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穿旗袍的民國女子肖像,1944年。
1922年,馮玉祥將軍和他的士兵,小孩子的發(fā)型有點(diǎn)搞笑。
翩翩起舞的女子,1965年。
廣州的花塔,1878年
廣州景色,1878年。
清末,行刑時(shí)刻的監(jiān)斬官。大概是快到午時(shí)了,一位監(jiān)斬官用手遮擋著陽光。
馮玉祥上色照片,1922年。
提刀的士兵,腰上別著駁殼槍,威風(fēng)凜凜,1922年。
清末,刑場上,劊子手舉起了屠刀。這一刀下去,鮮血還不濺旁邊人一臉。
站在路邊扛槍的士兵,以及塵土滾滾中的馬車,1922年。道路沒有硬化之前就是這個(gè)樣子,一下雨,就更難走了。
一張有故事的老照片,照片上方寥寥數(shù)字,就是半部電影。
一位拿花的民國女子肖像,1925年。
大街上成排的士兵與后勤車輛,1922年。
清末,刑場上,行刑前,先宣讀諭旨。
一個(gè)老外與七名中國士兵,1922年。
武術(shù)表演,河北定縣,1932年。
賣大蒜的老伯,筐子中的好像是土豆,河北秦皇島,1917-1919年之間。
清末外交家伍廷芳合影照。(左一)
晚清廈門景色。
包頭郊外的馬車。
晚清廈門景色。
汪精衛(wèi)與日本戰(zhàn)犯島田繁太郎座談。
廣州光孝寺門口的天王像,1879年。
廣州光孝寺門口的天王像,1879年。四大天王湊全了。
晚清廈門景色。
北京安定門前來往的人群,1917年至1919年之間。
民國女大學(xué)生合影,看上去都很文靜。
清末,刑場上的殺頭,邊上的看客中還站著不少洋人。
宋美齡與小朋友。
演出過后,郭沫若與演員握手。
晚清戲劇照片。
晚清犯人與審訊。
晚清,公堂之上,看上去十分威嚴(yán),但是人好像少了點(diǎn)。真實(shí)歷史上的公堂沒有影視劇里演的有派頭。
晚清,公堂之上的審訊。
清末男子的留著的長辮子。
一個(gè)被綁在木樁上,即將被行刑的犯人。他被扒光了上衣,面露恐懼與難堪之色,周圍的看客倒是一臉的悠閑,面對鏡頭的戴帽子小哥兒,還不忘保持微笑。
寺廟里的天王像,看上去不像中土人士。
清末,大街上的人群,婦女們都裹著小腳。
清末,一張山東青島的老照片。
清末,一位拿著折扇,坐姿端莊的女子肖像。小桌子間的牌子上寫著:桂林照相??磥砜赡苁俏粡V西女子。
1878年,廣州的琶洲塔。那個(gè)時(shí)候,不像現(xiàn)在這樣繁華。琶洲塔的周圍,一片荒涼。
照相館里的滿足婦女合影,妝容穿著都很像。
晚清,山東青島的一張俯瞰照。
清末,圍坐在小桌子旁,奏樂的婦女。她們發(fā)式各異,面色凝重。
周總理與南斯拉夫科拉民間舞蹈團(tuán)合影,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