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次看《獅子王》的體驗(yàn)么?
現(xiàn)在想起來,我最震驚的是:
迪士尼啊,居然真把這樣一個豐富跌宕的故事,這樣一個有愛有恨,有死亡、陰謀、巔峰與重振的故事,拍成動畫片,讓孩子們看了?
木法沙之死,大概是許多孩子的童年陰影吧?
——至少我是如此。
先前的一切鋪陳,都極盡完美。開場辛巴出生,榮耀石下一片歡騰。之后辛巴自鳴得意,“我迫不及待要成為王了”,那段動物群的華麗歌舞片演出,刷新了我對動物世界的認(rèn)知。
——畢竟,之前,我們所知的非洲,主要是趙老師沉厚的“在東非草原上,棲息著各種動物……”
然后辛巴們被土狼追擊,是為電影第一組驚險鏡頭;瀕臨絕境時,木法沙出現(xiàn),一吼震退土狼,立刻,劇情又陽光燦爛了。
那時的木法沙,是如此完美的父親形象:高大偉岸,寬厚明智,慈愛嚴(yán)謹(jǐn)。他是個偉大的父親,也是個偉大的王。
在我們習(xí)慣的敘事方式里,這樣的形象理當(dāng)始終長存,給予我們安全感才是——何況這還是個動畫片。
然后,木法沙死去了——刀疤之前那段組織土狼篡位的野心歌唱,以及將木法沙推下懸崖前的“國王萬歲”,從此成了我的噩夢。
以至于我后來看到泰溫·蘭尼斯特,第一反應(yīng)就是刀疤……
——順便,加里·奧德曼不小心承包了我的兩個噩夢。
我后來重看《獅子王》英文版時,他為刀疤做的配音,余音繞梁地讓我覺得恐怖。
而他演的下面這個形象,讓我走到類似電影里狹窄的長廊里,都會起雞皮疙瘩。
木法沙的死,對小時候的我而言,大概類似于走麥城和五丈原,類似于風(fēng)波亭岳王歸天,類似于《宇宙騎士》里美雪的自我犧牲,類似于《龍珠》里那巴初到地球后大開殺戒殺得尸橫遍地,類似于羅斯松手讓杰克滑入了冰海之底。“世界就是可以這樣殘忍的,不因你的美好意愿為轉(zhuǎn)移”。
像楊令公碰死李陵碑、洪七公被歐陽鋒擊到武功全廢、張翠山橫劍自刎、湘北隊終于輸給了愛和,也有類似的分量,但終究沒有這么讓人頭暈?zāi)垦5谋础?/p>
以前的迪士尼動畫片,總也有壞人一時得志的時候,但那往往是戲謔的一時得志,而且好人一般不會死。賈方也試圖霸占過公主和神燈精靈,但阿拉丁總還能扳回來。《花木蘭》里對手兇狠,但主要角色齊刷刷地歡樂結(jié)局。后來《功夫熊貓》里,烏龜大師隨桃花飛升而去,至少算是詩意,而且在第三部還出現(xiàn)了一下:您看,好歹有個念想在呢。
即便是《哈姆雷特》里,死去的舊王,也沒有木法沙這么豐富的正面描寫。迪士尼卻是真敢玩:先塑造了木法沙這么一個理想的父王,然后,讓他確確實(shí)實(shí)地死去了,而且死得如此慘烈。
所以當(dāng)日看木法沙死去時,我覺得世界塌了:
“好人也會死?——動畫片里好人也會死?!”
也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我并不太喜歡辛巴。
木法沙死后,他被刀疤所嚇,逃走了,逃得遠(yuǎn)遠(yuǎn)的,之后被彭彭和丁滿拯救了,過起了離群索居的世外桃源生活,享樂不盡。
要到娜娜來找他,要狒狒大爺來給他指點(diǎn)迷津,他才奮起。
當(dāng)日星空云聚,木法沙形象浮現(xiàn)天際時,我記得電影院里一片尖叫。我還記得周圍幾個人交頭接耳:“他要活過來嗎?他要活過來嗎?”到他終于復(fù)位,也并不如木法沙當(dāng)年那么成熟,只能讓我勉強(qiáng)點(diǎn)頭,“好吧,算他也不錯?!?/p>
后來年紀(jì)長了,稍微明白一點(diǎn)了。
我們站在上帝視角看到一切,知道刀疤的陰謀與木法沙的死因。
可是辛巴不知道。在他的心里,是他害死了父親——如此完美的父親。榮耀石的記憶過于痛苦,哈庫娜馬塔塔的世界如此甜美。他理所當(dāng)然會愛上后者。
也因此,他最后負(fù)起責(zé)任那一下,細(xì)想來并不容易。
木法沙開場即是英雄,我們只能仰望;辛巴,我們對他的一度不滿,和他最后的滿意,某種程度上,是我們對自己的期望吧。
大概,我們都希望自己是木法沙;但需要自己經(jīng)歷些什么,才能明白辛巴的不易,辛巴的成長,辛巴終于回頭面對過去的勇氣。
現(xiàn)在想來,辛巴的遲疑是有必要的,就像《哈姆雷特》里,哈姆雷特的自言自語、內(nèi)心掙扎與不絕幽思,是劇本的關(guān)鍵所在。畢竟,從無憂無慮的彭彭丁滿世界里,回去面對王國、仇恨與責(zé)任,并不容易。
《獅子王》的偉大,也在于此:
一個動畫片,卻敢塑造一個宏偉的正面形象,然后果斷讓他死掉;留下我們觀眾(與辛巴),獨(dú)自在沒有安全感的荒野,尋找自我,然后王者歸來。
這一下的慘烈,不亞于血色婚禮。
但迪士尼終究這么拍了,也成功了。
當(dāng)然,這些是后來想到的了。
當(dāng)日我只記得,出了電影院后,恍然如做了一個夢(我認(rèn)為,優(yōu)秀的電影,都該給人以類似體驗(yàn))。那是我首次在一部動畫片里,感受到如此深重的悲痛(木法沙之死)、恐怖(土狼、刀疤、白骨嶙峋的榮耀石)與振奮(辛巴的覺醒與歸來)。那會兒滿腦子都是,“好人也會死的——但只要努力,還是能把土狼們干掉的!”
能夠接受給予我們安全感的、正派角色的死亡,我覺得……也算是個成長了吧?
副作用是,自那以來,我都愛彭彭和丁滿,也追著看他倆的系列動畫片,收他們的玩具。
丁滿總是出鬼主意的那個逗哏,彭彭總是寬厚大度的那個捧哏。沒事唱唱Hakuna Matata,就覺得:他倆連辛巴都能治愈,那世上還有什么事是過不去的呢?
(嗯,這是我自家的玩具……)
那片子的主題歌,《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當(dāng)時傳唱遍了。
在此之前,國內(nèi)流行的英文歌無非那老幾首,《Say you say me》啦,《Yesterday once more》啦,《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啦,我們都不太理解。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朗朗上口,非常好唱。妙就妙在,明明是一首情歌,但因?yàn)閽炜吭趧赢嬈希栽趯W(xué)校里唱也沒關(guān)系。
這么想來,整個1990年代,“因?yàn)殡娪叭绱肆餍校源蠹野亚楦柚黝}曲隨意唱,老師也不管”的,除了這一首,就是《泰坦尼克號》那首經(jīng)典的《My heart will go on》了。
現(xiàn)在想起來,《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有些歌詞暗示頗為冶艷,但小時候大家都不懂,只覺得動畫片歌詞能怎么過分?就唱著了。
實(shí)際上,比如我們要去看《真實(shí)的謊言》之類,老師都會表達(dá),類似于“還是要認(rèn)真學(xué)習(xí),看電影這種事不鼓勵”的意思;但如果有電影能被老師默認(rèn)“你們?nèi)タ匆残小钡模切┠?,好像也就是《獅子王》和《泰坦尼克號》這兩部了——實(shí)際上,這兩部都是我自己周末看了一遍,學(xué)校再組織我們?nèi)ビ^看的。至于一部動畫片何以能承載那么豐富的內(nèi)容,只能說迪士尼真敢玩,當(dāng)日嚴(yán)防死守的老師們,也沒想到吧?
最后一件事:
現(xiàn)在回憶起來,這應(yīng)該是我小時候,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到一對愛侶,不穿衣服地親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