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合約的活躍度決定了 幅度,活躍的合約就是主力合約一般走勢正常,不活躍的合約即非主力合約走勢有時是很跳躍的
月份不同價格也不同,
比如3月的小麥供應量跟7月的小麥供應量肯定不一樣;
庫存費用,
遠月產品要多存幾個月,價格一般高些;
資金流入量大、交易頻繁的主力合約和其它合約肯定有差別;
交易所保證金比例變化,
臨近交割月,交易所提高保證金比例,炒手一般就退出了,價格會發(fā)生變化
期貨合約代碼是由品種+合約月份組成。期貨合約不同于股票,期貨合約是有期限的,持有到期必須進行交割。期貨合約是買方同意在一段指定時間之后按特定價格接收某種資產,賣方同意在一段指定時間之后按特定價格交付某種資產的協(xié)議。雙方同意將來交易時使用的價格稱為期貨價格。雙方將來必須進行交易的指定日期稱為結算日或交割日。雙方同意交換的資產稱為“標的”。如果投資者通過買入期貨合約(即同意在將來日期買入)在市場上取得一個頭寸,稱多頭頭寸或在期貨上做多。相反,如果投資者取得的頭寸是賣出期貨合約(即承擔將來賣出的合約責任),稱空頭頭寸或在期貨上做空。
溫馨提示:期貨交易的合約到期如果以最后交易日來定的話品種不同稍有不所同,詳細請參考交易所官網(wǎng)。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12-21,最新業(yè)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wǎng)公布為準。
當然不可能一樣,合約本身的價格是不固定的,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9月份的因為天氣原因,部分地區(qū)產量會高那么價格就低,反過來11年1月份,因為某段時間的天氣自然等原因,造成產量低那么價格自然就高,而且主力合約投機的人多,所以價格波動也更加頻繁。
一種期貨商品某個月的合約交易量最大,那么這個月的合約就是主力合約。隨著交割日期的臨近,交易量會變少,該月的合約就失去了其主力合約的地位,而被其它月中交易量最大的合約所取代。這就是期貨市場的主力合約過渡。
主力合約是根據(jù)其成交量和持倉量變化更換的。我們看具體規(guī)定:1、每個品種只選出唯一一個主連合約。2、日成交量和持倉量都為最大的合約,確定為新的主連合約,于下一交易日進行指向切換。3、按照第二條規(guī)定產生新的主連合約之前,維持原來的主連合約不變。4、若出現(xiàn)當前主連合約的成交量和持倉量都不是最大的情況,當前指向合約必須讓出主連合約身份,新主連指向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當然我們在看盤的時候,期貨公司的軟件會自動切換主力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