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人生,似乎從一出生開始,便被周圍的人寄以某種厚望。
比如,小孩周歲時,會舉辦抓周儀式,將各種物品擺放于小孩面前,傳統(tǒng)上的常用物品有紙、墨、紙、硯、書籍、算盤、錢幣等!抓取什么,便寓意將來在某方面會有所成就!
又比如,上了學(xué),老師總是要讓每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然后加以激勵,希望每個同學(xué)都能有遠大的抱負,將來為祖國和人類做貢獻!
由此,生而為人,我們一開始就奔赴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那么,成功到底是什么呢?
在普世價值中,一個人成功與否,評判的標準往往放在一個形而上的價值觀上,即,你的存在,對人類,對社會,是否具有推動作用,是否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也就是說,你的成功與否,和你個人已經(jīng)沒有太大關(guān)系。
所以,一旦我們要列舉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往往會把諸如政治家,科學(xué)家,教育家等作為首選,然后依據(jù)對社會影響的大小各行各業(yè)依次排列,有個基本的排位順序。
如若依比觀點,很顯然,這個社會能算上成功的人并不多,要達到非常成功,那更是滄海一粟,寥寥可數(shù)。平凡的人,似乎毫無成功可言!
但是,隨著近現(xiàn)代個人主義的興起,一切,似乎在改變!
人們對自上而下的評價體系進行反思,我們開始思考,什么樣的成功,是真正的成功?評判成功的主體是社會,還是我們自己?社會思想的不斷推進演化,“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得到認同,強調(diào)人的感覺、體驗、情緒和精神,也即確認以人的自我感知作為評判標準!
舉個例子:對社會而言,蘋果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無疑是個偉大的成功者,他一手締造的蘋果帝國,改變了社會發(fā)展,但是對他自己而言,患病中的一段話,表明了他對人生價值的重新定義,他寫到:“我現(xiàn)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夠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guān)的,應(yīng)該是更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感情,也許是藝術(shù),也許只是一個兒時的夢想。無休止的追求財富只會讓人變得貪婪和無趣,變成一個變態(tài)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寫照?!憋@然,在喬布斯自己看來,自己并不是一個真正的成功者!-----盡管全世界都認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成功者!
所以,當我們將人的價值從貢獻社會轉(zhuǎn)移到自我內(nèi)在價值、情感的發(fā)掘和釋放后,成功的定義開始改變:
你希望能和家人平安團圓過一生,而你的生活正是這樣的,那么,你是成功的;
你對探索自然癡迷并以此為樂,而你又能遵循內(nèi)心從事這一職業(yè),你是成功的;
你只喜歡按自己的節(jié)拍創(chuàng)造音樂,哪怕不為別人所接受,只要你覺得好,這也是成功;
……
成功不再是別人對你的評價,而是你自己的判斷,你覺得實現(xiàn)了自我設(shè)定目標,它便是成功!
同時,成功不是一個終極定義,不再是一個人一輩子只有一次的評價,我們可以在某個階段是成功的,在某個階段,又是失敗的。成功是一段過程,而非結(jié)局!
是的,遵循內(nèi)心的選擇去生活,堅持過自己的人生,那么,我們每個人都行走在成功的路上,也祝愿成功的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