有一點很重要,他一眼看出只有李淵、李世民父子,他們門閥家族的身份和個人特質(zhì),才夠得上“真主”,才具備“湯、武、高、光之才”。當初他把這個論斷告訴裴寂時,裴寂表現(xiàn)出不以為然。
舉兵之初,劉文靜又替李淵請來一支原本是對手的援軍——突厥。他親自跑了一趟突厥,三言兩語就說服了始畢可汗。雙方不光化敵為友,始畢可汗還派出兩千騎兵,外家戰(zhàn)馬一千匹以支持李淵。
在河東之戰(zhàn)中,擅長于用腦的劉文靜,居然率兵,打敗了潼關(guān)守將桑顯和,又活捉猛將屈突通,為唐軍突入關(guān)中打開了門戶。而在這場戰(zhàn)斗前,束手無策的李淵,都被屈突通逼得差點撤軍了。
所以,用“天縱奇才”來形容劉文靜一點都不為過!
然而正是因為劉文靜突出的才華,與更加突出的性情短板,構(gòu)成一雙“長短腿”,其才華越突出,向死亡境地越加速。
合上史書,人們?nèi)滩蛔⑽撵o的冤死嘆息不已。裴寂這位劉文靜曾經(jīng)的老友,歷史上也一直被含沙射影地譏諷。
不過客觀地講,裴寂的話也不是沒道理,我們也不能全怪李淵的背信棄義,以劉文靜的為人,地位越高,將來出大事的可能性越大。如是,劉文靜還能保留一份后人對他的同情與惋惜嗎?
或許這已經(jīng)是上天為他安排的最好結(jié)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