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晴公園,數(shù)字世界里的光明角落。
有心理學(xué)研究表明,周三是上班族在一周當(dāng)中情緒最低落的一天:雖然經(jīng)歷了兩天的疲勞工作,但離真正放松的周末還有一些距離?!爸苋C合癥”不僅發(fā)生在中國,更是面對全世界“打工人”的每周難題。
而北歐的一項傳統(tǒng),把周三晚上視為另一個周末。在這天,他們放下手邊的工作和家務(wù),像度過周末一樣安靜地放空自己,或是與朋友聚會,連酒吧都會在這天延長開放時間。在瑞典、芬蘭、挪威等國,這樣的慶祝已經(jīng)逐漸成為了全民度過周三的生活方式。
這項傳統(tǒng)在瑞典語中被稱作Lill?rdag,在英語中也被叫作“小星期六”(Little Saturday)。但這并不是北歐高福利國家才能享受的專利,我們的生活中也一樣可以實現(xiàn)。
#Little Saturday,另一種度過周三的方式
Constanze Leineweber是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xué)研究心理壓力的一名教授。
她說,在周三晚上以各種方式放松一下,并且讓這項活動變成每周的常態(tài),是一個有利于上班族心理健康的選擇。
“小星期六”的設(shè)立使得人們能在迷茫無助的周三有一點盼頭,讓我們知道即使周三是煎熬的,但晚上一定會有令人快樂的事情發(fā)生——就像每周五下午期待周末的到來那樣。
在瑞典,“小星期六”的慶祝來源于從前傭人們的生活作息。從前,傭人們在每周六依舊需要繼續(xù)工作,而每周三就成為了他們在周中得以休整的小型周末。
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安排好像能讓“做五休二”工作制當(dāng)中的周三并不那么痛苦,于是就被沿襲至今了。而疫情爆發(fā)后,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愈發(fā)模糊,大部分時間隔離在家的生活也讓每個工作日都更加陰郁,也是在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周三的晚上給自己放個假。
#Instagram上瑞典網(wǎng)友慶祝“小星期六”
Anitha和Ann是瑞典的一對好朋友,她們倆同時也都是母親。
根據(jù)歐盟2020年發(fā)布的性別平等指數(shù),瑞典是歐洲性別最平等的國家。但就算如此,平衡工作和生活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女性會將空閑時間更多用來操持家務(wù)事,而非關(guān)注于個人的放松。
“小星期六”,對她們來說恰恰就是一個徹底放松的機會。
每周三晚上,Anitha會“撒手不管”自己的孩子們,讓他們盡情地吃零食,比如巧克力蛋糕和瑞典糖果;而Ann則會和丈夫一起點個外賣,不再為自己家的五個孩子準備繁瑣的晚餐。
六年前,Anitha和Ann一起創(chuàng)辦了一檔播客,名字就叫Lillel?rdag,每周三更新一集。在這檔節(jié)目里,親密關(guān)系、生活方式、育兒經(jīng)驗、社會禁忌……無所不談。她們創(chuàng)立的初衷,就是想為大家在“小星期六”提供一份輕松的“背景音”,營造出悠閑假期的氛圍。上線后至今,這檔節(jié)目收獲了大量的聽眾,也成為了瑞典50檔最流行的播客之一。
#Anitha和Ann的播客節(jié)目
Anitha在接受BBC采訪時說,“小星期六”的作用是讓人們“保持清醒”。在這天額外地對自己好一點,會有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她們倆想要傳遞給所有人的價值,就像這檔播客的口號所說的一樣:“在這天,沒什么事情值得害怕”(Nothing is scared on Little Saturday)。
最開始,“小星期六”只適用于那些在周日聚會喝酒的人們,因為這給了他們一個理由在周三也能理所當(dāng)然地攝入酒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天不再僅僅有關(guān)于嬉戲和放縱,更重要的是“放松”。
所以,你可以試著從今天開始,在每周三下班后給自己放個假。無論是自己吃點好的,還是約上幾個朋友一起聚餐;又或者是留出幾個小時完全放空自己、安安心心看書的時間;甚至也可以給自己一個回家倒頭就睡的機會。
總之,你可以在周三用任何方法犒勞自己,獎勵自己捱過了周一和周二,也鼓勵自己捱過剩下的周四和周五。
這樣,或許周三就沒那么讓人抑郁了!
參考鏈接:
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210129-lillrdag-swedens-workers-destress-with-little-saturday
周三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你會怎樣度過“最難熬”的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