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玩5分鐘,你看看現(xiàn)在都幾點了!趕緊回家!”
“快來吃飯!跟你說了幾遍,怎么就是聽不懂!”
“怎么還在磨蹭,上學都要遲到了!”
上面的這些對話,很多家長都說過,提起孩子的時間觀念,大部分家長直搖頭。
造成這些問題發(fā)生的原因,是孩子沒有理解時間,無法辨識家長口中的“5分鐘”“快點”“遲到”這些抽象化的詞匯含義。
越早理解時間,孩子行動力越高
感知時間有助于訓練孩子的執(zhí)行能力,能更快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生活。
孩子在理解時間后,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做事不再拖拖拉拉,
平時想帶孩子出門散個步,可能光收拾的時間,就需要一個多小時,最后直接放棄。
一些家長比較反感的,就是孩子去游樂場一玩就忘了時間,怎么喊都不愿意回家。
有時間觀念的孩子,不需要家長再三催促,到時間點,自己能自覺回家,這也是時間觀念在起作用。
善用沙漏,小事也要規(guī)定時間
孩子經(jīng)常上學的時候遲到,無論多早叫他起床,最后總是遲到。
這位家長的解決辦法,是在前一天晚上,和孩子確定早上所有要完成的事項:刷牙、洗臉、去洗手間、吃早飯、換校服。
同時規(guī)定好每件事的完成時間,利用沙漏作為時間節(jié)點標志,當沙子漏完,一項事情必須完成。
選擇沙漏而非時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沙子的流逝是具體的,可以看見的,要比手機上數(shù)字的改變更有刺激性。
當所有的事情都被規(guī)劃好,但是孩子依然遲到,家長就可以指出到底是哪里浪費時間,讓孩子認識到守時的重要性。
剛開始,孩子很不習慣,總是一邊做事,一邊注意沙漏,最后反而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隨著孩子逐漸開始習慣了以沙漏為標準后,遲到的情況就很少發(fā)生了,
就算將沙漏拿開,孩子也能自覺的抓緊時間,這時說明時間的概念已經(jīng)深入孩子心里。
學習時間并不只是讓孩子學會看時鐘看日歷,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時間的寶貴,認識到逝去時光無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