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事多,做個菜那么麻煩,等你做好,孩子都餓壞了!”李大爺一個勁的催促著老伴。
李大爺和王大娘是一對恩愛夫妻,人老了退休后就在家?guī)O子,享受天倫之樂。自從發(fā)現(xiàn)小孫子愛吃四季豆,王大娘就時常做四季豆,可是每次做菜工序繁雜。時間一長,小孫子哭鬧不止,溺愛孫子的李大爺也不管原由,直接斥責王大娘。
“不知道四季豆不焯水會中毒嗎?啥也不懂話還多,真煩人!”王大娘一邊解釋一邊回懟。
可惜,李大爺對這番解釋充耳不聞,一個勁地催促,讓她別做多余的事,王大娘也漸漸惹火了,兩人越吵越兇。
四季豆吃不對會中毒,這究竟是真是假?讓下面的兩個故事告訴你答案。
四季豆是餐桌上的常見食材,但你知道嗎?處理不當,四季豆可能會危害健康。
01.半盤四季豆毒倒一壯男,半夜全身抽搐
26歲的吳先生就職于武漢的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壓力太大,最大的愛好就是下班后吃燒烤、喝酒,這天和同事聚餐時喝了很多酒,吳先生就端起了桌上唯一的綠色菜品——四季豆,一個人吃光了半盤。
誰知,吳先生回家后卻感覺頭暈目眩、渾身發(fā)冷,當時誤以為酒喝多了,吹了冷風才感冒了,吃了感冒藥就睡了,直到半夜冷汗直流,渾身顫抖,驚醒了家人,吳先生這才被緊急送往醫(yī)院。入院后血檢結果顯示,吳先生血鈣升高1.5倍,再加上和家屬仔細了解吳先生的飲食,醫(yī)生最終將病因確定為食用沒有烹飪熟透的四季豆中毒。
02.吃了未熟四季豆,一家六口中毒入院
無獨有偶,遼寧沈陽市劉先生一家六口也都偏愛四季豆,一年四季總有段時間將四季豆當作主菜,為了菜品的美觀,劉先生妻子在炒菜時會盡量減少時間,保留四季豆的青色,可這么做卻將一家六口送進了醫(yī)院。
這天,劉先生一家六口吃完飯后,正看著電視享受家庭歡樂,可突然六口人集體惡心、腹痛,年紀最小的兒子甚至嘔吐起來,乍一看還像是口吐白沫,這一幕嚇呆了劉先生,趕忙壓下疼痛撥打了120。入院治療后,醫(yī)生通過飲食了解,推斷“始作俑者”就是那盤翠綠的四季豆。所幸這一家人中毒還算較輕,經(jīng)急診治療病情穩(wěn)定。
四季豆真的有毒嗎?
武漢市第四醫(yī)院普外科吳海龍醫(yī)生解釋:未成熟的四季豆可能含有凝聚素和皂素,也叫皂甙、血球凝集素,其中凝聚素有一定的凝血作用,而皂素會對腸胃、食道的黏膜產(chǎn)生強烈刺激,從而引發(fā)頭暈、嘔吐、惡心等癥狀。
食用未成熟的四季豆,毒性潛伏期由幾十分鐘到5個小時不等,患者除了惡心嘔吐、頭暈目眩,還可能伴隨著腹痛、腹瀉、畏寒、四肢麻木等癥狀,嚴重時也會有失語、抽搐等癥狀,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食物中毒跡象要立即送醫(yī)。
飲食安全不容忽視,有些蔬菜不用焯水可以直接烹飪,但有些蔬菜不焯水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尤其是一些自帶“毒物”的蔬菜,只有經(jīng)過處理才可以安全食用,其實這4種常見青菜都要焯水才能吃,再懶也別省這一步!
鮮黃花菜:新鮮的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無毒),在進入人體后會反應產(chǎn)生二秋水仙堿(有毒),一旦達到一定的量就會刺激呼吸器和腸胃黏膜,導致中毒反應,引起腹痛、腹瀉、嘔吐、頭痛等癥狀。建議最好不要吃新鮮黃花菜,如果非要吃可以將花蕊去除,焯水10-20秒后,冷水浸泡1小時,可幫助降低影響。
菠菜:菠菜富含草酸,每100克菠菜草酸含量高達700多毫克。而草酸不僅口感不佳,而且它會和人體內(nèi)的鈣離子結合產(chǎn)生草酸鈣,這種物質(zhì)難以被人體消化、排出,積累下來就會發(fā)展為結石。草酸還會影響鎂、鐵等元素的吸收。
菠菜焯水1分鐘左右就可降低草酸,此外,茭白、莧菜、竹筍、馬齒莧等食材也富含草酸最好焯水處理。
四季豆:四季豆中不僅含有皂素、血球凝集素,還含有胰蛋白酶和亞硝酸鹽,這些物質(zhì)都會對消化道黏膜產(chǎn)生刺激,一旦過量就會產(chǎn)生中毒反應。而這些物質(zhì)在高溫下會溶解,所以一定要沸水下鍋焯水,也可用熱油炒熟降低毒性。
香椿:含有硝酸鹽,這種物質(zhì)進入人體后會產(chǎn)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少量時對人體影響不大,只會對幼兒、孕婦、老人等腸胃較弱的人群產(chǎn)生副作用,但是一旦過量就會和血紅蛋白反應導致高鐵血紅蛋白癥,嚴重時可造成生命風險,所以要警惕。
香椿食用前一定要進行焯水,焯水一分鐘左右即可減少三分之二硝酸鹽、亞硝酸鹽的含量。此外,香椿嫩芽的硝酸鹽含量最少,盡量吃香椿芽,而且一定要吃新鮮的,不要久放。
食材的處理和食物的制作是一個細致的工作,有時候細節(jié)往往體現(xiàn)在人們難以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上,比如:焯水時食材是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這個問題就能難住好多人。
食材種類何其多,不同的食材其特質(zhì)和口味差別也很大,所以有的食材適合冷水下鍋,有的食材則適合沸水下鍋。
首先,冷水下鍋指的是將食物和冷水一同放入鍋中,再加熱至半熟或全熟狀態(tài),這種方式可以將食材中的苦、澀、腥、膻等味道完全去除,還可以去掉血污,縮短烹飪時間,所以更適合土豆、山藥、竹筍、蘿卜和肉類食材,比如:羊肉、牛肉等。
其次,沸水下鍋指的是先起鍋燒水,等到水沸再將食材放入,只要把握好時間,就可以讓石材盡量保留原色,比較適合水分多、體積小的食材,比如:菠菜、豆芽、油菜、西蘭花和芹菜等。此外,海鮮和味道較輕的肉類也可以這樣做。
最后,焯水并非越久越好,沸水入鍋要講究快進快出,而且最好將食材完整焯水,不要切碎,否則會加速食材營養(yǎng)成分的流失,還會改變食材質(zhì)地和口感。如果想要保留食材顏色可以添加鹽和食用油,焯水后將食材撈出放入冰水。
四季豆、香椿芽、黃花菜……,這些人們早已習慣的家常菜卻隱藏著健康風險,飲食問題事關一家人的安全,因此,大家一定要了解各類食材的正確食用的方法,把好飲食第一關。
參考資料:
[1]《吃了一盤香椿炒蛋,竟器官衰竭!這些菜吃前要焯水!》.健康時報. 2019-04-10
[2]《一盤四季豆,毒翻全家人!這7種食物有劇毒,勸你要管住嘴》.家庭醫(yī)生雜志.2018-11-01
[3]《炒前必須焯水的3種蔬菜,再懶也別省這一步!這些誤區(qū),千萬別犯…》.科普中國.202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