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機替代的是自慰,打游戲,斗雞,斗蛐蛐,沉迷電視……
刷手機是人類研究如何快速獲得多巴胺的最新成果。
代價小,快速,方便。
跟心理學實驗里的老鼠多巴胺拉桿實驗一樣(老鼠愿意每小時操作拉桿數(shù)千次、持續(xù)幾天來換取電擊下丘腦外側部產生的快感),如果有一個開關能夠替代刷手機,摁一下爽一下,刷手機也能戒除。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用更大的刺激去替代較小的刺激。
之所以其他讓自己爽的方法沒有像刷手機這樣濫用,也是因為理智時刻知道代價。
也就是那些讓自己爽的代價。
如果想正向破除,就只能按照這個規(guī)則走。
繼續(xù)找到成本低,有很爽的事情。
但為什么還有很多成功人士好像破除了這個怪圈?
因為他們找到了更爽的東西。
刷手機只不過是解決了低成本的問題。
本質上沒有更爽,而且刷多了,還會虛無,疲憊,對刺激越來越不敏感,最后只剩下低成本快捷,也終將會被拋棄。
那么那些人找到了什么更爽的東西呢?
權力。
同樣是上班,老板上班精力滿滿,員工上班如喪考妣。
這便是權力這個游戲的正確打開方式,大家都爽,等于都不爽(僅從心理角度來說,沒有任何其他意思)
都要先經歷不爽,還要反差夠大,這樣后面得到權力就會越爽。
人類這種動物終究是擺脫不了劣根性。
當自身無法獲取快樂的時候,會化身為食肉動物,通過對比剝奪進行壓迫讓其他人不爽,襯托自己爽。
這也是自己本來心情不好,聽到有人比自己更不幸會獲得安慰的原因。
那么有沒有溫和一點的方式呢?
也有。
自身的權力。
越是迷戀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感的東西,越代表著當下受到的壓抑越強。
對自身的控制能力越弱。
想逃避,想重新獲得一些對自我的把控感,又不付出什么高額代價的,便是熬夜刷手機。
既然知道成因,解決也好辦,增強對自己的控制力,按照自我意識進行建設性行動,就能爽起來,根本想不起來還有手機的存在。
這種感覺有很多描述,什么心流,正念,使命感等等。
拆開華麗包裝的背后本質都是一樣的。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還能在這類事里獲得自我價值感。
這是最健康獲得權力的方法。
但是很多人很難做到,因為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不能在已經做的事情里得到自我認同和價值感。
最后只能沉迷在低端爽感里。
這沒什么不好,畢竟思考,清醒的生活,直面現(xiàn)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封面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