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二十四山。
知道成語“四面八方'?
四面:東面(方)、南面(方)、西面(方)、北面(方)。
八方:西北方、東北方、東南方、西南方加上東、西、南、北(方)。
這就是“八卦”,羅盤上用“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乾'八字,代表八個方位。即:乾(西北方)、坎(北方)、艮(東北方)、震(東方)、巽(東南方)、離(南方)、坤(西南方)、兌(西方)。
八卦也稱“八宮),每卦管三山,三八二十四山,這就是二十四山(向)。
羅盤上用八干、四維和十二支來表示二十四山。
八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
四維:乾艮巽坤;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比如:乾卦(西北方)管戌、乾、亥三山??藏?北方)管壬、子、癸三山。艮卦(東北方)管丑、艮、寅三山。震卦(東方)管甲、卯、乙三山。巽卦(東南方)管辰、巽、已三山。離卦(南方)管丙午、丁、三山。坤卦(西南方)管未、坤、申三山。兌卦(西方)管庚、酉、辛三山。
二十四山五行。
乾卦(西北方)管戌乾亥三山,五行屬金;
坎卦<北方)管壬子癸三山,五行屬水;
艮卦(東北方)管丑艮寅三山,五行屬土;
震卦(東方)管甲卯乙三山,五行屬木;
巽卦(東南方)管辰巽已三山,五行屬木;
離卦(南方)管丙午丁三山,五行屬火;
坤卦(西南方)管未坤申三山,五行屬土;
兌卦(西方)管庚酉辛三山,五行屬金。
以上為二十四山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