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施肥的科學與科學施肥的技術
魯運江
苧麻年收三季,各季的施肥時期和次數(shù)都有所不同,在長江流域頭麻(又稱春麻)氣溫低,麻苗生長慢,封行時間長,春季雨量多,在冬季培蔸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一般追肥
2-3次就可獲得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二麻(又稱夏麻)和三麻(又稱秋麻)生長期間氣溫高,麻苗生長快,旺長期早,封行期短,追肥1-2次,時間相應提早有利于獲得高產(chǎn)。在三季麻的施肥中,頭麻要重施“冬臘肥”,冬臘肥可促進頭麻在越冬的條件下達到“冬季胎里富”,來年麻苗分蘗多,莖桿粗,出苗整齊,易獲豐產(chǎn)。頭麻一般高產(chǎn)麻園可產(chǎn)原麻75千克,占全年總產(chǎn)量的40%-50%左右。所以,麻農(nóng)有“春肥保一季,冬肥保全年”。和“冬肥穩(wěn)全年,春肥保一季”的諺語。二、三麻除了頭麻沒有用完的土壤貯存的冬臘肥外,主要依賴追肥來爭取高產(chǎn),而且還要在追肥上做到快、速、穩(wěn)、重的施好肥。施肥的原則為頭麻“前輕后重”,二、三麻則是“前重后輕”。在時間上鄂東南麻農(nóng)把3、6、8三個月定為是苧麻的施肥管理的關鍵月。在二、三麻生產(chǎn)中追肥與抗旱結合,可大幅度地提高苧麻單產(chǎn),一般可增產(chǎn)30%-50%左右,否則,遇到夏旱連秋旱的年份,施了肥也發(fā)揮不了增產(chǎn)作用。麻農(nóng)的經(jīng)驗是:“追肥又抗旱,產(chǎn)量翻一番。追肥不抗旱,一窩寡雞蛋”。苧麻根系發(fā)達,根蔸龐大,莖葉繁茂,年收三季,生物產(chǎn)量高,所以,需肥量也大。據(jù)研究;單產(chǎn)179千克、149千克、140千克原麻,所需純氮、磷、鉀含量分別為27.9-6.9-38.4千克、19.2-3.9-22.6千克、15.6-3.6-19.2千克。另有試驗表明;單產(chǎn)50千克原麻,需吸收氮5-7.8千克,磷1.3-1.7千克,鉀6.8-9.7千克。吸收氮、磷、鉀的比例基本不變,為4:1:5,但不同季節(jié)其比例有所差異。全年畝產(chǎn)179千克原麻,其中頭麻畝產(chǎn)50千克原麻,所吸收的氮、磷、鉀是9.3-3.1-11.6千克,二麻畝產(chǎn)50千克原麻只需吸收氮、磷、鉀5.65-1.25-6.55千克,三麻畝產(chǎn)50千克原麻則需氮、磷、鉀8.9-1.55-10.5千克,三季麻比例為:頭麻3.6:1:4,二麻為4.66:1:5.2,三麻為5.7:1:6.7。根據(jù)這一研究結果和具體氣侯條件進行施肥時,可考慮頭、三麻施肥水平相應提高,二麻略為低些;頭麻可考慮增施磷的比例,二、三麻可考慮增大氮鉀的用量比例。以上的研究結果規(guī)律就是苧麻施肥的科學理論依據(jù)。但在科學施肥上還要達到量化的標淮與技術。
1 冬臘肥的施用。冬臘肥是指冬季或在春節(jié)前的臘月(農(nóng)歷十二月中下旬)施用的一次早期培(壯)蔸肥,多以溝渣肥或人畜肥為主,化肥為輔。在一般中等肥力麻園畝施豬糞尿3500-4500千克,或人糞尿3000千克,或溝渣函肥5000千克,或餅肥75千克加磷肥50千克,磷肥要施在有機肥下面,既先將磷肥撒施于麻蔸上,然后再施人畜肥或溝渣函肥將磷肥及麻蔸蓋嚴,做到磷肥冬施春用,特別是鈣鎂磷肥要提早施用才能提高其利用率,在酸性紅黃壤麻園上施用鈣鎂磷肥有利于中和土壤的酸性,提高苧麻的產(chǎn)量。施肥要結合麻園培蔸進行,冬季施肥培蔸效果證明;“冬季施肥培蔸,新麻提早豐收,壯齡麻園常保青春,老齡麻園返老還童”。
2 頭麻的施肥。一般頭麻從出苗到齊苗一個月內(nèi)追肥2次,第一次叫“提苗肥”,做到苗出土,肥下地,每畝施500-750千克人畜肥,或4-5千克尿素。第二次叫“壯苗肥”,在苗高33厘米左右時,畝施尿素10-15千克、或腐熟的餅肥50-75千克加鉀肥7.5-10千克、或45%復合肥25-35千克。一個月后追施第三次肥,這次肥叫“長桿肥”,畝施尿素12-15千克。施肥要看天看時施用,最好是在雨前或雨后麻葉上露水干后施肥,帶露水施肥會傷害麻苗或葉片。
3
二麻的施肥。二麻生長期間由于氣溫高,旺長期約一個月,麻苗出土后就猛長。所以,頭麻收獲后應立即追施肥料,要一次施足,一般每畝施人畜肥1000-150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加鉀肥7.5-10千克、或45%復合肥25-35千克,促進早發(fā)快長,必要時,在苗高60-80厘米可再輕施一次尿素,畝施尿素5-8千克。二麻雨水條件好,肥料施得足,一般產(chǎn)量還要優(yōu)勝于頭麻,麻農(nóng)有“頭麻殼多,二麻肉多,三麻籽多”。“頭麻鐵,二麻鋼,三麻一把糠”的說法。4 三麻的施肥。三麻生長期間氣溫漸降,全生育期比二麻長,由于秋季短日照處理,出苗后一個月就現(xiàn)蕾開花,要在二麻搶收完后抓住前期狠追一次肥,畝肥人畜肥150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三麻以氮肥為主,磷鉀肥有利于生殖生長,增加麻籽量,追肥不能過“處暑”,否則,麻株生長過嫩,貪青遲熟,麻肉少,麻籽增多,且遇早霜后麻皮不易剝下來,得不償失,一般以麻苗15-35厘米追肥效果最好。三麻生長期間雨量少,干旱時段多,施肥要結合抗旱才能發(fā)揮極佳的增產(chǎn)效果。同時,葉面噴施“920”或“802”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可減少生殖生長的成花量,有利于促進營養(yǎng)的協(xié)調(diào),提高經(jīng)濟產(chǎn)量。
5 施用肥料的方法。頭麻雨量充足,土壤濕度大,農(nóng)家肥要搶晴天土干后施用,化肥撒施要在雨前或雨后植株無露雨時施,最好是穴施或挖溝條施復土,二、三麻干旱時結合灌水抗旱施,沒有條件抗旱的麻園,可將化肥摻入糞水中潑施麻蔸周圍,但不可直接潑在麻蔸上,以免肥料濃度過高燒傷麻苗,也可搶雨前或雨后施,要注意農(nóng)家肥和化肥搭配施,氮磷鉀配方施肥,用復合肥效果更好。但不宜施用含“雙氯”(氯化銨和氯化鉀)低含量(25%-30%)的復混肥,否則,氯離子過重,麻葉易發(fā)黃,葉緣反卷,麻肉變薄,長年累月施用還易引起敗蔸,抗旱性差,對培育高產(chǎn)麻園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