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死亡及墓葬之謎

           

          鄂爾多斯草原上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個美麗的傳說。1226年,成吉思汗率領(lǐng)軍隊西征西夏時,路經(jīng)鄂爾多斯草原的包爾陶勒蓋,目睹這里水草豐美、花鹿出沒的美景,十分陶醉,留戀之際失手將馬鞭掉在地上,隨從要拾馬鞭時,被成吉思汗制止。大汗有感而發(fā),吟詩一首:“花角金鹿棲息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xiāng),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發(fā)老翁享樂之邦?!辈ψ笥艺f:“我死后可葬此地?!背杉己乖诹P山逝世后,屬下準備將他的靈柩運回故地安葬,但靈車路過鄂爾多斯草原時,車輪突然深陷地里,人架馬拉也紋絲不動。這時,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話,于是,就地將成吉思汗安葬在了鄂爾多斯草原上,并留下500戶“達爾扈特”人守護。 

          •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1155年——1227年),原名鐵木真,他戎馬倥傯,一生征戰(zhàn),建立了蒙古汗國,是蒙古杰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統(tǒng)一蒙古后,他和他的子孫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對內(nèi)向南發(fā)展,建立元朝;對外向西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伊爾汗國,威震歐亞。雖然他后來被譽為“一代天驕”,但命運給他安排的卻是一條坎坷而曲折的道路。

          (圖1 成吉思汗畫像)

          蒙古族是我國境內(nèi)一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居住在蒙古高原一帶,他們以部落逐水草而居,為爭奪水草,部落間戰(zhàn)爭不斷,互相征討,結(jié)成了血海深仇。鐵木真出生于蒙古部乞顏孛兒只斤氏的一個貴族家庭,他9歲的時候與翁吉剌部貴族德薛嬋的女兒孛兒貼訂婚,并在其家過著贅婿的生活。翁吉剌部臨近漢地,鐵木真從小就深受漢族先進文化影響,開闊了眼界。好景不長,不久鐵木真的父親由于部落間的仇殺,被塔塔兒人毒死。從此,鐵木真家道中落,開始了顛沛流離的困苦生活,受盡磨難。他曾被另一部落抓取又逃回,妻子曾被人搶去又搶回。重重困難磨煉了他的意志,他變得堅強和機敏。

          后來在其岳父德薛嬋的保護下,聯(lián)合了其父昔日的盟友克烈部的首領(lǐng)王罕,使他的貴族地位日漸恢復(fù),成為一個雄心勃勃的貴族。他與王罕及扎塔剌部首領(lǐng)札木合聯(lián)合,擊敗了塔塔兒、蔑兒乞諸部。1189年,在草原奴隸主貴族擁戴下,他被推舉為蒙古部的首領(lǐng)。

          此后,經(jīng)過10多年的戰(zhàn)爭,鐵木真打敗了四周的部落,統(tǒng)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畔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做大汗,尊稱“成吉思汗”(蒙語意為“像大海一樣偉大的領(lǐng)袖”),建立了蒙古政權(quán)。

          成吉思汗胸襟開闊,氣度恢弘,對事物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他創(chuàng)造蒙古文字,制定了相關(guān)制度,實行融軍事、政治、經(jīng)濟為一體的領(lǐng)戶分封制,使蒙古族擁有了一個共同經(jīng)濟基礎(chǔ)、風(fēng)俗習(xí)慣和文化語言,結(jié)束了北方草原長期的部落紛爭,使蒙古高原的統(tǒng)一得到鞏固。這充分顯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組織才能。

          (圖2 成吉思汗金幣)

          成吉思汗堅韌不拔、勇猛無敵和機智敏捷,在戰(zhàn)爭中幾乎從未打過敗仗,這是他軍事才能的表現(xiàn)。統(tǒng)一蒙古高原的成吉思汗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對外征服戰(zhàn)爭。先是進攻中原的金朝,直抵黃河北岸,占領(lǐng)中都(今北京),迫使金朝遷都到開封。1219年成吉思汗大舉西征中亞的強國花刺子模,采取“掃清邊界,中間突破"的策略,將其滅亡,元軍一直達到俄羅斯南部和烏克蘭一代。西征返回途中,成吉思汗又進攻背盟的西夏。其間,成吉思汗死于軍中,時年66歲。臨終前為子孫留下滅夏、滅金的策略。

          他的子孫后來對內(nèi)戰(zhàn)爭先滅西夏,后滅金,最后滅南宋,建立元朝,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對外戰(zhàn)爭,又進行了兩次西征。第二次西征,歷時7年,征服東部歐洲包括不里阿耳(今伏爾加河中游薩馬拉市)、斡羅斯(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等國,建欽察汗國。第三次西征,歷時8年,征服波斯(伊朗)和黑衣大食(伊拉克),軍隊曾一度占領(lǐng)今敘利亞和土耳其東部,建伊爾汗國。兩次西征之間還建窩闊臺汗國。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尊稱為“元太祖”。

          • 死亡之謎

          歷來對于成吉思汗的死因說法很多,大概有6種,多與西夏有關(guān)。其中最正統(tǒng),也最為人熟知的,是《元史》中記述的“墜馬說”。據(jù)《蒙古秘史》記載,在出征西夏前一年,成吉思汗的身體狀況已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成吉思汗于1226年秋天, 帶著夫人也遂去征討西夏。冬季時, 在一個叫阿兒不合的地方打獵。不想他騎的一匹紅沙馬卻讓一匹野馬驚了, 導(dǎo)致沒有防備的成吉思汗墜落馬下受傷, 當夜就發(fā)起了高燒。當時,也遂請隨從的將領(lǐng)商議這事怎么辦,群臣建議暫緩進攻西夏,撤軍讓成吉思汗回國養(yǎng)傷,日后再來討伐。成吉思汗還對西夏上次的無禮和輕視耿耿于懷,說:“且在這里養(yǎng)病,差人去西夏,看他什么回話”。 在交涉過程中,西夏將領(lǐng)阿沙敢不說:“今蒙古若欲戰(zhàn),則吾有賀蘭山之營地,有褐子之帳房,有駱駝之馱物,可趨賀蘭山來會吾,在彼戰(zhàn)之,一決雌雄。若蒙古人需黃金、白銀、緞匹及其他財物,可來額里合牙和額里折兒(即寧夏和涼州)取之可也?!泵鎸θ绱颂翎叄杉己贡悴活櫢邿?,不顧因墮馬而引起的傷痛,決心把這場戰(zhàn)爭進行到底。他對部下說:“聽彼出此大言,易可退耶?即死也,亦應(yīng)就其言而伐之。朕決意與之戰(zhàn)!”成吉思汗親自率軍在賀蘭山下?lián)魯∥飨能姡?2月,元軍包圍西夏國都中興府,由成吉思汗最得力的兩個兒子窩闊臺和拖雷親自領(lǐng)兵攻打。翌年6月,中興府發(fā)生了嚴重地震,這嚴重動搖了西夏軍民的抵抗意志,西夏王遣使向駐軍于六盤山的成吉思汗乞降,西夏的國運終于走到了盡頭。但此時成吉思汗的生命也已到了盡頭,于1227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二去世,虛歲67。

          (圖3 成吉思汗廟)

          曾經(jīng)于13世紀40年代出使蒙古的羅馬教廷使節(jié)普蘭諾·加賓尼,在其傳世的著作中卻說成吉思汗是被雷電擊中身亡。普蘭諾·加賓尼當時到達蒙古國時,發(fā)現(xiàn)夏天的雷電傷人事故頻發(fā),“在那里卻有兇猛的雷擊和閃電,致使很多人死亡?!币驗檫@原因, 蒙古人很怕雷電。南宋彭達雅所著《黑韃事略》記載,“韃人每聞雷霆, 必掩耳屈身至地, 若躲避狀?!逼仗m諾·加賓尼為葡萄牙人,出使中國的確切時間是公元1245——1247年,由教皇諾森四世派遣而來回去后向教皇提交了題為《被我們稱為韃靼的蒙古人的歷史》的出使報告。普蘭諾·加賓尼來時距成吉思汗死亡只有18年,比馬可·波羅早 年, 記敘并非空穴來風(fēng)。

          (圖4 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文物)

          半個世紀后來到東方的著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則說他在攻城時中箭而死。這種說法來源于《馬可·波羅游記》。馬可·波羅是13世紀意大利商人,于1275年到達中國。其時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當政時間,與元朝有過17年的交往。其在游記中記敘了成吉思汗的死因: 在進攻西夏時圍攻泰津(吉州, 古要塞) 時, 膝部不幸中了西夏兵士射來的利箭。梁生智翻譯版《馬可·波羅游記》是這樣記述的,“這個戰(zhàn)勝者( 指成吉思汗) 在六年中相繼征服了許多王國和城市, 后來在圍攻一個叫泰津的城堡時, 膝部受了箭傷, 并且因傷勢過重而死去?!苯Y(jié)果可想而知, 箭傷攻心, 傷勢益重, 一病不起。最離奇的一個說法見于清朝成書的《蒙古源流》,該書中說成吉思汗俘虜了美麗的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這位王妃在侍寢時刺傷成吉恩汗,然后投黃河自盡,成吉思汗也因傷重不治而亡。這種說法在蒙古人中也有流傳。據(jù)說,這位王妃被獻給成吉思汗后, 成吉思汗要她做他的妃子,王妃表面同意了。但不甘受辱, 集家仇國恨于一身的王妃在陪寢當天夜里, 借行房時成吉思汗正在興頭之, 將他的陰莖給咬掉了, 頓時血流如注。成吉思汗自此病重。因為這是一件發(fā)生在大汗身上、難以啟齒的特大丑事, 被瞞了下來, 對外只稱大汗是墜馬受傷致病重。

          • 墓葬之謎

          從成吉思汗去世到現(xiàn)在770多年里,全世界的考古學(xué)家都想知道一代天驕的陵墓在哪里,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幾乎所有的考古隊的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不但成吉思汗的陵墓的陵墓沒有找到,所有蒙古大汗的墓葬,包括元朝的皇陵,人們都不知道在哪里。這就使得元朝成為我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留下皇陵的朝代。

          (圖5 成吉思汗廟)

          這種狀況與蒙古族特殊的喪葬習(xí)俗有密切的關(guān)系。古代蒙古喪葬習(xí)俗有兩個組要的特點:⑴葬禮簡單,獨木為棺;⑵墓地保密,不起墳冢。13——14世紀時的中外史籍對此有不少記載?!逗陧^事略》一書中專門講到蒙古人“其墓無冢,以馬踐蹂,使如平地”的習(xí)俗。1246年到達蒙古的羅馬教廷使節(jié)后來有這樣的記述:“他們秘密地到空曠地方去,在那里他們把草和地上的一切東西移開,挖一個大坑,在這個坑的邊緣,他們挖一個地下墓穴”,放入死者后,“他們把墓穴前面的大坑填平,把草仍覆蓋在上面,恢復(fù)原來的樣子,因此以后沒有人能夠發(fā)現(xiàn)這個地點”。相比較平民,蒙古帝王藏地還有嚴密的護衛(wèi)措施。《黑韃事略》說,成吉思汗墓周圍插件矢為墻,圍成一個方圓三十里的禁區(qū),設(shè)有騎兵守衛(wèi)。羅馬教廷使節(jié)說:“除了被委派在那里看守墓地的看守人以外,沒有一個人敢走近這些墓地”。

          (圖6 成吉思汗廟御容圖)

          南宋人彭大雅的筆記中也有記載,成吉思汗在寧夏病逝后,忠心耿耿的將領(lǐng)們遵循“秘不發(fā)喪”的遺詔,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秘藏。其遺體存放在一個獨木棺里。所謂獨木棺,是截取大樹的一段,將中間掏空做成的棺材。獨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萬馬踏平”,出動上萬匹馬來回奔跑,將墓地踏平。隨后,為首的將領(lǐng)命令800名士兵將造墓的1000多名工匠全部殺死,而這800名士兵旋即也遭滅口,于是這個秘密最終被帶進了墳?zāi)?。為了不讓外人看出曾?jīng)動土的痕跡,“萬馬踏平”后,還要用帳篷將周圍地區(qū)全部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而且與周圍的青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泄露了。為便于日后成吉思汗的親人能找到墓地,據(jù)明人葉子奇在《草木子》中的記載,在前面的工作完成之后,負責(zé)埋葬的將領(lǐng)牽來一頭剛剛生下小駱駝的母駱駝,在墳上殺死小駱駝,這時,母駱駝就會十分悲痛地號叫,并且記住這個地點。第二年來祭祀的時候,把這頭母駱駝牽來,離得很遠,母駱駝就會悲痛地飛奔過去,在小駱駝被殺的地方號叫,這樣,前來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確切地點。等到這只母駱駝死掉后,就沒有人能找到這位一代天驕安息的地方了。 

          蒙古喪葬舊俗

          按照蒙古舊俗,人死之后,如果不是一個重要的人物,就被秘密地埋葬在他們認為是合適的空地上。埋葬時,同時埋入他的一頂帳幕,使死者坐在帳幕中央,在他面前放一張桌子,桌上放一盤肉和一杯馬奶。此外,還埋入一匹母馬和它的小馬,一匹備有馬籠頭和馬鞍的馬。 另外,他們還殺一匹馬,吃了它的肉以后,在馬皮里面塞滿了稻草,把它捆在兩根或四根柱子上,一同埋葬。

          而對于重要人物,則在他們死后秘密地找一個空曠之地,在那里人們把草和地上的一切東西移開,挖一個大坑,在這個坑的邊緣,他們挖一個地下墓穴。在把尸體放入墓穴時,還用活人殉葬,他們把他生前寵愛的奴隸放在尸體下面。這個奴隸在尸體下面躺著,直至他幾乎快要死去,這時把他拖出來,讓他呼吸;然后又把他放到尸體下面去,這樣一連三次。如果這個奴隸幸而不死,那么,他從此以后就成為一個自由的人,能夠做他高興做的任何事情,并且在他主人的幕僚里和親戚中成為一個重要人物。他們把死人埋入墓穴時,也把上面所說的其他各項東西一道埋進去。然后把墓穴前面的大坑填平,把草仍然覆蓋在上面,恢復(fù)原來的樣子。由于蒙古墓無冢,所以,以后沒有人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墓葬。

          • 最終歸宿

          自從成吉思汗于1227年去世以來,世界各國的考古學(xué)家和探寶者都在為傳說中埋藏著無數(shù)奇珍異寶的成吉思汗陵墓而苦苦尋覓。目前,各國考古專家關(guān)于成吉思汗墓地確切位置的圈定,比較認同的有4個地點:一是位于蒙古國境內(nèi)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于蒙古國杭愛山;三是位于中國寧夏的六盤山;四是位于中國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旗境內(nèi)的千里山。

          在蒙古國肯特山的依據(jù)是,有關(guān)史料記載,成吉思汗生前某日,曾經(jīng)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樹下靜坐長思,而后忽然起立,對手下隨從說:“我死后就葬在這里。”

          (圖7 成吉思汗廟壁畫)

          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脈所在的清和縣三道海附近的依據(jù)是有考古專家在該地發(fā)現(xiàn)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推測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佐證之一是馬可?波羅在他所著的《馬可?波羅游記》中寫道:“在把君主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的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為殉葬者?!?/p>

          在寧夏六盤山的依據(jù)則是,有記載說,成吉思汗是1227年盛夏,攻打西夏時死于六盤山附近。有考古專家據(jù)此認為,按照蒙古族過去的風(fēng)俗,人去世3天內(nèi)就應(yīng)該處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為的是怕尸體腐爛,靈魂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后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

          位于鄂爾多斯高原的鄂托克旗發(fā)現(xiàn)的阿爾寨石窟附近也可能是成吉思汗的墓地。此處離鄂爾多斯市境內(nèi)的成吉思汗陵不足200公里,地貌、地名等特征與《蒙古秘史》、《史集》、《蒙兀兒史記》等史料中有關(guān)成吉思汗葬地的描述極其吻合。石窟曾是成吉思汗養(yǎng)傷時所住。在阿爾寨山的第28號石窟中,有一幅壁畫與成吉思汗的安葬關(guān)系密切。潘照東認為,這幅壁畫應(yīng)該是《成吉思汗安葬圖》。這里曾是成吉思汗的大后方,駐扎了重兵而且距離六盤山的距離在3天之內(nèi)完全可以到達。

          (圖8 成吉思汗廟殿內(nèi))

          20世紀末,日本人曾利用先進的探測儀器,包括衛(wèi)星攝影、遙感技術(shù),照遍了肯特山的各個角落,但除了在肯特山附近發(fā)掘了兩三百座古墓外,一無所獲。

          2001年,一支由美國人黃金交易商克拉維茲投資、芝加哥大學(xué)歷史系教授伍茲率領(lǐng)的美國考古隊,宣稱在烏蘭巴托北部約320公里處發(fā)現(xiàn)了不下60處未被發(fā)掘的墳?zāi)?,但后來證明這是古代匈奴人的墓。

          2002年,伍茲宣布,他們可能發(fā)現(xiàn)了成吉思汗的埋葬地點。他們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東北322公里處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個由城墻環(huán)繞的墓地,里面至少包括30座沒有打開過的陵墓,這些陵墓顯示死者生前地位高貴。這個陵墓位于蒙俄邊境附近一個偏僻的地方,古墓部分被森林覆蓋,三面有圍著“施舍者墻”。圍墻高2.7至3.6米,總長3.2公里。但就在考古隊“獲得蒙古政府許可而展開挖掘”時,由于受到陵墓墻中的毒蛇攻擊和蒙古百姓的反對,不得不放棄挖掘并撤出蒙古。

          (圖9 殿內(nèi)成吉思汗雕像)

          也有人試圖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現(xiàn)在蒙古國以外。2004年10月4日,一條“日蒙聯(lián)合考古隊將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位置,鎖定在距離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約241.4km的阿夫拉加市達爾根哈安村附近”的消息一經(jīng)公布,就被國內(nèi)各大媒體紛紛轉(zhuǎn)載。這支考古隊發(fā)現(xiàn)了成吉思汗的靈廟遺址,認為找到了可能打開成吉思汗陵墓之謎的“鑰匙”。但這種說法遭到了我國學(xué)者的反駁,認為所謂的靈廟遺址其實不過是蒙古貴族早期的宮殿遺址而已,和成吉思汗沒有任何關(guān)系??傊?,尋找成吉思汗陵墓的所有方案目前都沒有取得成功,魂歸蒙古大草原的成吉思汗酒精安息在什么地方,還是一個謎。

          (圖10 元代鈞窯香爐)

          流傳下來的“大禁地”

          傳統(tǒng)受到祭祀的成吉思汗陵,位于鄂爾多斯高原中南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甘德爾敖包上,北距東勝約90km,建于1955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宏偉的陵園占地5平方千米,主體建筑是三座相連的蒙古包式大殿,分正殿、寢宮、東殿、西殿等部分。正殿高26m,東西殿高23m,東西走廊高20m。陵園正殿迎面是一座5m高的成吉思汗白玉雕像,背襯巨幅地圖,昭示著成吉思汗金戈鐵馬建立四海大帝國的輝煌業(yè)績。后殿寢宮有三個黃緞子覆蓋的蒙古包里分別安放著成吉思汗和夫人孛兒貼,二夫人呼倫,三夫人伊緒的靈柩以及成吉思汗胞弟的靈柩。東殿獨設(shè)一座蒙古包,里面安放著成吉思汗四子托雷和夫人的靈柩。西殿里供奉著象征成吉思汗九員大將的九支蘇魯定(長矛),還陳列著成吉思汗征戰(zhàn)時用過的戰(zhàn)刀和馬鞭,馬鞍等物。

          每年夏歷三月二十一日為傳統(tǒng)的祭祀日期,都要舉行盛大的祭奠活動。1992年這里被評為全國四十佳旅游景點之一。

           (圖11 蒙古汗國薩滿法服)

          蒙古國總統(tǒng)巴嘎班迪來華訪問期間,中央電視臺的水均益曾經(jīng)問過類似的問題,蒙古國總統(tǒng)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也許對我們有所啟示,他說:“我該遵循成吉思汗的遺囑,讓他的陵墓永遠不讓世人知道,成吉思汗陵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這不重要,讓愿意猜謎的人們繼續(xù)猜這個謎底吧?!?nbsp;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元朝皇帝特殊的喪葬規(guī)矩,隱藏著天大的秘密!
          一代天驕死因成謎 “成吉思汗陵”10項世界之最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魂歸何處?(圖)
          一代天驕笑看人間 成吉思馬踏青冢汗
          揭秘 中國至今為止, 為何唯獨這個朝代的陵墓從未被發(fā)掘
          歷代帝王陵墓-成吉思汗陵【謝洪波/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