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短暫的統(tǒng)一政權(quán),自晉武帝統(tǒng)一全國到滅亡不過二十多年,很多人都把西晉滅亡的責任推到白癡皇帝晉惠帝頭上。晉武帝司馬炎為什么要把傻兒子司馬衷立為太子呢?有沒有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呢?對晉惠帝其人我們該怎么評價呢?
劇照司馬炎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晉惠帝是怎么被立為太子并繼承皇位的。
公元265年,繼司馬炎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結(jié)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晉武帝于泰始二年(266),立妻楊氏為皇后;泰始三年,立子司馬衷為太子。
晉惠帝是武帝與楊皇后的次子,因為武帝的長子司馬軌早夭,故被立為太子,當時司馬衷年方九歲。司馬衷的母親楊氏是皇后,惠帝當時也和外界接觸不多,朝臣們對他聰明與否也還不了解,所以他被立太子時并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
隨著惠帝的長大,司馬炎本人首先對這個兒子的能力產(chǎn)生了懷疑。
史載“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tǒng),密以語后,后曰:‘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
正是楊皇后的堅持,使得司馬炎沒有下決心廢掉司馬衷。
司馬衷
泰始八年,武帝為惠帝娶賈充女賈南風(fēng)為妃,這門婚事是在楊皇后極力支持下締結(jié)的。當時侍中任愷等人不喜歡賈充,想把他排擠到朝廷之外,賈充用荀勖之策,借女兒賈南風(fēng)與太子結(jié)婚而得以留在京師。賈充在朝中黨羽眾多。
“充既為(武)帝所遇,欲專名勢,而庚純、張華、溫颙、向秀、和嶠之徒皆與(任)愷善,楊珧、王恂,華廙等(賈)充所親敬,于是朋黨紛然?!?/strong>
婚后惠帝移居?xùn)|宮,與大臣們接觸增多,大臣們對他的能力也有所了解,對其能否治理國家產(chǎn)生了疑問。當時大臣們都認為最終武帝會換太子,將司馬攸推到太子寶座。咸寧二年,晉武帝患病時。
“及帝疾甚,朝野皆屬意于(齊王司馬)攸。攸妃,賈充之長女也。河南尹夏侯和謂充曰:‘卿二婿,親疏等耳。立人當立德。’充不答?!?/strong>
賈充之女賈南風(fēng)
武帝病愈后,聽說此事,“乃奪充兵權(quán)。而位遇無替?!蔽涞勖黠@偏袒司馬衷,元勛大臣衛(wèi)瓘曾經(jīng)勸諫過武帝,史料上是這么記載的:
“惠帝之為太子也,朝臣咸謂鈍質(zhì),不能親政事。瓘每欲陳啟廢之,而未敢發(fā)。后會宴陵云臺,瓘?fù)凶?,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啟?!墼唬骸院涡??’?/strong>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撫床曰:‘此座可惜?!垡饽宋?,因謬曰:‘公真大醉耶?’瓘于此不復(fù)有言?!?/strong>
衛(wèi)瓘不再堅持,其他朝臣更是不敢勸諫了。
雖然后來侍中和嶠轉(zhuǎn)對武帝說過:“皇太子有淳古之風(fēng),而季世多偽,恐不了陛下家事。”但是司馬炎只是“默然不答。”
武帝雖然沒有聽從群臣的建議,但他也不是傻子,他既然對惠帝既寄于厚望,當然也要搞清楚這個兒子的真實情況。他常在暗中觀察這個兒子,并把對兒子觀察的結(jié)果告訴朝臣,希望大家共同判斷一下兒子是否有能力接班。 司馬炎曾在和嶠、荀顗、荀勖面前說過:“太子近入朝,差長進,卿可俱詣之,粗及世事。”但是當和嶠、荀顗等人直言“圣質(zhì)如初”的時候,司馬炎又“不悅而起?!?/strong>
考察
司馬炎對司馬衷進行過一次著名的考試。
史載“帝常疑太子不慧,且朝臣和嶠等多以為言,故欲試之。盡召東宮大小官屬,為設(shè)宴會,而密封疑事,使太子決之。停信待反。(賈)妃大俱,倩外人作答。答者多引古義。給使張泓曰:‘太子不學(xué),而答詔引義,必責作草主,更益譴負。不如直以意對。’妃大喜,語泓曰:‘便為我好答,富貴與汝共之?!赜行〔牛卟?,令太子自寫。帝省之,甚悅。先示太子少傅衛(wèi)瓘,眾人乃知瓘先有毀言,殿上皆稱萬歲。(賈)充密遣人語妃曰:‘衛(wèi)瓘老奴,幾破汝家。’”
在這次考試中,賈南風(fēng)顯示出一個女強人的手腕,不但使司馬衷蒙混過關(guān),也為她后來亂晉埋下了伏筆。
武帝通過考試,得到了他希望的答案。雖然他是被蒙蔽的。但武帝并不是個昏庸之主,如果惠帝是個顯而易見的白癡,那么武帝不可能不會發(fā)現(xiàn)。真正的答案只有一個,惠帝不是一個白癡。
武帝對太子?xùn)|宮的屬僚挑選上也是極為用心的。荀顗、司馬攸,楊珧、司馬亮、石鑒等相繼出任太子太傅,任愷、李胤、山濤、衛(wèi)瓘等皆曾任過太子少傅,賈充、楊駿擔任太子太保,這是個非常豪華的陣容了。
賈充
惠帝能保住太子的地位,固然是由于楊皇后對武帝的勸告和賈充、賈南風(fēng)一黨的支持,但最主要的還是武帝相信惠帝在大臣的輔弼下,能保住他所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
歷來對惠帝的認定,多冠以白癡二字。據(jù)說有一年夏天,司馬衷與隨從到華林園去玩。他們走到一個池塘邊,聽見里面?zhèn)鞒龉竟镜那嗤芙新?。司馬衷覺得很奇怪,于是便問隨從這些咕呱亂叫的東西,是為官或是為私的?隨從就說:“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很多人據(jù)此認為惠帝是個白癡。
但是要搞清晉惠帝是否白癡,首先要知道“白癡”的定義。
現(xiàn)代精神病學(xué)認為“白癡”是智力缺陷中最重的一類。白癡患者多伴有其他生理異常,多表現(xiàn)出軀體畸形,不能理解別人言語的意義,感覺遲鈍,對普通的物理性危險不知道躲避。一般規(guī)定智商在20以下者為白癡,20~50者為癡愚,50~70者為愚魯。
我們不可能測定一千多年前晉惠帝的智商,只能根據(jù)史料中的有關(guān)記載來分析。通過惠帝在即位前和繼位后的表現(xiàn)來看,其智力發(fā)展較常人為低,是可以確定的。但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則需要作具體的分析。
一、閱讀和書寫能力:
惠帝在回答武帝送來的“密封疑事”時,是由給使張泓作草,而由惠帝自己抄寫呈給武帝的。而且在武帝死后,“太后令(惠)帝為手詔與石鑒、張邵。”“凡有詔命,(惠)帝省訖,入呈太后,然后行之。”我們可以看到惠帝能書寫,也能閱讀。
二、對外界環(huán)境的感受及表達方式:
西晉元老陳騫 “及葬,(惠)帝于大司馬門臨喪,望柩流涕?!苯ㄎ湓?,“至溫,將謁陵,(惠)帝喪履,納從者之履,下拜流涕,左右皆歔欷?!?/strong>說明他對外界事物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和相應(yīng)的表達方式。后來惠帝被張方劫至長安,“河間王(司馬)颙帥官屬步騎三萬,迎于霸上。颙前拜謁,(惠)帝下車止之?!?/strong>惠帝在這種時候能作出止人之拜的舉動,說明他還是可以認為形勢變化的。
元康年間發(fā)了災(zāi)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司馬衷,但司馬衷卻說:"沒有飯吃,他們?yōu)槭裁床怀匀庵嗄?"這件事從實了司馬衷白癡的身份??墒撬抉R衷生活在深宮,從沒和民間有過接觸,他的問題在今天的“富二代”里并不罕見,可以認為他單純,但不能做為他是白癡的證據(jù)。如果他是真的白癡,他斷不會發(fā)出評語的。
三、能否行使權(quán)力:
惠帝行使自己權(quán)力最生動的記載要算是誅司馬威了。
《晉書。司馬威傳》記載:“威(司馬威)字景曜,初嗣洪(司馬洪)。咸寧三年,徙封章武。太康九年,嗣義陽王司馬望。威兇暴無操行,諂附趙王倫。元康末,為散騎常侍,倫將篡,使威與黃門郎駱休逼帝奪璽綬,倫以威為中書令。倫敗,晉惠帝反正,曰:阿皮捩吾指,奪吾璽綬,不可不殺。阿皮,威小字也。于是誅威?!?/strong>
惠帝能夠記住司馬威對自己的欺凌,在他的堅持下處死了司馬威。這充分說明他不是個沒有思想的白癡。雖然更多的時候惠帝并不能行使最高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力,比如楊駿伏誅后,惠帝在賈后指使的群臣壓力下步步退讓,反映出惠帝在許多事情上受制于人,不能堅持自己的意見。當張方強迫惠帝遷都長安時,惠帝雖不情愿,但終究還是沒有反抗,這些只能說明他的懦弱,和白癡還是要有所區(qū)別的。
司馬威
四、生育能力:
據(jù)史書記載,惠帝有子女數(shù)人,光是賈后便生了河?xùn)|、臨海、始平公主和哀獻皇女。惠帝不僅有生育能力,而且還絕不能算低下。
臨海公主劇照
五、在惠帝統(tǒng)治的后期,變故迭起,戰(zhàn)亂不停,惠帝經(jīng)歷中最危險的一次是在蕩陰之戰(zhàn)中。
史料中也有詳細記載:“惠帝征成都王穎,戰(zhàn)敗時,唯侍中嵇紹扶帝。士將兵之,帝曰:‘吾吏也,勿害之?!娫唬骸芴苊┎环副菹乱蝗硕?。’遂斬之,血污帝袂。將洗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洗也?!?/strong>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到在危險之中,惠帝仍能表達他自己的意愿,不過由于他失去了權(quán)力,未能救下嵇紹。他事后堅持不許洗濺有嵇紹血跡的衣服,流露出對嵇紹很深的感情?!?strong>嵇侍中血,勿洗也。”像一個白癡說的嗎?胡三省在《通鑒》提出疑問曰:“孰謂帝為戇愚哉!”,呂思勉先生此話“絕不類癡騃人語?!?/p>
司馬衷和賈南風(fēng)劇照
我們結(jié)合以上幾個事例,可以對惠帝有一個大致的評價:他有閱讀和書寫能力;對外界環(huán)境和事物的感受不很遲鈍,可順利表達自己的感情;可在某種程度上行使皇帝的權(quán)力,但容易屈從于別人的意志;他具有生育能力,沒有明顯的身體畸形。
結(jié)論是惠帝不是白癡,只能歸入反應(yīng)比較慢,智商不高的那一類人。若真要定性,可把他歸納為輕度智力低下(MR) 精神病學(xué),又稱愚笨。IQ為50~70,適應(yīng)性行為輕度缺陷。
這癥狀是早年發(fā)育較正常兒略遲緩,且不象正常兒那樣活潑,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做事或循規(guī)蹈距,或動作粗暴。言語發(fā)育略遲,抽象性詞匯掌握少。
輕度智力低下兒童大量流口水
分析能力差,認識問題膚淺。長大后可作一般性家務(wù)勞動和簡單的具體工作。遇事缺乏主見,依賴性強,不善于應(yīng)付外界的變化,易受他人的影響和支配。能在指導(dǎo)下適應(yīng)社會。
他比正常人欠缺的是一些智力,司馬炎也是這樣看的。
武帝在生前已安排了輔佐惠帝的大臣,營造一種各方力量相互均衡的狀態(tài),可以說是用心良苦。但是惠帝完全缺乏治理國家的能力,只能成為一個受人擺布的傀儡。所以賈后才能專權(quán),殺死司馬亮和皇太后,引發(fā)了“八王之亂”。而司馬衷本人,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殺于洛陽。
我們最后看看司馬衷是怎么評價自己的吧!八王之亂快結(jié)束的時候,司馬衷被張方劫持時說了一句話:“我實在是不聰明,所以才會落得如此下場。(朕實不聰,累聊至此。)”。
各位評評看,這是白癡能說得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