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著名心理學(xué)家:孩子需要的是強權(quán)控制,并非是講道理
隨著人們觀念的轉(zhuǎn)變,對于小朋友的教育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很多家長會覺得“棍棒”下已經(jīng)不會再出“孝子”了,只有認真講道理才能讓小朋友越來越懂事,所以家長們變得越來越“溫柔”。但是,嘗試過用這種溫和地方式教育小朋友的家長慢慢地會發(fā)現(xiàn),孩子還是很不聽話,“逼”得家長們又重新開始了對小朋友的“嚴肅”教育。那么到底哪種方式教育小朋友更有效呢?有專家指出:教育小朋友還是需要“打罵”。還不知道的家長快和小編一起往下看吧。
很多家長會發(fā)現(xiàn),不管對小朋友說了多少大道理,他一點都聽不進去,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孩子小的時候真的不懂事么?其實并不是小朋友主觀地不聽家長的話,而是他們根本就記不住自己曾經(jīng)做過什么樣的錯事,所以即使家長教育了他們,他們還會再犯。對于家長的話,在當(dāng)時他們是聽得進去的,但是他們并不會想到這一番話和自己之前的行為有什么關(guān)系。
并不是孩子不會反思自己,而是那個階段的他們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比如說,作為成年人,能意識到某一件事物在此時和很多天之前有什么不同;但是小孩子就做不到,他們只知道此時此刻這個東西是什么樣的。所以,小朋友會經(jīng)常反復(fù)犯同樣的錯誤,令家長們很頭大,也很無奈。畢竟這屬于自然規(guī)律,沒有人能改變小朋友的大腦結(jié)構(gòu)。因此,家長們也不要奢望孩子在小的時候可以聽進去大道理了。
那么要怎么管孩子呢,總不能因為對小朋友講道理沒有用就不管了吧。其實家長們可以參考以下這幾點:
第一點,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沒有獨立的意識的時候,要“強迫”他們。在原則問題上,以及關(guān)系到小朋友的健康、安全問題,家長們一定不能給孩子任何的空間,要讓小朋友堅決地聽從自己。即使小朋友有自己的想法,也要拒絕,讓他們從小就知道哪些事情是堅決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管怎樣都一定要做的。這類事情不要和小朋友商量,這樣也更有利于小朋友以后培養(yǎng)好的習(xí)慣。
之所以小朋友在十四歲以下犯罪不用承擔(dān)刑事責(zé)任,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們打一個好的根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只會讓小朋友沉浸在自己的期望里,不理會外界的事物,這樣會使孩子的性格、品質(zhì)出現(xiàn)偏差,不利于小朋友今后的發(fā)展。
第二點,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可以給小朋友一些選擇的空間。在讓小朋友學(xué)會懂規(guī)矩的同時,也要訓(xùn)練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否則會使小朋友不夠自立。在平時的一些小事上,比如今天穿什么款式的衣服、零花錢的支配問題等,可以嘗試讓小朋友自己決定。這樣可以讓他們學(xué)會思考,會更早地形成獨立、主觀的意識。而且,如果因為他們的選擇,發(fā)生了某些小失誤,家長們也不要急于批評,要讓他們自己去解決。這樣可以讓小朋友清楚,自己做的決定,無論出現(xiàn)什么樣的后果自己都要用于承擔(dān)??梢栽鰪娦∨笥训呢?zé)任心;而且以后再需要做什么決定的時候她們會很謹慎,可以培養(yǎng)小朋友細心的習(xí)慣。當(dāng)然,如果小朋友做得好的話,家長們一定要多多鼓勵,讓孩子更有信心。
第三點,家長和孩子出現(xiàn)不同的意見時,家長要引導(dǎo)小朋友。因為年齡和社會閱歷的差距,家長們和小朋友看待同一件事會有很大的差別。并不是說小朋友所想所做就是錯的,也不是家長們的理解都是對的,只是雙方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罷了。小朋友一般只能看到一件事物的表面,最直觀的東西;而家長們看到的就比較深層,是小朋友很難理解的東西。這時候如果家長用批評的方式教育小朋友,只會引起雙方的矛盾。家長們?nèi)绻娴南胱屝∨笥驯M量理解自己的想法,就要一點一點,由淺至深地引導(dǎo)他們,要有耐心,不要批評、嘲笑他們。只有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對于怎么教育好小朋友這件事,每一個家長都十分謹慎,不知道什么時候該嚴厲,什么時候該溫柔。小編覺得,小朋友就像一棵樹,小時候的根要打牢,然后再漸漸地“松綁”,自然就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大家覺得這種方式可行么?一起在下面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