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6
你一定不了解的,那些有關唐伯虎的“肆意人生”。
作者 |王荊棘
他一生風流,妻妾成群;
他恃才傲物,縱酒狂歌;
他出身名門,高中仕途。
然而以上所有的種種,都是對唐伯虎的巨大誤解。
雖然一代才子唐伯虎已經離開我們500多年了,但倘若看到后世史書對他的評價,估計會氣得從棺材板里跳出來,用他獨有的蘇州口音講道:“我是唐伯虎,我點過痣,點過蚊香,就是沒點過秋香。”
1
作為540年前,蘇州的第一男神,唐伯虎天賦異稟,16歲參加秀才考試,高中第一,可謂少年得志。
祝枝山的《唐子畏墓志銘》則云:童髫中科第一,四海驚稱之。
說唐伯虎一生風流,妻妾成群,可當真是冤枉了他,唐寅一生只娶過三位夫人。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名為沈九娘,對于唐伯虎有9個妻妾的說法,就是從這兒派生出來的。
然而現(xiàn)代人只記得他是一位風流才子,還跟華府的丫頭秋香傳出過緋聞。
說到底,這是一種嚴重的看客八卦心態(tài),后人贊嘆于唐伯虎筆下一幅幅精妙絕倫的仕女圖,像《九美吟》、《簪花仕女圖》、《秋風紈扇圖》等名作,皆是與美人有關。
狗仔多是牽強附會,以此推斷唐伯虎一定非常熟悉這些美女們的日常起居,否則豈能畫得如此傳神。因此,他被后世冠以“風流”也就不足為奇了。
身為明朝中期蘇州一代的明星人物,被仰慕他的狗仔們臆測,也是在所難免的。而唐伯虎就正好倒在了后人對“才子佳人”的臆想當中。
世人只知: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讀出一份淡然與超脫,可又有幾人真的明白桃花庵主的坎坷與不順遂。
2
500多年前的蘇州城,是一塊人杰地靈的寶地,倘若當時的古人“穿越”到500年后的蘇州,一定也不會感到有絲毫的違和之感。
彼時的明朝正處于中期,雖然時代版圖遼闊,但整個國家早已千瘡百孔,明朝孝宗皇帝正試圖勵精圖治,力挽狂瀾。
唐寅居坐庭院之中,白墻黛瓦的屋舍旁,有一條溫柔恬靜的小河,河外有人家,河中是魚蝦。
本該飲酒,而此刻卻只能飲茶。
在人生正值巔峰期的25歲,唐伯虎的父母、妻子、兒子相繼離世、妹妹也自殺而亡,他屢屢哭得不省人事。
一夜之間白了頭的辛酸,唐伯虎深有體會。
好友祝枝山十分擔憂他,跑到其家中勸說唐寅:這是老天對你的考驗,你一定要挺過去。
唐伯虎滿面流淚,點頭答道:給我點時間,我可以的。
一代才子開始閉門苦讀,希望可以高中仕途,所以他決定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他要赴京趕考。
3
有人曾說,明朝是一個“三無朝代”,所謂三無朝代,即是指無名君,無名將,無名士。
唐伯虎既然決定要走仕途之路,就必定想要成為一個“名士”。
當然,故事最后的結局不如人意,與同一時代的一代大家王陽明不同,兩人同是參加科舉考試,但兩人卻走過了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沒有等到金榜題名的那一刻,唐伯虎被卷入到一場科考舞弊案中。
有野史記載,說是當時與唐伯虎共同考試的徐經買通了考官,拿出試題與伯虎共做,結果被人告發(fā)。
但這野史的記載并不可信,世人皆知,唐伯虎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他16歲就考中府試秀才第一名,轟動蘇州城。29歲到南京參加鄉(xiāng)試,再獲第一名,從此人稱“唐解元”。
綜上來看,即便歷史真相已經無從考究,但說唐伯虎考試作弊,十有八九是個冤案??荚囄璞装傅慕Y局,皇帝惱羞成怒,唐伯虎和徐經兩人下獄,后均被罷黜為浙藩小吏。
一心想要做“名士”的唐伯虎自然受不了這個氣,這種弼馬溫式的小官,不做也罷。
如果只有仕途不順倒也罷了,可偏偏在這個時候,他的第二任妻子又覺得他下過大獄,被終身禁考,已無前途,便主動棄他而去。
世事冷暖,人心淡薄,唐寅沒有多說什么,直接放她而去。
4
蘇州城的山水詩意,給了唐寅一個靈動、孤獨、敏感的靈魂。
晚年生活里,他曾自號過: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
這些名字都只想表達一個意思,我想逃離這現(xiàn)世的生活,過屬于自己的日子。
不同于虛構的武俠小說中,文人大俠們,舞文弄墨,出手闊綽,肆意揮灑。歷史上的文人也是要工作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句話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很適用。
盛唐的李白,留下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便拂身而去,四處旅游,各處玩耍;北宋的蘇軾,也是仕途不順,哪怕被貶黃州,人家也是東坡肉吃著,小酒喝著。
其實也沒什么特殊的原因,李白是富二代,家里有錢;蘇軾在被貶之前,也是做過大官的,家底豐厚,吃好喝好也沒啥問題。
不同的文人豪客經歷過不同的事,自然會留下心境不同的墨寶。
奈何唐寅早年親人接連去世,又被終身禁考。他既不是富二代,也沒有做過大官。
只能寫下:
不煉金丹不坐禪,桃花庵里酒中仙。
閑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講明自己不佛不道,飲酒賣畫,自食其力。他的自我精神世界超然物外,但無論如何,他的經濟狀況是窘迫的。在賣字畫為生計的日子里,他只能賺取一些銀兩維持日常生活開支。
有時書畫生意不好,家中甚至要斷炊。即便他的書畫技藝如此高超,也時常要發(fā)出“筆硯生活苦食艱”的哀嘆。
5
后人只知道唐伯虎愛酒,他那些獨顯自我,天然偶成的佳句與畫作,皆是在酒后出世,被后世之人吟誦稱贊。
少有人了解,當年那個才華橫溢的明朗少年,更愛茶。
明代有一副茶畫巔峰之作《品茶圖》,就是出自唐伯虎之筆,畫中一位雅士穩(wěn)坐于曠野之中,松樹之下,身邊放著茶杯,他邊品茶邊聽琴女彈琴。琴女坐姿雅美,彈琴情入曲境,茶童在石后煮茶。
唐伯虎用行書為此畫題詩一首:
買得青山只種茶,峰前峰后摘新芽。
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風聯(lián)自嘉。
早春之際,在春茶剛剛吐出鮮嫩小芽之時,就上茶山去采摘春茶,依照前代品茗大師的烹茶之法,親自烹茗品嘗,聞著嫩芽的清香,聽著水沸時發(fā)出的松鳴風韻。
一派愜意的品茶生活,也是唐伯虎最初的向往。
歷史上有一段吳門四大才子品茶聯(lián)句的佳話,至今仍在傳頌。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四人一日結伴同游,至泰順境地,酒足飯飽之后,昏昏欲睡。
唐伯虎說:“久聞泰順茶葉乃茶中上品,何不沏上四碗,借以提神?!?/span>
祝枝山提議:“品茗豈可無詩?今以品茗為題,各吟一句,聯(lián)成一絕?!?/span>
于是便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聯(lián)句:
午后昏然人欲眠,(唐伯虎)
清茶一口正香甜。(祝枝山)
茶余或可添詩興,(文徵明)
好向君前唱一篇。(徐禎卿)
6
我常常會想,如果唐伯虎晚生了540年,亦或是他與其他的吳門才子穿越時間,來到如今的時代,該會是怎樣一番有趣景象?
跨
越
時
空
在交錯的時空里,唐寅俯瞰著上海外灘的美麗夜景,獨自飲茶,江邊遠處隱隱駛來一小舟,舟上有一位長須老者,吟誦道:沐罷巾冠快晚涼,睡余齒頰帶茶香。
有詩沒有茶,何以流千古?唐寅莫要獨自品茗,何不共飲?
彼時,還有莎翁乘坐著英國巴士,在外灘下車,三個不同時代的文人豪客,卻有著相似的靈魂,他們跨越時空,在上海外灘的露天臺上相聚。
三人打開手機里的翻譯APP,暢聊中西逸事,共飲立頓靜寧茶與清衡茶,相談甚歡。天臺之上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陪著三位文豪一起,遠眺外灘江景。
桃
花
流
水
一日春光明媚,花海盛開,百年前的那位江南才子想要重尋昔日的桃花庵,便拉上了好友文徵明共赴太湖。
唐寅說:太湖無極桃花源,源盡深處有人家,征名可愿與我去往太湖,共尋昔日桃花?
文徵明答:所謂君子成人之美,兄有此愿,我必應答,你我二人桃花樹下,飲茶聊天,豈不美哉?
唐伯虎與文徵明對坐在駛往太湖之畔的有軌電車上,穿越一片片花海,文徵明使用望遠鏡望向窗外的花海,桌上擺著一盒樂品樂茶碧螺春,準備在到達之后共飲一番。
待從太湖之畔歸來以后,唐寅又與徐禎卿相聚在嵊州越劇藝術學校,想要與好友在初春之際共譜一曲美妙音律。
二人在學校的草地上擺上一張茶桌,桌上放著天福茗茶的龍井,在品茗觀景之后,在桃花樹下,兩位才子不由得靈感大發(fā)。
徐禎卿拉小提琴,唐伯虎拉大提琴,弦樂和鳴,以越劇的曲調為基礎,共奏了一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悅耳的琴聲配上這爛漫的桃花美景,自有一片桃塢留在心間。
詩
情
畫
意
那一日,江南四大才子相聚在杭州湖濱in77E區(qū)的觀景臺唱k,四人舉杯共飲明前特級西湖龍井。
暖陽之際,四位好友以茶代酒,與友高歌。
祝枝山興致大發(fā),提麥唱k;文徵明隨著節(jié)奏,打起鈴鼓;徐禎卿一面微笑,一面品嘗香茶;而唐大才子正在一旁舉起手機自拍,露臉的同時還不忘把友人拍進背景。
四大才子給了杭州湖濱一派別樣景象。
才子們閑情逸致之下,做點啥?
不如四川峨眉山打牌去!
唐伯虎與三位友人春日拜訪峨眉,那日天氣正好,陽光正好。峨眉山腳下,四大才子圍坐麻將桌,一旁設有茶桌,放有碧潭飄雪的茉莉花茶,聞到茉莉花茶的芳香,使人神清氣爽。
遠遠望去,空中有峨眉山纜車,遠處有峨眉金頂,山腳下有現(xiàn)代裝徒步爬山隊,以及騎著自行車上山頂的極限運動者。
滿眼盡是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機,唐寅摸了張牌,正巧“胡了”。
不禁嘆道:麻將配茶,甚好,甚好。
山
水
畫
卷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既然已經來到如今的2019年,又怎能不去百年之后的杭州西湖瞧上一瞧?
“山水迢迢日月遙,相別紅塵望長橋。不以香釧縫瓔珞,一抔清土路瀟瀟?!?/span>
祝枝山一邊吟詩,一邊說道:“好一處雷峰夕照!此處的夕影亭與遠處的雷峰塔交映生輝,湖山與夕陽連成一脈,如此盛景,唐兄何不作畫一幅,記錄下這一時刻?!?/span>
唐寅望著這西湖的美景,又聽到好友的贊賞,難免技癢,便拿出了繪圖平板,開始作畫。祝枝山與唐寅以詩文說風景與細節(jié),茶桌上放有西湖龍井。
長橋與亭旁還有拍婚紗的情侶,游客,攝影師以及散步者。
遍賞夕影亭美景后,次日唐伯虎與祝枝山又約上徐禎卿與文徵明二人,四大才子打算共攀杭州寶石山。
春光好時節(jié),不如一面飲茶,一面野餐。一番攀登過后,四大才子登頂寶石山頂,山頂高聳,自覺陽光有些刺眼,便掏出墨鏡戴上,四人同戴墨鏡站立山頂,端茶遠目。
旁邊鋪有野餐墊子,上有提前準備好的盧正浩特級西湖龍井,遠處有保俶塔,近處有同樣來春日踏青的人們,小孩子在偷學才子們舉杯飲茶的姿態(tài),戴著老爸老媽的墨鏡端著兒童水杯遠目山水。
一副有山有水的寫意詩卷就此展開。
2019年穿越之旅的最后一站,放在了蘇州博物館,唐寅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蘇州人,對蘇州城有著別樣的感情。
百年過后建立的蘇州博物館,竟然看到了自己曾經的畫作,且保存得如此完好,真是讓人驚嘆。
唐寅,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相聚蘇州博物館水中亭,四人圍茶桌而坐,八馬茶業(yè)盒位于桌上。
看到蘇州城上百年的歷史與文化盡數在此地呈現(xiàn),四大才子不由感嘆,徐禎卿彈吉他,祝枝山吟詩,文徵明在繪圖平板上作畫彈吉他的徐禎卿,唐寅手握茶杯,面帶微笑欣賞著三位友人的才情。
周圍游客與聽眾自覺在外圍安靜欣賞,有粉絲在用手機或者相機拍攝,有年輕人在以四大才子為背景自拍,想要記錄下這古今相聚的一刻。
如若唐伯虎可以穿越而來,在春季品茶時節(jié)與好友漫步于現(xiàn)代城市的山水畫意之間。暢聊人生,感悟生命,早些將名望看淡,不必終日借酒澆愁,定能肆意瀟灑,快活人間。
在春日以茶會友的好時節(jié),何不將這個浪漫的想法實現(xiàn)?
天貓新文創(chuàng)攜手蘇州博物館聯(lián)合八大茶品牌,將江南才子唐寅傳世之作與傳奇故事融入茶香,為你講述一個跨越時空的故事。
與唐伯虎等四大才子共同漫步于蘇州、杭州、峨眉、上海,吟詩撫琴作畫,一掃生活中的所有煩憂,靜品八大茶。
讓我們隨跨越時空的唐伯虎攜友出游,漫步山水畫卷之間,詩情畫意之間,桃花流水之間,共享上好茶,盡享好春光!
3月26-29日上天貓,搜索“你好蘇州博物館”,天貓新文創(chuàng)蘇州博物館春茶限量特輯等你帶回家。
人活一世,我們的人生或許不會如唐伯虎那般跌宕起伏,但生活里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何不以品茶的方式來清靜內心,以出游的方式來掃去陰霾。
就像天貓新文創(chuàng)所提倡的,以帶有文化性質的春日出游新式生活方式,來重新塑造我們心中的美好生活。
2019年,愿你伴著這陣陣茶香,有一個全新的開始,盈滿的生活。
?作者:王荊棘,一個北方男孩,生活里總是充滿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