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自己的祖先在明朝時,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遷徙到自己現(xiàn)在的故鄉(xiāng),為什么明朝時洪洞縣人口不過十萬?卻有全國各地好多人,都說自己來自于大槐樹下,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一下。
山西洪洞大槐樹
在《題大槐樹擬古并須》中的記載:自己在游歷很多地方,他們都說自己的祖先是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移出去的。這些地方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甘肅等地方,后經查證全國有十一個省份二百個縣城,都認為自己來自于山西洪洞老槐樹下。
山西洪洞“尋根”
人口遷移與當時的天災人禍有關,每到一個王朝的末期,總會伴隨著戰(zhàn)亂和天災,一些地方因為戰(zhàn)亂導致人口銳減,新建立王朝的統(tǒng)治者就會從人口較多的地方,將人口遷移到人口較少的地方。人口銳減現(xiàn)象在三國時期、五胡亂華時期、明朝建立初期都是很嚴重的,例如在明朝建立初期,揚州僅有十八戶人家。
王朝更替百姓受盡困難
洪洞移民的開始源于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山西地狹民稠,下令許其民分丁于北平、山東、河南曠土耕種。于是浩浩蕩蕩的洪洞移民大潮正式開始,前后有多達十八次大型移民,這些移民不是全部來自與洪洞縣。洪洞縣成為當時明政府默認的移民集散地,明政府在這里跟民眾分發(fā)統(tǒng)一的證件及物資,很多山西的移民都是聚集在洪洞縣以后走向全國各地的。
明朝朱元璋開始實行“移民政策”
對于洪洞移民還有兩個有意思的傳說,一個就是說洪洞移民的后代都會在腳上小趾處刻上兩道豎紋,提醒后代不要忘記自己來自于哪里,因此還形成了一個諺語:誰是古槐遷來人,抱履小趾驗甲形。另一個說法是當時很多移民不愿意移民到外地,于是當心他們逃脫的明軍將他們的雙手綁起來,于是這些移民在方便的時候都會說“解手”,這個方言也是洪洞后代的象征。
山西洪洞“移民”
大家的祖先是不是也從山西洪洞老槐樹下移民過來的?快看看有沒有上面兩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