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88課,仍然是講“艸”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具體如圖: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
1、苗。讀miáo。這是個常用字,意思很多?!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艸生於田者?!边@是這個字的本義,就是谷類作物幼?。ㄉ形撮_花)的植株?!对娊?jīng).王風(fēng).黍離》里有“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笨追f達(dá)作疏:“苗謂禾未秀?!?/span>字形上就是在“田”地里生出的“艸”。苗還用來指初生的植物,有時又專指某些蔬菜的嫩莖或嫩葉,比如蒜苗?!墩滞?艸部》說:“苗,凡草始生皆曰苗。”
(苗)
本義之外,苗還有以下幾個意思:(1)某此初生的動物。比如魚苗,《本草綱目.鱗部.魚子》:“凡魚皆冬月孕子,至春末夏初則于湍水草際生子……數(shù)日即化出,謂之魚苗。”如圖:
(魚苗)
(2)露出地面的礦物。稱礦苗,礦苗是“礦產(chǎn)露頭”的俗稱,就是各種礦產(chǎn)自然露于地表的部分,比如油苗、氣苗。如圖:
(礦苗)
(3)指開端;事物的初生跡象。比如白居易的《讀張籍古樂府》里有“言志志之苗,行者文之根?!闭Z言如同思想的開端,行為是文章的根本。(4)疫苗,能使機(jī)體產(chǎn)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劑。比如小孩子在小時侯種的牛痘、卡介苗等。(5)形狀象苗的,比如火苗兒。(6)后代。有時也指某種事業(yè)的接班人,比如“苗子”。《廣雅.釋詁》里說:“苗,末也。”王念孫的《廣雅疏證》里說:“禾之始生曰苗,對本言之則為末也,苗猶秒也?!弊罱?jīng)典的例子是屈原的《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敝祆渥髯⒄f:“苗裔,遠(yuǎn)孫也。苗者,草之莖葉,根所生也。裔者,衣裾之末,衣之余也。故以為遠(yuǎn)末之孫之稱也?!?/p>
(《離騷》詩意)
(7)夭折。這個意思現(xiàn)在已較少使用?!逗鬂h書.章帝八王傳贊》里有“振振子孫,或秀或苗”李賢作注說:“苗謂早夭,秀謂成長也?!保?)夏季的田獵?!稜栄?釋天》里說:“夏獵為苗”郭璞作注說:“為苗稼除害”《詩經(jīng).小雅.車攻》里有“之子于苗,選徒囂囂”,天子在夏季安排狩獵活動,清點(diǎn)步卒隨從等一派喧嘩的聲音。關(guān)于四季的田獵活動的名稱,各種典籍有爭論,比如《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農(nóng)隙以講事也。”這是夏獵叫苗;《公羊傳.桓公四年》里有“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又說春獵叫苗。了解就可以了,暫無定論。
(《春獵圖》局部)
(9)苗有時還指民眾。意出《廣雅.釋詁》:“苗,眾也?!保?0)又指輕慢。也出自《廣雅》。(11)又指求。出自《廣雅.宵韻》:”苗,求也?!斑@三個出自《廣雅》的意思,已不常用。
苗還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苗族。如圖:
(盛妝的苗族少女)
另外,苗有時候還通“茅”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里有“苗,古或假借為茅?!薄秲x禮.士相見禮》有記載:“在野,則曰‘草茅之臣’”古時的儀禮規(guī)定,在野的臣子稱“草茅之臣”。鄭玄作注說:“古文茅作苗?!?/p>
再有,苗還是一個姓氏《通志.氏族略三》有記載。苗的小篆寫法如圖:
(苗的小篆寫法)
2、苛。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biāo)了一個讀音kē。給的解釋是:“小艸也?!边@是苛字的本義,就是小草?!队衿?艸部》稱:“苛,小草生貌”就是細(xì)草叢生的樣子。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稱:“引伸爲(wèi)凡瑣碎之稱”就是煩瑣;繁細(xì)的意思。
此外,苛在這個讀音下還有這幾個意思:(1)騷擾?!秶Z.晉語》“以皋落狄之朝夕苛我邊鄙,使無日以牧田野?!表f昭作注說,“苛,擾也”皋落狄人是春秋時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就是說這些少數(shù)民族常常襲擾邊境,讓當(dāng)?shù)氐陌傩諞]有時間進(jìn)行生產(chǎn)。(2)苛刻,狠虐。比如課本里柳宗元《捕蛇者說》里的“苛政猛于虎也”(這句的出處是《禮記》)里的“苛”,就是這個意思。
(“苛政猛于虎”的出處)
(3)急切。《集韻.歌韻》里有:“苛,急也”(4)沉重,麻痹?!端貑?至真要大論》里說:“筋肉拘苛,血脈凝泣”王冰作注說:“拘,急也??粒匾病焙掀饋砭褪羌∪獬林芈楸裕鞑粫?。(5)通“疴”朱駿聲的《說文通訓(xùn)定聲》里有“苛,假借為疴?!别馐遣』嫉囊馑肌#?)苛還是一種姓氏《萬姓統(tǒng)譜》有記載,我們學(xué)漢印也有一方漢私印印文是“苛異”《印藪》收錄的有這一方印。如圖:
(漢?。嚎廉悾?/p>
(二)這個字的第二種讀音讀hē。通“訶”,責(zé)問的意思。朱駿聲的《說文通訓(xùn)定聲》說:“苛,假借為訶?!薄吨芏Y.夏官.射人》里有:“不敬者,苛罰之”鄭玄作注說:“苛謂詰問也?!痹?,問也,就是責(zé)問的意思。
苛的小篆寫法如圖:
(苛的小篆寫法)
3、蕪。蕪的繁體字。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biāo)注了一個音wú。給的解釋是:“薉也?!毕旅嫖覀冎v薉,又說“蕪也?!边@兩個字是同義字。徐灝在《說文解字注箋》里說:“無蕪蓋本一字,因無借為語詞,又增艸作蕪耳。豐蕪與蕪薉兼美惡二義,猶亂訓(xùn)為治,徂訓(xùn)為存耳。”這是蕪的來歷。蕪的本義是田地荒廢的意思。比如《老子》里有:“田甚蕪,食甚虛?!蓖恋胤浅;氖?,糧倉非??仗?。比如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里說:“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家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
(歸去來兮圖)
此外,蕪還有如下幾個意思:(1)叢生的草?!缎栄?廣言》里說:“蕪,草也。”(2)繁雜。比如《舊唐書.馬周傳》里有:“揚(yáng)榷古今,舉要刪蕪?!卑淳湟饫斫猓褪莿h除繁雜不重要的。(3)蕪還是一種姓氏?!度f姓統(tǒng)譜》里有記載。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讀作wǔ。指豐盛的意思,意出《爾雅.釋詁》“蕪,豐也?!焙萝残械摹稜栄帕x疏》里說:“蕪者,橆之假音也。《說文》云:‘橆,豐也”。
蕪的小篆寫法如圖:
(蕪的小篆寫法)
4、薉。讀huì?!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蕪也?!边@是薉的本義,就是荒蕪的意思。比如《荀子.天論》里有:“政險失民;田薉稼惡,糴貴民饑,道路有死人……"用的就是這個意思。另參見上面的蕪字。
此外,薉還有如下幾個引申義:(1)雜草。比如《齊民要術(shù).種谷》里有:“薉若盛者,先鋤一遍,然后納種,乃佳也?!钡乩锶绻s草多,就先鋤一遍。(2)惡行?!队衿?艸部》里有“薉,行之惡也。”(3)同“穢”。指骯臟,不干凈?!毒艊@.愍命》里有:“情純潔而罔薉兮”洪興祖作補(bǔ)注說:“薉,與穢同”。(4)還是古代一種少數(shù)民族,活動地區(qū)在朝鮮地區(qū)。
同樣是荒蕪,蕪基本是褒義的,而薉是貶義的,如上所言,一個美,一個惡。薉的小篆寫法如圖:
(薉的小篆寫法)
5、荒。讀huā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荒,蕪也?!辉黄H淹地也?!边@是荒的本義:田地生草,無人耕種的意思。比如陶淵明的《歸田園居》“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用的就是此意。再比如:南泥灣開荒。
(1941年,南泥灣開荒)
荒的引申義有如下幾個:(1)收成不好,兇年?!秾?釋天》有“果不熟為荒。”(2)荒廢,棄置。比如韓愈的《進(jìn)學(xué)解》有:“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xì)в陔S”。(3)指事物嚴(yán)重缺乏。比如,煤荒、糧荒。(4)虛、空?!对娊?jīng).大雅.桑柔》:“哀恫中國,具贅卒荒?!薄睹珎鳌防锝忉專骸盎?,虛也?!保?)亡,敗?!短?內(nèi)》“內(nèi)不克婦,荒家及國。”范望作注說:“荒,亡也。”
(6)沉溺;迷亂。比如荒淫。(7)不確定的。如“荒數(shù)兒。《紅樓夢》里有“前兩天還聽見一個荒信,說是南邊的公分當(dāng)鋪也因?yàn)檎哿吮緝菏樟?。”因?yàn)檫@個消息并不是準(zhǔn)確的消息,所以說是荒信。(8)不合情理。比如荒謬。(9)工業(yè)上沒有經(jīng)過精細(xì)加工的事物。如荒子;荒薄板坯。(10)破爛,廢棄物。比如現(xiàn)代女作家三毛有文章《拾荒夢》,現(xiàn)在有些地區(qū),稱收破爛叫收荒。
(拾荒者)
(11)擴(kuò)大,開拓?!对娊?jīng).周頌.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薄睹珎鳌方忉屨f:“荒,大也?!保?2)包括;據(jù)有?!对娊?jīng).魯頌.閟宮》里說:“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薄睹珎鳌氛f:“荒,大也?!保?3)古代離帝王遠(yuǎn)的地方。比如《三國演義》第91回:“我奉王命,問罪遐荒”孔明的祭瀘水文里的話,遐與荒都是邊遠(yuǎn)的意思。(14)荒還是一個姓氏?!缎赵贰防镉杏涊d。其他意思還有,但多不常用,不再一一列舉。
此外,《說文解字》里的“一曰艸淹地也?!笔茄?,覆蓋的意思?!对娊?jīng).周南.樛木》里說:“南有樛木,葛藟荒之?!庇玫木褪沁@個意思。
(草荒山階)
上圖草荒山階中荒的意思就是“掩蓋”?;牡男∽瓕懛ㄈ鐖D:
(荒的小篆寫法)
6、<上艸下寍>(這個字GBK字庫沒有)。讀níng?!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艸亂也?!边@個字與明天要講的<上艸下爭>(GBK字庫也沒有這個字)組成詞匯zhēngníng(無法打出,只好配圖如下)”,就是草非常亂,你看,古人很神奇,他們形容人、善面孔兇惡,行為、性情或相貌十分可怕就稱“猙獰”而草亂就以這個詞來描述。
(zhēngníng)
(亂草)
<上艸下寍>的小篆寫法如圖:
(<上艸下寍>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的書名包括兩層意思:一是“說文”,二是“解字”,“文”與“字”不是同一概念,“字”是后起的概念,秦以前,文字只稱“文”或“書”,沒有“字”的概念,到了許慎,才又總結(jié)分列出字的概念。“文”和“字"反映了漢字發(fā)展的兩個階段,即圖畫符號階段和標(biāo)音符號階段,此后,古文字學(xué)家稱獨(dú)體的字為“文”,稱合體的字為“字”,在字形分解這一塊,我們這套課程里以文為主,對于字,則只撿其中有定論的字形拆解為主,不做過多隨意的拆解分析。這也是我們“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的總原則下的字形講解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