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下去打碎防彈玻璃”、“一拳下去干翻汽車”、“一拳下去2噸多的力量”這是網(wǎng)上對銀背大猩猩力量的描述,通常,力量與攻擊力是掛鉤的。因此,銀背大猩猩成為了可以一拳打碎花豹等食肉動物脊椎骨的動物。那么,真實的銀背大猩猩的攻擊力有多強呢?它與老虎相比如何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銀背大猩猩因為其背部毛發(fā)呈銀灰色而得名,不過它并不是大猩猩的變種,因為任何一種雄性大猩猩在年長后(通常是12歲以后,從大猩猩的習性看,雄性在11歲時會離群獨居,就像獅群中的雄性后代3歲離群獨居一樣,而且再結(jié)合大猩猩平均40歲左右的年齡,12歲算是壯年的大猩猩),背部的毛發(fā)都會慢慢的變成銀灰色,因此,銀背大猩猩其實就是壯年的大猩猩。
現(xiàn)存的大猩猩均生活在非洲,根據(jù)分布地區(qū)和形態(tài)的差異,大猩猩又分為兩種:西部大猩猩和東部大猩猩。從整體上看,東部大猩猩要比西部大猩猩強壯一些,西部銀背大猩猩的平均身高在1.75米左右,體重在160公斤左右。它們喜歡群居的生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肉食大大都是昆蟲,僅占總食物的1-2%)。
而東部銀背大猩猩的平均身高在1.8米左右,平均體重在180公斤左右。同樣的東部大猩猩也是群居動物,食物的構(gòu)成以及習性也與西部大猩猩非常接近。不過,別看銀背大猩猩吃的是“草”,但是它卻有一身強壯的肌肉。這讓銀背大猩猩擁有了4倍于強壯男子的力量。說到這里,許多關于大猩猩科普的文章中都說:大猩猩的骨密度是人類的4-5倍。這個說法明顯是夸大了,因為實際上靈長類動物的骨密度都非常接近,唯一有差距的是肌肉強度,這決定了不同靈長類動物的力量強弱。
銀背大猩猩之所以有一身強壯的肌肉是因為它白天幾乎很少閑著,平時走路還不算,它們經(jīng)常會爬樹尋找食物,而爬樹這個運動本身就容易練肌肉,除此之外,所有的大猩猩都有一個標準型的動作,那就是“捶胸頓足”。大猩猩敲擊胸膛的姿勢無論是在高興或者生氣時都會有,這樣胸肌在重拳的捶打下,自然就會變得非常的強壯。
作為群居動物,大猩猩族群的首領就是銀背大猩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銀背都能當首領,它們需要進行搏斗決定首領的歸屬。
由于大猩猩沒有尖利的爪子,牙齒的鋒利程度也一般,所以在戰(zhàn)斗時,它們的攻擊方式非常的單調(diào)且暴力,就是用自己拳頭錘擊對方,偶爾用嘴咬幾下,但并不能造成致命傷。這就好比一些拳擊手,在比賽時,實在打不過就會用牙咬是一個道理。
銀背大猩猩的力量固然強悍,但是遇到老虎這樣的猛獸,也只有死路一條。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有三:
上面我們說過,銀背大猩猩的攻擊方式簡單暴力,它適合正面搏斗,而且對方最好是與它對錘,這樣它的力量才能夠發(fā)揮出來,也就是說除非老虎躺在地上讓大猩猩爆錘。但是遇到老虎這樣靈活的貓科動物,它顯然不會跟銀背正面互搏,而是會不斷地利用跳躍力來回跳躍尋找一擊必殺的機會。這樣大猩猩除了氣得“捶胸頓足”外,毫無辦法。
銀背大猩猩除了一對重拳外,再也沒有對老虎具備殺傷性的“武器”了。但是,老虎不同,它除了有著超過400公斤的咬合力和長度超過5厘米的犬齒外,還有著一對強悍的前掌。老虎四肢的力量都很強大,后肢在實戰(zhàn)中能夠支撐起它的整個身體,而前掌僅僅是拍擊力就高達1噸,這還不算可以伸縮,長度超過6公分的利爪。因此,二者就算站立互搏,雙方給地方造成的傷害也是完全不同的。
作為食肉動物,老虎在捕獵時經(jīng)常需要與獵物搏斗,在這種情況下,受一點傷是在所難免的。不過,老虎的受傷不但不會讓它退縮,反而會激發(fā)它的戰(zhàn)斗欲。而銀背大猩猩則不同,作為靈長類動物,它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更加發(fā)達,這就意味著它跟我們一樣受傷時對疼痛的感知非常的敏銳。因此,受傷會讓銀背大猩猩的戰(zhàn)斗力越來越弱,恐懼越來越強。
因此,銀背大猩猩如果遇到花豹,可能還能以體型優(yōu)勢將其嚇退,但是遇到老虎,它只有死路一條。
銀背大猩猩的力量固然強悍,但是面對老虎這種靈活的貓科動物,它打不到就沒了用處,而且銀背大猩猩再強也是食草動物,而老虎可是食物鏈最頂端的食肉動物,二者的戰(zhàn)斗力壓根就不在一個層次上,而且銀背大猩猩雖然是最大的靈長類動物,但是它們的體重其實與老虎差不多,甚至還不如某些大型的老虎,而野生環(huán)境下,還沒有與老虎體重接近的食草動物可以錘死老虎的先例。因此,銀背大猩猩對老虎,銀背完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