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孩子上小學之前分成一個階段,上小學之后分為一個階段。有的孩子在上學前看不出來有什么,但一上了小學就會比其他人優(yōu)秀很多。這是為什么呢?跟父母每天晚上做的三件事是息息相關的。
親子讀書。
兒童教育專家曾經(jīng)指出:親子教育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每天晚上如果能保持半小時的親子閱讀,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好處。
一方面,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能夠讓孩子有效地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特別在6歲之前,孩子的大腦神經(jīng)元鏈接還在高速的增長中,讀書對他們的意義更大。
另一方面,親子閱讀也是促進父母跟孩子關系的重要方式。許多孩子都喜歡父母抱著他們,跟他們一起講故事。這個過程,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會極大的增強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能健康茁壯的成長。
所以,每天晚上堅持給孩子讀書,他們上小學后的見識會超過同齡人,而且性格外向樂觀,安全感更強。
分享白天開心的事。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是孩子整理心情的重要時刻。如果這時父母能夠讓他們分享一天中最快樂的事情,會讓他們心情愉悅,進入夢鄉(xiāng),睡眠質(zhì)量更好,身心更加健康。
另外,孩子如果喜歡在睡覺之總結(jié)快樂的事情,那他們會習慣從正面積極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種孩子將來遇到困難更加從容。會有其他孩子更強的抗挫折能力。
表達對孩子的愛。
曾經(jīng)有網(wǎng)站進行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國父母能夠?qū)⒆诱f出“我愛你”的比例不到10%。可以說,我們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比較內(nèi)斂的。
但兒童心理學家指出:父母要經(jīng)常讓孩子感受到對他們的愛,這樣他們的成長才能更加健康。
孩子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是他們最敏感的、最需要關愛時刻,如果父母能夠真的對他們說“我愛你”。那么孩子一定能滿心愉悅的進入夢鄉(xiāng)。就像一個杯子裝滿了水,所以他們能有更多的力量來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快。上小學之后,這種孩子會更勇敢,更大方,比其他孩子更優(yōu)秀。
上面這幾件事情雖然不復雜,但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家長只要堅持在孩子入學之前做,相信他們上學之后一定會比同齡人優(yōu)秀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