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8年),以文采聞名的太子少傅李琪奉詔為一位剛去世的朝廷重臣撰寫的神道碑引起了爭議。宰相馮道帶頭指出,這篇碑文人妖不分,是非顛倒,把死者在偽朝的歷任官職說得那么詳細還不加區(qū)分,無知群眾會誤以為他是在我朝做的這些官,恐怕李琪作為偽朝宰相,對偽朝還有些懷念,才做了這般的手腳。
明宗認可馮道的意見,也就是說這篇碑文需要重寫。雖然這篇碑文現(xiàn)在原版也好,重修版也好,都無可查考,但顯然這位在后梁有多年工齡、在后唐又能享受如此殊榮的死者,不是小角色。
雖然人生傳奇,地位顯赫,但這位朝中大員其實連原本的名字乃至姓氏都無從查考,雖然史書用了兩個名字來指代他,但這兩個名字都是被動地加在他身上的。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汴州宣武軍將領霍存回到老家曲周,也就是現(xiàn)在的邯鄲地界,順便抓了一些壯丁,其中就有一個十四歲的大孩子?;舸嬗X得大孩子爽朗超脫,就收為養(yǎng)子。
十四歲的大孩子顯然應該知道自己原本的姓名,但從此以后,他再也沒有和任何人說起過自己的來歷,作為霍家的兒子,他從此姓霍,得名霍彥威。
有了一個好爸爸,也就有了上升的機會?;魪┩坏蕉畾q,大老板朱全忠就知道他了,還把他提拔到自己身邊,他于是漸漸積功升官,早期還因為隨父征戰(zhàn)中箭受傷,成了夏侯惇。
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為太祖皇帝后,開平二年(908年),霍彥威在開封府押衙、右親從指揮使、檢校司空任上被授右龍驤軍使(一作左龍驤軍使)。三年(909年),在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任上被授左天武軍使,遷右監(jiān)門上將軍。
乾化二年(912年),太祖子郢王朱友珪弒父奪位。不久,都將劉重遇率領下戍懷州的三千龍驤軍作亂,朱友珪派東京馬步軍都指揮使霍彥威和左耀武指揮使杜晏球討伐之。霍、杜擊破亂軍于鄢陵,俘斬劉重遇。
鳳歷元年(913年),太祖嫡子開封尹、東都留守均王朱友貞與太祖甥左龍虎統(tǒng)軍、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袁象先一同起事逼死朱友珪自殺,朱友貞登基,改名朱瑱,即末帝?;魪┩⑴c袁象先之謀,被授洺州刺史,轉(zhuǎn)河陽留后。
乾化四年(914年),后梁敵國之一岐國下屬
危機解除后,末帝大概覺得霍彥威很有能力,貞明二年(916年)改任滑州宣義軍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北面行營副招討等使、特進、檢校太傅,貞明三年(917年)為鄆州天平軍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又兼北面行營招討,掛帥對北方大敵晉國作戰(zhàn)。
但這次遇到了硬釘子,霍彥威屢戰(zhàn)屢敗。
龍德元年(921年),末帝堂兄陳州刺史惠王朱友能反叛,末帝因此罷免朱友能的弟弟陜州鎮(zhèn)國軍節(jié)度使邵王朱友誨,順便將敗軍之將霍彥威降職為鎮(zhèn)國軍留后,也就是不算正節(jié)度使,只算代理節(jié)度使;派霍彥威、宣義軍節(jié)度使王彥章、控鶴指揮使張漢杰分別為招討使、副招討使、陳州行營都指揮,討伐朱友能,很快取勝,迫使朱友能退回陳州,再圍城迫其投降?;魪┩鳛槠絹y功臣,當然連本人帶軍隊都得到了賞賜。
龍德三年(923年),晉王李存勖建立后唐稱帝即莊宗皇帝后不久,梁新任北面招討使段凝定計四路攻唐,計劃由霍彥威統(tǒng)領關西、汝、洛之眾為其中一路,從相州、衛(wèi)州進軍鎮(zhèn)州、定州。但由于叛將康延孝倒戈告密并獻上計策,莊宗繞過段凝大軍,直接渡黃河殺奔后梁都城汴州。由于可戰(zhàn)之兵大都被段凝帶去了前線,末帝絕望自殺,后梁滅亡了。
雖然段凝曾為后梁奪取衛(wèi)州,讓晉國蒙受重大損失,但康延孝當時對段凝的評價是:智勇俱無,卻突然居于王彥章、霍彥威之上。
后梁如此死法,相當于壯年猝死,余部仍然很龐大。真寬容也好,權宜之計也好,莊宗第一時間宣布赦免后梁諸將。于是,第一個投靠新朝的后梁節(jié)度使,是袁象先這個皇帝表哥,而第二個,就是霍彥威。莊宗在后梁的崇元殿為這些降將設宴,褒揚養(yǎng)兄蕃漢馬步副總管天平軍節(jié)度使李嗣源:“這場宴席上的客人去年都是我們的勁敵,現(xiàn)在和我們一起宴會,是你為我做前鋒之功?!被魪┩痛魉歼h等后梁舊將聞言,以為莊宗還記恨,伏地請罪。莊宗說這都是過去的事了,賞賜他們御衣、器幣,不久放他們歸本鎮(zhèn);改鎮(zhèn)國軍改保義軍,霍彥威仍
命運就是如此地難以預料,莊宗和霍彥威都不知道,沒幾年,他們的人生都會因為這個頭號功臣李嗣源而改變,而且不是他們可以預料到的方式。
同光二年(924年),契丹犯幽州,莊宗派李嗣源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北上解圍,以霍彥威為副。
從此,兩人結下不解之緣:李嗣源欣賞霍彥威的為人,很是親近厚待。同行的滄州橫海軍節(jié)度使安元信仗著自己有功而霍彥威是亡國來投,屢次戲弄侮辱霍彥威,大概說的也都是我贏了你輸了之類的事實,霍彥威不敢回答,李嗣源看不下去了出手相助,安元信起身謝罪,不復戲弄。
不久,莊宗改任李紹琛為保義軍節(jié)度使,霍彥威這個代理節(jié)度使就算下課了。莊宗又賜霍彥威國姓李,賜名紹真。其實李紹琛也是賜名,他就是滅梁大功臣康延孝。
潞州小校楊立兵變,莊宗命李嗣源、李紹真為正副招討使,平亂后,授李紹真徐州武寧軍節(jié)度使。后來因為需要與契丹作戰(zhàn),又任他為北面行營副招討使。
三年(925年),莊宗召侍中鎮(zhèn)州成德軍節(jié)度使郭崇韜,說想起自己當初在德勝寨時,霍彥威、段凝等都是勁敵,終日格斗,戰(zhàn)聲相聞,卻不知兩年之間都收入麾下,不如我們一起去德勝故寨敘舊?于是一起去戰(zhàn)場懷古。憶苦思甜完畢,以李嗣源兼北面水陸轉(zhuǎn)運使,李紹真為副使。
莊宗何嘗仔細思考過,總給李嗣源當副手的李紹真,到底是被誰收入麾下了呢?
同光四年(926年)正月,李紹真奏稱北來奚首領說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進犯渤海國。當時李紹真的官職是北面招討使,他終于又掛帥了。
他的老上司李嗣源為什么不掛帥了?因為他處境尷尬,總被讒言中傷,只能交了兵權進京養(yǎng)老。
當月,莊宗的大功臣郭崇韜遇害,軍心惶惶,多地發(fā)生兵變。東北面招討副使李紹真奉命前去邢州,鎮(zhèn)壓趙太
而當李嗣源到后,更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李嗣源自己的軍隊也兵變了,為首的是從馬直軍吏張破敗,他想逼李嗣源帶領他們和鄴都變兵合作。李紹真與李嗣源的心腹中門使安重誨踩李嗣源的腳,說服他答應。
但張破敗自稱要入伙,皇甫暉卻不信,反而出城斬殺了他,于是城外變兵潰散,李嗣源、李紹真又被鄴都變兵劫持。可能因為之前李紹真當眾殺人威脅自己,皇甫暉很厭惡他,想殺了他。關鍵時刻,李紹真用口才救了自己。
未完待續(xù)。
IOS系統(tǒng)打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