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向往的生活》第三季開播啦,這個被譽為下飯綜藝鼻祖的節(jié)目,一直火了三季。第三季剛開播,豆瓣的評分就已經高達8.5分。
一如既往的常住嘉賓:黃小廚,何炅老師,體力擔當彭彭,第三季還迎來了小可愛妹妹子楓,四人組合剛官宣,就迎來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大呼想看。
對于這一季的《向往的生活》,小編最精細的莫過于團寵小H和小O的四個崽兒——鍋碗瓢盆。
一出生就繼承了父母的團寵地位,被節(jié)目組的工作人員和嘉賓們所喜愛,隨著《向往的生活》開播,也成為了眾多網友們心中的團寵,他們和父母組成的家庭,更是人們心中的模樣。
曾經國外一知名大學教授做過一個實驗。
一個母親最先和自己的孩子互動玩耍,逗孩子開心。小孩在那一段時間內心情也是非常愉悅的。之后母親就換成了一張沒有任何表情的臉。無論孩子做什么反應,母親都沒有何表情。這個實驗的最后,孩子見到母親一直沒有理睬他,就崩潰大哭。
這個實驗就表明了,在孩子還沒有完全成長,性格形成之前,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心理影響。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對夫妻恩愛,尊重孩子的家庭里,會成長的非常陽光,開朗,也會自身有安全感,也會很有愛心。如果生活在一個在一個不是很幸福的家庭里面,那么就會性格比較敏感,也會比較沒有安全感。
很喜歡的一位作家東野奎吾在他的作品中寫道:“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fā)給你什么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是的,我們從出生就無法選擇父母,但是我們有資格選擇讓我們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
從筆者所認識的單親或者父母經常吵架的人來說,對于他們,最需要培養(yǎng)的應該是愛自己和愛他人的能力。
由于長時間處于不幸福的原生家庭的陰影中,對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敞開心扉,不敢付出自己的真心。只有當自己擁有了愛的能力,才能夠更好擁抱自己,擁抱世界。
從心理學中,愛的能力可以分為以下五種情況。
保持樂觀是情緒管理的根本,對于生活中遭遇的不幸的事情,保持樂觀;對于自己的生活事業(yè)軌跡,保持樂觀;對于與他人交往的矛盾,保持樂觀;不被自己的恐懼懷疑影響自己,也不被他人的情緒影響自己,更不要想著去控制對方,清楚自己的負面情緒的產生來源,也清楚自己面對負面情緒的真實想法。
述情,是指語言描述并表達情緒的一種能力。簡言之,就是向對方真實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通過這樣的有效溝通,讓雙方的關系的傷害減少到最小。
共情的能力就是情商的表現。共情,能夠設身處地地感受他人的情緒、內心想法,肯定別人,鼓勵別人。對于共情,也有兩個很厲害的能力。
一個是接受對方的負面情緒。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在面對他人表達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需要有強大的內心的力量去接受對方的負面能量。第二個是準確描述對方的內心感受。
能夠描述出對方的感受,就是讓對方知道你在關注他理解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被關注被理解,那么心中的煩惱和郁悶之感就會減少很多。
特別是在戀愛中,允許對方的不完美,允許對方的過錯,允許對方的負面情緒。允許就是包容和接納,接納了自己,也就接納了任何人。允許的能力是需要通過自己的歷練訓練,才能達到的能力。
能夠真正影響他人的人,自身也是一個內心強大樂觀的人。對于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自己的生活習慣,其次才來自于他人。
如果說是對他人有影響的話,那么自己就要學會從正面的角度去考慮事情,思考事情,處理事情,促進對方的正向成長,這樣的生活,才會是一種良性健康生活。
我們學過很多能力,卻忽視了愛的能力,但往往愛的能力,才是讓你讓你愛的人,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不易的生活堅持下去最大的能力。
愿大家都能夠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如果不是,就自己去營造幸福的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