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
出自《荀子·強(qiáng)國》。【譯文】人的命運(yùn)取決于自然,國家的命運(yùn)取決于禮義。
二、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出自《荀子·天論》?!咀g文】大自然的運(yùn)動有個永恒不變的規(guī)律,它不為堯而存在,不為架而滅亡。
三、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
出自《荀子·天論》。【譯文】最大的技巧在于不去做,最大的智慧在于不去考慮。
四、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
出自《荀子。議兵》?!咀g文】用兵的意義,是為了禁止暴力、消除危害,并不是爭奪啊。
五、有良法而亂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亂者,自古及今,末嘗聞也。
出自《荀子·致士》?!咀g文】有良好的法制而國家混亂的,有過這種情況;有君子管理國家而導(dǎo)致政治混亂的,從古到今,還不曾聽說過。
六、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賢,而在乎不誠必用賢。
出自《荀子·致士》?!咀g文】君主的毛病,不在于不談?wù)撊斡觅t人,而在于不能真正任用賢人。
七、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出自《荀子·天論》?!咀g文】君子敬重那些取決于自己的事情,而不羨慕那些取決于上天的東西;小人丟下那些取決于自己的事情,而指望那些取決于上天的東西。
八、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禮義。
出自《荀子·天論》。【譯文】在天上沒有什么比太陽、月亮更明亮的了,在地上沒有什么比水、火更明亮的了,在物品之中沒有什么比珍珠、寶玉更明亮的了,對于人來說沒有什么比禮義更明亮的了。
九、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則下治辨矣;上端誠,則下愿愨矣;上公正,則下易直矣。
出自《荀子·正論》。【譯文】君主,是臣民的根本。君主公開明朗,那么臣民就能治理好了;君主端正誠實(shí),那么臣民就老實(shí)忠厚了:君主公正無私,那么臣民就坦蕩正直了。
十、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
出自《荀子·禮論》。【譯文】君子恭敬地對待人生的開始而J滇重地對待人生的終結(jié)。對待開始與結(jié)束一樣,這是君子的原則,是禮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