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yè)、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不安全感不是天生的。無論最初是什么導致了你的不安全感,現(xiàn)在的情況往往是一些微妙的習慣讓這種不安全感持續(xù)存在。如果你能努力發(fā)現(xiàn)并消除這些習慣,自信和自我價值就會隨之而來。本文作者Nick Wignall,原標題為" 5 Habits of Highly Insecure People ",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
大多數(shù)人認為情感上的不安全感是一種性格特征,生來就注定了一個人的焦慮和自卑。
對于那些大半生都沒有安全感的人來說,長期沒有安全感的真正原因往往更加微妙:無論最初是什么導致了你的不安全感,最終都是你的習慣讓你感到不安全。
在我作為心理學家的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擺脫不安全感循環(huán)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出那些造成你現(xiàn)在不安全感的習慣。
我們都有復雜的生活和經(jīng)歷。如果你想要自己的不安全感降低,變得更自信,那么即使是努力練習這些習慣中的一兩個,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具有批判性的能力并不總是一件壞事。畢竟,要成功地駕馭生活,我們必須能夠辨別和分析生活中的人、問題和情況,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比如,結束一段不愉快婚姻的一個好方法就是,不要批判性地思考將要與你結婚的那個人。
但問題是,雖然挑剔的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技能,但就像所有事情一樣,不能做的太過火。
沒有安全感的人經(jīng)常通過批評別人來讓自己感覺更好。
沒有安全感的人總是對自己感覺不好,通常,他們也不知道如何以健康或有效的方式讓自己感覺更好。所以他們經(jīng)常訴諸于批評別人。
但是批評別人是如何幫助我們自我感覺更好的呢?
從長遠來看,它確實不會。過分批評別人最終會讓你感到內(nèi)疚,而且從長遠來看會讓你對自己感覺更糟糕,只會增加你的不安全感。
但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通過比較,批評他人會讓自我感覺更好。
例如:
當你自認為別人在會議上的評論有多蠢時,你其實是在暗示自己很聰明。這讓你感覺很好。
當你批評你的伴侶總是忘記倒垃圾時,你是在暗示你很認真。這讓你感覺很好。
當你對你朋友的衣著有多品味差而暗自發(fā)笑時,你實際上是在告訴自己,你是多么時尚成熟。這讓你感覺很好。
有益的批評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而無益的批評只會讓你自己感覺更好。
如果你想少一些不安全感,就不要用批評來人為地讓你的自我感覺膨脹。因為這最終只會適得其反。
通常那些批評別人的人暴露了他自己所缺乏的東西。
- Shannon L. Alder
沒有安全感的人一直保持這種狀態(tài)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害怕對別人說不。
例如:
你丈母娘問你她是否可以順道來你家和孩子們一起玩。其實你今天很累,真的不需要為接待她而增加壓力。但因為你害怕她看不起你,所以還是答應了。
你手里有太多的項目,你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工作壓力很大。此時你的經(jīng)理路過你的辦公室,問你是否可以申請一個新賬戶。因為你害怕經(jīng)理經(jīng)理認為你事情做不好,你就答應了,但你的壓力只會更大。
從不說“不”的問題是,你最終過的都是別人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沒有過自己的生活,你怎么能希望自己感到自信和安全呢?
每次你以犧牲自己為代價對別人說“是”的時候,你就是在告訴自己,你想要的并不那么重要。如果這變成了一種習慣,那么當你的思想不重視自己的時候,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你想感到更安全,就必須學會維護自己和你自己的欲望和需要。
在敵人面前堅持自己的立場需要很大的勇氣,在朋友面前堅持自己的立場也同樣需要很大的勇氣。
——J.K.羅琳(J.K. Rowling)
當談到讓我們感到不安全的習慣時,“尋求安慰”必占一席之地。
當你習慣性地尋求安慰時,你實際上是在告訴自己,你不能獨自處理事情。如果你經(jīng)常這樣告訴自己,你就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顯然,得到安慰在當時會讓你感覺很好:
當你感到焦慮和優(yōu)柔寡斷時,把你的決定讓別人來做可以緩解你的焦慮。
當你因為選擇某件事而害怕被人評斷時,尋求安慰能緩解你對被評斷的恐懼。
當你擔心自己的外表時,問問別人會讓你感覺不那么焦慮,更自信一點。
長期尋求安慰的真正問題在于,它對你的長期信心會造成影響:
如果你總是利用別人來讓自己感覺更好,你就永遠不能學會如何讓自己感覺更好。
如果你內(nèi)心深處認為,你沒有能力幫助自己處理情感上的痛苦和困難,你就會感到非常不安全。
如果你想感覺更安全和自信,就要訓練自己忍受短期焦慮。
只有當你鼓起勇氣,告別海岸時,你才能游向新的地平線。
——威廉·??思{(William Faulkner)
被動攻擊型溝通是指你想要某樣東西,但因為太害怕沖突而不敢直接提出要求,所以你試著通過微妙的操縱策略讓人們把它給你。
這是最糟糕的交流方式,因為它包含了消極、害怕要求你想要的東西,以及侵略性和試圖控制別人。
被動攻擊型的人會掩飾他們的攻擊性,這樣他們就不必為此負責。
例如,經(jīng)常遲到通常是一種被動攻擊,因為你想要得到更多的時間,卻不承擔責任,通過找借口而避免批評。
但是,就像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其他習慣一樣,被動攻擊只會在短期內(nèi)“奏效”。
當然你現(xiàn)在可能會從人們那里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但最終,人們會厭倦它,你也會失去想要的東西:
在工作中,你永遠得不到你期望的獎金。
你不再被邀請參加活動和社交聚會。
你的人際關系似乎永遠不會持久。
被動攻擊型的人通常以孤獨和怨恨告終。
雖然他們會責怪別人,但在內(nèi)心深處,他們對自己很不滿,因為他們沒有勇氣對別人誠實、直接。
孤獨、自我怨恨和不安全感肯定會隨之而來。
不過,你可以通過練習自信的交流來減少被動攻擊力。這是一項非常容易訓練的技能,特別是要從小事開始,慢慢地提高。
你可以永遠欺騙一些人,也可以在一段時間內(nèi)欺騙所有人,但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努力保持快樂和樂觀并沒有什么錯。事實上,我認為這兩者都是很健康的東西。
但是過度的積極是不同的,它的意思是,把積極性作為一種讓自己從真正糟糕、消極或痛苦的事情上分散注意力的方式。
例如:
你最好的朋友打電話給你聊天,問你最近怎么樣。即使你剛剛和你的伴侶吵了一架,感覺很糟糕,夫妻關系搖搖欲墜,你也會盡可能地喚起你的快樂并說:“,很好呀,一切都很好。然后繼續(xù)談論你生活中快樂的事情。
這里的問題是,你的生活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你堅持一直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你就會拖延處理這些問題。你會因為想避免尷尬而錯失一些真正的支持和同情。
過度的積極只是披著華麗外衣的否認。
當然,僅僅因為你感覺不好并不意味著你必須與人談論它。但我們很容易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總是避免消極的事情,總是堅持擺出一副積極的樣子。這樣做除了讓你在處理生活中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時分心,還有一個主要的缺點:
過度的積極是一個面具。要相信一直戴著面具的人活得是非常難受的。
如果你不斷地扮演角色,戴著面具生活,最終你生活中重要的人會看透你的不真誠,并意識到,不必在你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所以,如果你想要少一些不安全感,有時可以嘗試用一些小的方式來表達一些負面情緒。最后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感覺好多了。
你戴面具的時間太長,都忘了面具下的自己是誰了。
——阿蘭·摩爾(Alan Moore)
不安全感不是終身監(jiān)禁。無論最初是什么導致了你的不安全感,現(xiàn)在的情況往往是一些微妙的習慣讓這種不安全感持續(xù)存在。如果你能努力發(fā)現(xiàn)并消除這些習慣,自信和自我價值就會隨之而來:
不要總是批評別人
學會說“不”
不要再習慣性尋求安慰
避免“被動攻擊型”溝通
拿掉“過度積極”的面具
譯者: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