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大一統(tǒng)封建王朝,其歷史地位也不言而喻,不僅奠定中國基本框架結構還留下諸多“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千古偉業(yè)。不僅如此,秦朝年代雖然很短但是也留下很多令世人震驚的國寶級文物,特別是始皇陵陪葬墓中的寶貝就足以傲視歷代國寶級文物,除了銅馬車以及兵馬俑外秦代還留下了這些國寶級文物。
杜虎符
虎符是軍權的象征,皇帝以及大臣各拿一半,只有同時拿到完整的虎符時大將方可調兵遣將。為這件杜虎符1975年出土陜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橋村,現(xiàn)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是國家規(guī)定永久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這件非常精美并且很霸氣的虎符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槽。虎身有錯金銘文九行四十字。
工師文銅罍
為秦昭襄王三十四年時期的文物,由陜西歷史博物館征集自民間。肩部左右裝飾一對圓雕走獸,前后圓雕羊首。下腹部接近器底處有四個半環(huán)形牛首鋬??谘赝庥欣w細如絲的十七字刻銘。銘文中顯示主持鑄造此器者為工官之長,稱工師;這種行文風格,開漢代記重計容銘文的先河。是國家一級文物。
秦量
秦始皇鑒于當時各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車涂異軌,所以有多項統(tǒng)一行動;而同量就是其中一措施。以戰(zhàn)國時期秦國量制為標準,也包括秦統(tǒng)一后加刻詔書重新頒發(fā)的戰(zhàn)國秦量,而這件收藏于臺灣省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國寶就是秦始皇頒布“同量”的象征。其歷史價值以及藝術價值都是無價的。
《云夢睡虎秦簡》
在國家規(guī)定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中就有這一國寶的存在。這一秦代文物究竟為何能夠入榜呢?這是一本書法篆刻書法作品,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當時震驚了考古學界和書法界。它的出土,使現(xiàn)代書法家們眼界大開,亦為書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隸的資料。竹簡上的內容也非常豐富,包含了法、醫(yī)、文等多類門。
青銅劍
出土于兵馬俑二號坑,是一舉世無雙的寶貝,其性能除了沒有不銹外都超過越王勾踐劍。出土時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公斤的陶俑壓彎了。當人們把陶俑抬起后,這一把青銅劍竟然神奇般在一瞬間反彈平直。這把劍沒有被列為幾級文物,也沒有收藏于哪個博物館,而是深藏在研究所中從未展覽,關于這把劍的傳言也越來越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