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夜空堂,燈燭寂寂,王夫人即做賢良,自然不能攔著賈政時時歇在趙姨娘房里,她只得拿腔作勢的吃齋念佛。然而,從劉姥姥對王夫人未出閣時的印象,以及王熙鳳對其的畏怕,都在暗示王夫人絕非善茬。既如此,對趙姨娘生養(yǎng)的探春、賈環(huán),王夫人又何以能真心憐惜而毫無嫌隙?細(xì)究原著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王夫人讓探春管家,看似提攜,實則卻是利用!這背后,與賈元春失勢闖下大禍有莫大關(guān)聯(lián)。
且看原著,接連數(shù)月的賈府年事剛忙活完,跑前跑后的王熙鳳便病倒了,腹中六七個月的哥兒竟夭折小產(chǎn)了。王熙鳳臥病,榮府諸多迎來送往的瑣碎家事一件也不能耽誤,王夫人立刻提攜三姑娘探春出門理事,又命李紈、寶釵左右?guī)鸵r。列位細(xì)想這一安排,就能咂摸出來蹊蹺,作為榮府二房嫡長媳,李紈在府中多年,早已熟諳府中大事小情,何況其處事精細(xì)得體,凡事又都有規(guī)矩定例,要李紈帶著管家媳婦們打理家事,已經(jīng)足夠了。
再者,家下婆子媳婦一聽探春是主理,都很不買賬,“添了一個探春,都想著不過是個未出閨閣的姑娘,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比前便懈怠了許多”。這就意味著,王夫人提攜探春,另有原因!原著很快給出了線索。元春省親之后,寧府賈珍賈蓉便暗中言語,說榮府里每年都要賠上幾千兩銀子,話里話外都說這一項銀子,跟元春有關(guān)。果不其然,王熙鳳還在臥病,宮里就有人找上門來要銀子。
“一語未了,人回:夏太府打發(fā)了一個小內(nèi)家來說話。賈璉聽了,忙皺眉道:又是什么話!一年他們也搬夠了!這一起外崇何日是了···那小太監(jiān)便說:夏爺爺因今年偶見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兩銀子,打發(fā)我來問家里,有現(xiàn)成的銀子暫借一二百,過一兩日就送過來···賈璉道:昨兒周太監(jiān)來,張口一千兩,我略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元春失寵不得力,惹得太監(jiān)一窩一拖上門打秋風(fēng)。列位試想,趙姨娘若是得知此事,還不知要生出多少禍患。為了堵其嘴,王夫人這才扔出甜棗,糊弄過去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