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到,晚唐河朔諸侯聯(lián)手抵御河東節(jié)度使李克用時,李克用的養(yǎng)子李存孝也加入了其中。
李存孝,本名安敬思,本是被李克用趁亂擄掠的眾多少年之一,后被李克用收為養(yǎng)子。長大后,善于騎射,勇冠三軍,經常率前鋒軍作戰(zhàn),腰里別著弓,大腿上帶著
在后來的軍閥混戰(zhàn)中,龍紀元年(889年),李克用討伐東昭義節(jié)度使孟方立。孟方立治下三州,除了治所邢州以外,其余兩州洺州和磁州都是被李存孝拿下的,李存孝還在琉璃陂打敗了孟方立,活捉兩員主將,最終導致孟方立
這一年是大順元年(890年),唐昭宗在宣武軍節(jié)度使朱全忠等眾多與李克用結怨的節(jié)度使們的攛掇下,宣布李克用為叛臣,興兵征討。當時昭義軍也發(fā)生了兵變,李克用新任命的節(jié)度使也是他的弟弟李克恭被殺。唐昭宗趕緊命副招討使也就是朝廷討伐河東軍的副帥孫揆為昭義節(jié)度使,接管昭義軍。
孫揆覺得自己堂堂朝廷命官,應該光明正大威風八面地赴任。
于是,他遇到了李存孝。
論人數(shù),李存孝不過三百騎兵,而孫揆的護送人員足有三千,都是宣武軍友情贊助的士兵。
但是,論戰(zhàn)斗力……
孫揆被俘。宣武軍撤出了昭義軍治所潞州。
李存孝先后拿下昭義軍兩個治所,李克用論功行賞,任命他為……汾州刺史。孩子你還年輕,昭義軍節(jié)度使就讓老前輩康君立去當吧。
對老子的賞罰分明,李存孝十分感動,感動得連續(xù)好幾天沒吃飯。只是眼下還不是和老子
然而,朝廷副帥孫揆寧死不屈的節(jié)操不能當飯吃,主帥宰相張濬也只是個空談之輩,他帶來的朝廷軍隊只是初生牛犢,藩鎮(zhèn)軍雖然有戰(zhàn)斗經驗,卻是各懷鬼胎的烏合之眾。
所以兩軍交戰(zhàn)的結果,也就沒什么意外,李存孝刷了數(shù)萬人頭,把張濬按在晉州打。圍著晉州打了三天,他突然有了覺悟:就算我攻破了城池,俘虜了宰相,殺了皇帝的軍隊,除了坐實叛臣惡名招致輿論攻擊以外又有什么好處?不如做個人情,得饒人處且饒人。
大順二年(891年),因為討伐戰(zhàn)一敗涂地,唐昭宗只能承認李克用是好人,恢復李克用的待遇。同年,因為邢州節(jié)度使安知建叛逃,李克用任李存孝為邢州節(jié)度使。
這似乎可以算是對李存孝的補償?
給多也好,給少也好,李存孝的一切總歸都是李克用給的。
他本應該成為李克用逐鹿天下的強力外掛,可是……
景福元年(892年),成德軍節(jié)度使王镕、盧龍節(jié)度使李匡威合兵十余萬攻打李克用治下的堯山,李克用命李存孝相救,不利,又派另一養(yǎng)子李存信協(xié)助。
給李存孝多配一個幫手,看起來是很貼心的細節(jié)。在傳說中的“十三太?!敝?,李存孝排最后,李存信排第四,二人搭配,頗有哥哥提攜弟弟的畫風。
但是,打虎親兄弟、人多力量大的道理需要建立在不發(fā)生內訌的基礎上,不然1+1不但不等于2,甚至還可能等于負數(shù)。
李存信嫉妒李存孝的戰(zhàn)功很久了,李存孝也嫉妒李存信在李克用面前說話管用。所以,李存孝想發(fā)揮長處,立下戰(zhàn)功,與李存信爭寵,因而建議李克用滅了王镕算數(shù);而李存信也利用自己的長處向李克用進言,總之不給李存孝這樣的機會。
由于李存孝和李存信互不合作,李克用只能另外派將,雖然總算還是打贏了,但不滿的種子也就埋下了。
李存信趁機火上澆油,說李存孝心壞了,避敵不戰(zhàn)。
李克用從來不是什么好相處的大善人,李存孝聞訊,當然也擔心老子的刀落在自己頭上,于是心一橫,反了!
說反就反,他迅速和李克用的敵人們取得了聯(lián)系,如朱全忠、王镕,還有唐昭宗。李存孝并不像傳說中那樣百戰(zhàn)百勝,他人生第一次戰(zhàn)敗就是文德元年(888年)拜朱全忠所賜,當時帶隊的正是被他認為搶了自己節(jié)度使一職的康君立。事實上康君立也在十三太保中有一席之地,排第十二,正在李存孝之前,平時又總幫李存信說話。
十三太保只是傳說,這十三個人甚至都沒有同時在世過,他們之間不僅沒有血緣,更談不上所謂的兄弟關系。
雖然唐昭宗被迫承認李克用是好人,但他上表表示愿意以治下三州歸順朝廷,唐昭宗也沒有拒絕的理由。李存孝還說,如果朝廷要討伐李克用,他也愿意出力。
就這樣,李存孝從李克用的超級外掛順利轉型為頭號逆子!
李存孝也許不怕討伐李克用,可唐昭宗是真的怕了,沒有同意討伐李克用的事,只是讓王镕以后罩著李存孝。
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攻打邢州,要清理門戶。王镕派牙將王藏海帶信勸和,李克用大怒,斬殺王藏海,在平山打敗了王镕的軍隊。朱全忠因為正在攻打徐州感化軍節(jié)度使時溥,對王镕的求救也只能報以聲援。
所以,能幫王镕的只有李存孝和李匡威。如今已經改換門庭的李存孝不僅發(fā)了兵,甚至去王镕的治所鎮(zhèn)州與他商討軍機!
這一次最終打敗李克用的是李匡威。然而也因為這次出征,李匡威被弟弟李匡籌取代,只得寄居成德軍,最后因萌生異心死于非命,而李匡籌又以報仇為名攻打王镕。
在李匡籌和李克用的夾擊下,王镕支撐不住,只能向李克用求和,說再也不幫李存孝了,我還幫您收拾他。
于是李克用和王镕合兵三萬,來到邢州東南的任縣看望李存孝。同行的還有在邢州龍岡縣琉璃陂駐扎的李存信。
琉璃陂,對李存孝來說真是個熟悉的地點。他趁夜襲擊了李存信的營寨,俘虜了奉誠軍使孫考老,卻沒能手刃那個離間自己的小人。
李存信當然不可怕,可怕的是李克用,他已經親自上門,挖溝圍城了。
李存孝當然也不愿意坐以待斃,李克用挖一點,他就出來破壞一點。
這時候,當初被李存孝俘虜過的東昭義軍舊將袁奉韜出來壞事了:
您怕的不就是晉王嗎?等他完成圍城,自然會走的。他走了,其他人是您的對手嗎?
晉王,就是李克用。
李存孝竟然信了這位手下敗將的邪……最后當然是被徹底圍困,坐吃山空。
乾寧元年(894年),李存孝山窮水盡,登城哭訴:我哪里想背棄老爹啊,都是李存信害的我??!
李克用派妻子劉夫人入城,帶著李存孝出來請罪。
李存孝叩頭大哭,說話的內容當然是繼續(xù)甩鍋李存信??墒?,他捅出來的簍子,他需要解釋的問題,已經不是甩鍋那么簡單就能解釋的了。
顯然,在接受王镕的歸順時,李克用已經在王镕家看過了一些材料。于是他質問:
你給朱全忠、王镕寫信,在信里說了我那么多壞話,這些也是李存信害你做的?
于是把李存孝押回河東軍治所太原,公審處刑,判了個車裂,俗稱五馬分尸。
據(jù)說這時候,他還想留李存孝一條生路,不然在邢州就地正法還能節(jié)約一筆人工費。無奈諸將都沒有領會他的良苦用心,竟然連一個求情的也沒有。
無奈之下,李克用只能宣布立即執(zhí)行。傳說由于李存孝天生神力,如此慘絕人寰的處刑方式還費了好大勁才執(zhí)行完畢,甚至一說連李存孝自己也受不了了,親自指點行刑人李存信看在兄弟情分上給自己一個痛快。
其實要說李存孝在軍中一個朋友也沒有也是過了,他有個朋友叫薛阿檀。可薛阿檀的人緣也和李存孝差不多,在李存孝叛變后也還有來往,這時候擔心禍及自己都來不及,李存孝一死,他也就畏罪自殺了。
殺人不過一時爽,此后李克用每次和諸將喝酒、賭博時,總談到李存孝,一談,就淚流不止,甚至還為此遷怒康君立,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康君立下去陪李存孝作伴了。
然而最直接的問題制造者李存信卻始終毫發(fā)無損。
史學家們說,因為殺了李存孝,李克用失去大將(這里可以加上薛阿檀和康君立吧),開始衰微,朱全忠才能獨大。
如果李存孝還在,可以想象以后李克用的軍事行動會順利很多,一些大將也不一定會陣亡,蝴蝶效應一起,甚至也許未來后唐的興教門之變都有可能避免。
但是,事實上,對李克用來說,除非在李存孝叛變前制止他,一旦叛變已成事實,殺完了再痛惜,才是最好的。
從大局來看,沒有給李存孝求情的諸將也未必錯了。
這和東漢初年劉秀處決叛將鄧奉、同時代人朱全忠處決大將朱珍是一個道理:
如果連犯了這樣的錯誤,只要有人求情都能活下來,那么以后人人都效仿造個反殺個同事,老大們還怎么帶隊?
IOS系統(tǒng)打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