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看到網(wǎng)上有傳言,說英國有規(guī)矩,未成年不能當國王,所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為了兒子查爾斯能夠順利繼位用心良苦云云。
小編如果不明真相,大概也就,哦,原來如此。但小編既然知道這與自己的認識有出入,就有話說了。諾曼征服以前小編不太了解,但后來英格蘭和蘇格蘭都是出了好幾個小孩國王的,蘇格蘭以前就說過好幾個,后來的瑪麗女王、詹姆斯六世也都是嬰兒期繼位;而英格蘭也有不少小孩國王,比如亨利三世、愛德華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六世、愛德華五世、愛德華六世。
當1216年英格蘭國王約翰在與諸侯內(nèi)戰(zhàn)期間病亡時,他的嫡長子亨利才9歲。這里說嫡長子,是因為約翰早年的私生子女再多、再年長,都跟王位繼承沒關(guān)系。
約翰和諸侯開打,無非因為簽好了《大憲章》又想翻臉不認,一些諸侯甚至轉(zhuǎn)而擁戴約翰的外甥女婿法蘭西太子路易當國王,稱路易斯一世,儀式也完成了一部分,地盤也給了不少,年輕的蘇格蘭新國王亞歷山大二世也不顧兩個姐姐正在給英格蘭做人質(zhì),下場站臺了。
當時約翰的妻子兒女都在多塞特郡的科夫城堡。先前約翰在爭奪王位時俘虜了亡兄若弗魯瓦二世的兒子阿蒂爾和女兒埃莉諾,這時候阿蒂爾早已失蹤,埃莉諾也被關(guān)在科夫城堡,這一年她32歲,簡直夠做堂弟亨利太子的母親了,也確實比伊莎貝爾王后還年長一些。
已知網(wǎng)傳英國人喜歡溫柔的女王的統(tǒng)治;英國人不支持小娃娃當國王;即使按本位面講,英格蘭貴族遵奉的《大憲章》有明確的不囚禁無辜者的規(guī)定,當時英格蘭貴族的帶頭人第一代彭布羅克伯爵威廉·馬歇爾又是當時著名的騎士楷模,眾所周知騎士精神講究尊重體貼女性,所以在騎士楷模的帶領(lǐng)下,講究騎士精神的英格蘭的貴族們當然選擇了——
9歲的太子!
父死子繼,小娃娃當政,那不得大人攝政嗎?大人說一,小娃娃能說二?于是一彭帶頭扯了一堆罪不及孥的道理,擁戴亨利為新國王亨利三世。
在這個巴不得小娃娃當國王的場合,英格蘭貴族們當然無視了其他成年的備選,眼看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本已經(jīng)投靠路易斯的那些也吃了回頭草,趕著吃小娃娃政府的紅利。
都說擒賊擒王,群龍無首,樹倒猢猻散,結(jié)果英格蘭這邊換了小娃娃當家,反而扭轉(zhuǎn)了局勢。
約翰駕崩沒多久,一彭就封小國王為騎士,教宗的使者大主教瓜拉·比切里也主持給小國王加冕。亨利三世為了拉攏貴族,重新發(fā)布了《大憲章》,也為了拉攏教宗,對不利教宗的部分等做了精簡。
因為內(nèi)戰(zhàn)期間太混亂,新國王需要的王冠都不見了,只能用母后提供一個簡單的金色花冠代替。
亨利三世在政治上依靠和教宗抱團,軍事上依靠一彭,但對貴族的拉攏效果有限,結(jié)果差點考慮撤退到愛爾蘭;而路易斯因為得不到宗教勢力的支持,也沒法加冕。后來路易斯回法國組織援軍期間,他的英法支持者發(fā)生了分歧,瓜大主教作為教宗的代表宣布路易斯這邊都是異教徒,局勢才逆轉(zhuǎn)。
路易斯回到英格蘭,兵分兩路,一路向北圍攻林肯城堡,另一組向南占領(lǐng)多佛城堡。然而一彭從側(cè)門殺入林肯,支持路易斯的英格蘭諸侯遭到重創(chuàng),大量被俘;而法國國王腓力二世覺得兒子此番冒險沒指望了,也減少了支持。
最后路易斯自己都選擇了放棄,僅要求英格蘭執(zhí)行《大憲章》,赦免他的追隨者,但沒談攏,于是仍然和支持者留在英格蘭的傳統(tǒng)都城倫敦。
但1217年,載著新的士兵、攻城車和補給的法軍艦隊在桑德維奇被司法官休伯特·德·伯格攔截,連統(tǒng)帥都被抓住砍了。路易斯這才同意重啟談判。
最后國王、太后、路易斯、瓜大主教、一彭達成協(xié)議,在之前路易斯的條件的基礎(chǔ)上,不赦免追隨路易斯的神職人員。路易斯拿到一筆厚禮,承諾盡快離開英格蘭,并試圖說服父王把征服的大陸領(lǐng)地還給英格蘭。
法軍這一關(guān)過去了,但各地貴族仍然維持著多多少少的獨立性,即使忠于國王者,也割據(jù)著自己的城堡擁兵自重,并且自行建造防御工事,邊境的威爾士親王盧埃林也開始崛起。
太后因為沒能得到攝政權(quán),把一堆子女都丟給攝政一彭,自己回法國娘家繼承祖產(chǎn)去了。
貴族們指望因為勤王有功得到豐厚的賞賜,但這就為難一彭了。這期間,英格蘭頒布了《森林憲章》,試圖改革森林的王室管理;1218年,又慷慨地和盧埃林簽約,以盧埃林為威爾士司法官,暴露了英格蘭王室的軟弱。
1219年一彭高齡去世后,攝政權(quán)落入三人之手:教宗公使潘杜爾夫·韋拉齊奧;國王的師傅溫切斯特主教皮埃爾·羅歇;前司法官休伯特。其中后兩者比較尖銳地敵對,分別由法國領(lǐng)地和英格蘭的貴族支持。1221年,休伯特指稱皮埃爾謀反,將其罷免,皮埃爾離開英格蘭踏上朝圣之路;同年潘杜爾夫被教宗召還。于是休伯特一家獨大。
此前的1220年,教宗又給亨三站臺,為他籌辦了一次更正式的、服飾也全新的加冕禮。因為教宗開除教籍的威脅,諸侯發(fā)誓將城堡歸還王室,亨三承諾重樹王權(quán)。
1223年,亨三陪伴休伯特鎮(zhèn)壓盧埃林,逐漸收復(fù)失地。年末,曾在林肯戰(zhàn)役立功的布雷奧特爵士伙同黨羽起兵作亂奪權(quán),意圖奪取倫敦塔未果。1224年,在歷時八星期的圍城后,英軍攻陷布雷奧特的據(jù)點貝德福德城堡,全殲駐軍,拆毀城堡。
這時,當初競爭英格蘭王位失敗的路易斯已經(jīng)繼位為法國國王路易八世,先入侵普瓦圖,然后是加斯科尼。普瓦圖的貴族們覺得沒有得到小娃娃當朝的好處,懶得給駐軍提供后勤,普瓦圖很快淪陷。1225年初召開的大國會批準了一項4萬英鎊的稅收,以派遣一支軍隊,才使得加斯科尼免于淪陷。作為交換,亨三響應(yīng)貴族的要求,重新頒布《大憲章》《森林憲章》,并且蓋上玉璽表示都是自己的意愿。
雖然當時有人認為21歲才能算法律成年,但亨三在1227年就宣布親政。這時候,他就宣布,未來的憲章得由他自己蓋章,并且積極威脅說除非承諾的稅收得到實際支付,不然他隨時宣布《森林憲章》不算了。
為了報答休伯特,亨三給他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廣大土地,仍然任為司法官,封為肯特伯爵。
亨三想收復(fù)祖上在法國的失地,但由于此消彼長,法國的優(yōu)勢已經(jīng)變大,尤其是財政,只是這時候法國也換了小娃娃路易九世當家,也面臨當初亨三類似的問題。1228年,諾曼、安茹等地以及布列塔尼公爵皮埃爾一世作亂,邀請亨三回歸。
嚴格講這時候的皮一不算正經(jīng)的布公。當初阿蒂爾和埃莉諾被俘,他們的異父妹阿麗絲就被立為布列塔尼女公爵,皮一因為娶了她而成為公爵,阿麗絲早逝后,已經(jīng)由兒子讓一世繼位,皮一不再是在位女公爵的丈夫,所以只是攝政。
然而等亨三率軍到布列塔尼,已經(jīng)是1230年??赡苁窃诳喜慕ㄗh下,他決定避免作戰(zhàn),不入侵諾曼底,而是向南進軍普瓦圖,最后安全地進入加斯科尼,結(jié)果與路九停戰(zhàn)至1234年,耗費巨大后卻一無所獲地回到了英格蘭。
1231年,老朋友皮埃爾又回到了英格蘭,和肯伯的眾多政敵聯(lián)手說肯伯浪費王室金錢土地、該對神職人員作亂負責(zé),把肯伯彈劾進了倫敦塔。
皮埃爾取代成為權(quán)臣后,也不依法辦事了,自作主張地剝奪政敵的財產(chǎn)。這就引起了一彭的兒子第三代彭布羅克伯爵理查的不滿,他覺得國王根本沒按憲章精神維護他的權(quán)利。三彭也拉了一票隊友對抗皮埃爾,內(nèi)戰(zhàn)爆發(fā),三彭甚至和盧埃林結(jié)盟。當時肯伯已經(jīng)被關(guān)押在別處,守軍放了肯伯,肯伯也加入了三彭一起作亂。
亨三慌了,眼看和路九的停戰(zhàn)要到期了,自己這邊絕不能出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