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700
第 05 期
每次冥想結(jié)束,尤其是聽到潮汐的背景音“?!钡囊宦?,都有一種重新回到生活的感覺。
冥想時,閃現(xiàn)今天發(fā)生的一件事情,注意到自己情緒波動的背后,是感覺到對方?jīng)]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導致帶來沒那么好的效果(自己認為)。
雖然情緒并不大,而且很快被我用別的方式調(diào)和了,最終事情也如期辦好。
但值得警惕的是,“我希望對方按照我所想的去行動”這個模式,這是平時很不容易被覺察的,只是能感覺到有情緒,但不知道為何有情緒,背后是什么底層模式在起作用。
希望對方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其實是一種控制。這是在很多人身上的固有模式,或者說習性。這種控制看似強勢,實則是軟弱,是自我修行上的軟弱,值得警惕。
冥想時,往往讓我們更加敏銳,可以捕捉到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視的模式。
生命的呼吸,是一起一落,是能量的轉(zhuǎn)換。
當一個人憤怒時,呼吸是急躁而粗重的,當一個人慌亂時,呼吸是沉悶而短促的,當一個人平靜安寧時,呼吸是平穩(wěn)舒緩的。
注意自己的呼吸的變化,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觀察。
冥想中閃現(xiàn)不少過去的人與事,有些早已波瀾不驚,有些仍然撥動心弦。
但其實一切都已過去了,“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人之所以不快樂,很多時候是因為過分高估了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分量,或者是誤解了別人對自己的關(guān)注度。
冥想時,思緒被冒出的念頭帶跑,而且如果思緒比較散亂,很容易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地擴散,當回過神來時,已不知道最初是怎樣想到剛剛那些事的了。
這個狀態(tài)很像我們做夢,也是沒有源頭的,不知道是從哪里進入了夢鄉(xiāng),待到醒來,才知道如夢一場。
這么一來,其實夢是大的走神,而走神是小的夢。
嘗試先放開地胡思亂想,再專注觀呼吸。
剛開始我決定先讓思緒自然展開,放任念頭不斷閃現(xiàn),給自己一個留白,不去對抗和評判。
后來慢慢地,散亂的念頭開始變得清明而穩(wěn)定,我便進入專注觀呼吸的階段,效果意外的好。
有時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緊,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