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這話,對手機來說,也是一樣一樣的。
我是一部手機,我的主人叫小明,他是一個即將進入初中三年級的男孩,他非常地喜歡我。
世事真是難料啊,昨天我還是他的掌中寶,今天就在他爹娘的暴怒中,與堅硬的地面激烈碰撞,四分五裂。
1
手機第一次出現(xiàn)在小明生命中,是在他兩歲多的時候,那是我的前任的前任......的前任。
那時,小明的眼睛還沒近視,黑眼珠子像一潭湖水,深邃、澄澈。
他用那雙好奇的雙眼,和他好動的雙手,還有嘴,探索著這個世界。這兒摸摸,那兒碰碰,一刻也不得閑。
小明的爸媽就有點煩。
爺爺奶奶以前是全天候的幫忙帶孩子,自小明兩歲生日之后,就只白天給他們帶,晚上小夫妻倆得自己帶了。
上班累了一天,回到家,小夫妻倆就想葛優(yōu)躺。可小明不干,他說著簡單的幾個字,配合著肢體動作,指揮著爸媽往東往西,往南往北。若未得逞,就大哭。若挨打,就哭得聲嘶力竭。
夫妻倆的焦躁情緒,與日俱增,聰明的他們想到了輪班。
一天輪到爸爸值班,媽媽半躺在沙發(fā)上刷手機。爸爸也想刷,他想到一個好辦法,在浴缸里放水,讓小明玩。見小明玩水很開心,可以不纏他了,他就在浴缸旁玩起了手機游戲。
情不自禁玩得入勝,兒子沒了動靜他也不知道。如果不是媽媽趕巧進來上廁所,第二天的都市報也許該有《父親沉溺手機,兩歲兒子浴缸溺亡》的新聞了。
這件事嚇得小夫妻半死,帶娃時,再也不敢掉以輕心。
可是一刻不離的陪著兒子,啥也干不成,也太乏味了,小夫妻為此苦惱不已。
一天,神奇的事發(fā)生了。
媽媽跑門口去拿快遞,匆忙中拔出了耳機,順手把手機放在沙發(fā)上,里面正播放著視頻。
因為少了一個贈品,她與快遞策了十多分鐘,回來時,她發(fā)現(xiàn)小明正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視頻,仿佛能看懂的樣子,神情很安靜。
這真是個愉快的發(fā)現(xiàn),她告訴了老公。老公試了試,果然,屢試不爽。
在講風格與小明分享了幾次自己的手機之后,小夫妻決定干脆給兒子買一個。于是,我的前任的前任......的前任,閃亮登場。
2
自從有了手機,小夫妻倆感覺輕松了許多,那真是一部哄娃神器啊。
一部動畫,可以讓兒子安靜好久好久。
從此,一人一部手機,三人半躺在沙發(fā)上,就成了小明家中的一道風景。
轉(zhuǎn)眼,小明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幼兒園就在小區(qū)門口,非常方便。
只是,在入園的體檢中,檢出了小明有視力和聽力的下降。醫(yī)生告誡,不能長時間戴耳機,看手機和電視。
不戴耳機好辦,讓小明單獨待在一個地方看動畫就行,音量開小點,也能彼此不干擾。
可視力下降有什么辦法呢?小夫妻兩個,也想聽從幼兒園老師建議,多帶孩子運動,陪孩子看書,給他講故事。
可是,嘗試了幾次之后,他們發(fā)現(xiàn)這樣陪孩子不是自己所擅長的。最簡單的方法,還是用手機哄娃,孩子馬上變得很聽話。
小夫妻安慰自己,兒子不聽故事沒事,玩游戲也可以鍛煉孩子的手腦反應能力;兒子近視了也沒事,給他配個眼鏡,長大后再做個治療近視的手術(shù)。
反正現(xiàn)在近視也是挺普遍的事,幼兒園的同學中,有四分之一的小朋友戴了眼鏡。
于是,戴了眼鏡的小明,幼兒園期間換了兩任手機,除了看動畫片,他學會了玩動漫。我的前任的前任的......前任,以及后面幾任,是他幼年時期主要的玩伴。
爸媽,近在咫尺,遠在天涯。對小明,他們美其名曰:散養(yǎng)。
3
一晃,小明進了小學。沒念幾天老師就反映,他的注意力很難集中,上課時小動作連連。
小夫妻倆覺得有些生氣,哪個小朋友不好動?坐不住不是很正常嗎,你們老師的作用不就是想辦法讓孩子坐得住嗎?自己不會管孩子,還怪那么小的孩子坐不??!
放學回來,小明第一件事就是想玩游戲。小夫妻倆不讓,規(guī)定必須先完成作業(yè),否則不讓玩游戲。若小明發(fā)脾氣,就揍一頓。
被揍怕了,也為了早點玩上游戲,小明回家就寫作業(yè)。寫不出,小夫妻倆輪流上陣教。考試時,成績也還不錯。他們便越發(fā)對老師的反應,不以為然。
及至初中,功課多了起來,小明在課堂上的專注度依然很差,小夫妻倆的輔導越來越吃力(主要是占用時間多),兒子的成績也越來越讓為娘為父的面子掛不住。
他們怎么也想不明白,兩個985畢業(yè)的人,生個兒子成績咋這么差?
在一次次家長會的督促下,夫妻倆開始有了緊迫感。
孩子成績差考不上高中怎么辦?考不上高中就讀不成大學,讀不成大學就無法找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拿什么過體面生活?
夫妻倆意識到,要對小明嚴加管教了。管教應該從哪里入手呢?
經(jīng)過梳理,他們得出了結(jié)論,小明應該要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
一天就是24小時,時間無法開源,那就只能節(jié)流,手機是絕對不能再玩了,周末得多報幾個補習班。
面對改變,小明感到極度不滿,但是他又不敢明著反抗,只好偷偷地玩手機。
爸媽沒收了他的手機,他就用攢下來的壓歲錢再買了一個——這便是我,他人生第一次自由選擇的真愛。
白天沒機會,晚上他就躲在被窩里玩,有時甚至玩通宵。
白天上課,打瞌睡的次數(shù)明顯多起來。老師反映給家長,小明爸媽也不明就里,便加強了觀察。終于有一天,將兒子抓了個現(xiàn)行。
父不勝怒,掀開被子,一把奪過我,然后抓起兒子,拳打腳踢。
小明玩得正起勁被迫中止,所有攻關(guān)前功盡棄,內(nèi)心的憤怒比父親還盛,面對攻擊,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和父親對打起來。
當爸的畢竟下不了狠手,少年心性卻不懂控制,小明竟然占了上風,將父親壓在身下動彈不得。
這一次交手,讓父子倆對局勢都有了新的認識。小明不再是幼時的乖乖仔,父親也并非強大得不可戰(zhàn)勝。
4
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小明直接找爸爸要我,否則拼個你死我活。
小明爸感到很傷心,父親權(quán)威的淪喪,對兒子的失控,讓他覺得既窩火又無奈。
夫妻倆看著兒子明目張膽玩手機,多少次都想用老辦法來解決。
可是,只要他們一開口,兒子就用冷冷地目光看著他們,讓他們不寒而栗。當年澄澈的清潭,現(xiàn)散發(fā)著無比凌厲的光。
在不斷的試探中,做父母的的節(jié)節(jié)敗退。小明反制父母的方法,越來越多。
為了讓小明早點睡覺,夫妻倆在晚上十一點關(guān)掉了網(wǎng)絡(luò)。他們躺在床上,豎起耳朵聽兒子的動靜。聽到兒子開房門,開大門,出去。
父親不放心,尾隨,兒子到了楊裕興面館的門口,就著那里的WIFI,繼續(xù)玩兒。經(jīng)過幾番拉扯,父親作罷,回家。小明直到凌晨三點,才回。
畢竟孩子的安危要緊,第二夜,家里的無線網(wǎng)絡(luò)通宵未眠。
父親不太甘心丟失占有多年的控制權(quán),終于在忍了很多天后,再度發(fā)作,肢體沖突第二次發(fā)生。
憋著一肚子的氣,父親首先將我狠狠地砸向地面,我瞬間分崩離析。他對兒子出手也沒有客氣,幾個回合小明就處于下風。
動彈不得的小明嚎啕大哭起來:你打死我吧,我成績不好,沒有朋友,沒有未來,誰都瞧不起我,這條命是你們給的,你們收回去吧!
母親趕緊拉開丈夫,轉(zhuǎn)身緊緊地抱著兒子,淚流滿面。在母親的懷里,小明慢慢地安靜下來。
靜靜地散落在房間各處的我,肝膽俱焚,有一事至死不明白:
為什么我的前任的前任的......前任,都是哄娃神器,深得年輕父母的喜愛,而到了我,就被中年父母當成毀娃禍首呢?
百思不得其解,我,一個工具,何罪之有啊。
作者簡介:林溪,8年教師,20年記者,6年心理咨詢師。用理性和感性兼?zhèn)涞姆绞?,記錄人間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