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故鄉(xiāng)的天空飄下第一場雪
文||王敏
今夜無星,亦無月 ,忽然就覺得夜是如此的靜。在分秒喧鬧的市區(qū),似乎不合常情。的確是靜的,包括一聲窗外風和葉飄落的聲音,抑或遠處的汽車聲,都不存在。 窗下是繽紛的不夜城,我已然見到了流光溢彩鋪遍滿城,以及我視線所到之處。
這座動態(tài)的城,它無聲地流動在我的眼底,酷似一條彩色的龐大的河。高低的建筑物,錯落出不規(guī)則的層次,已是子夜,燈光依舊明亮。各種車燈,路燈、霓虹燈……閃耀著異彩紛呈的光芒,徹夜不眠,只有在這樣的暗夜里,它的光輝才足以彰顯存在的價值。 我離天空如此近,它深不可測,望不到星月。半空中彌漫著初冬的霧氣,如不見風來,天空便不會清澈,它如冬日中原的代表作,以這樣混沌的環(huán)境做了整章篇幅的大背景。
我遠離了地面,暫時逃離了那個喧鬧的游動的大調色盤。并不感覺我所半倚的窗下,是由三十二層鋼筋和混凝土所支撐和壘垛起來,卻如定位到一根單薄的支架上,懸浮空中。我在幾秒鐘之前,由地面被電梯托舉到這個高度,幾乎每天都是,回到這個叫家的半空中。如果想見,便能隔窗見到遠比地面更遠更廣闊的城市夜景。 有些人已酣然入睡,有些如我一樣清醒在黑夜的白晝里。 思維總是活躍在過去,過去那些在鄉(xiāng)下的日子,我不知道“現在”是否也會填滿未來時日的思維。歸根結底,許是年齡在做怪,甚至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發(fā)懷舊。
故鄉(xiāng)如一棵大樹,它的枝葉夸張地從遙遠湛藍的夜空中,帶著清涼的冬的氣息,零散地伸張著觸及到我心的某個角落,如此,往事完整的,殘缺的,美的,痛的……便在不定的時刻,躍上心頭。成長到懷舊的年齡,想來,不免讓人充滿“恐懼”。
過去總是美的,至少是真實而清晰的。它與發(fā)生在低處或動或靜的冬日霧霾下的一切,倒形成無比鮮明的對比。 今冬這座城,無雪,其實雪是繞道而行了,方圓的鄉(xiāng)村和市區(qū)幾乎都落下了或大或小的雪。 我必會在周末從忙碌中解脫了,由半空乘電梯落向地面,離市前往就近的山區(qū)。這幾乎是雷打不動的行為:離開一個舊環(huán)境,走入一處溫情的天地,權當對自身與心的一次安撫。 當薄霧模糊了視線,迷蒙了遠山的輪廓,也遮擋了冬日暖陽時,蒼茫曠野,巍巍山脈則失了一份連綿的高傲,讓人想往晴空下滿目的清澈和明亮。堅硬而蒼白的田埂上,凄草慘淡,我看到如故鄉(xiāng)般冬日模樣。那一份來自心底的饑渴,讓這片異鄉(xiāng)的土地來替代和慰藉。當思維把幾乎同樣形狀的田間小路和曠野幻化成心中那一份遙遠的思念時,記憶會如驚飛的鳥鵲,撲簌簌、忽高忽低地穿越在思緒間。
聽說故鄉(xiāng)的天空飄下了新年的第一場雪。 印象中雪天的鄉(xiāng)村僅露出屋頂的煙囪和傘形的柴垛。鄉(xiāng)路上深陷的腳印,隨即又被飄雪掩蓋無痕。安靜的鄉(xiāng)村,變成一色的,錯落有致的潔白。 而我所在的異鄉(xiāng),依然現出冬日暖陽,它努力想刺破云層與霧霾,卻最終未能如愿,權當做了一次最強勁的拼搏,只在不經意的縫隙,呈現出光輝的存在。 這才是冬的模樣,如幼時所度過故鄉(xiāng)的每一個冬天。路上行人稀少,偶見也是縮了脖子匆匆而過;更少了那一洼莊稼、野草瘋長的熱烈氛圍。光禿的四野,安靜的,干冷的在如此薄霧間,迎來一個個白晝和黑夜…… 冬日的夜似乎加倍的黑,如深千尺的潭水,讓人無端地產生恐懼。
故鄉(xiāng)的田間,是如此;故鄉(xiāng)的夜,也是如此…… 我在距市區(qū)三十公里的山里房子,過了一夜,而夢中是喜逢了雪的,那一刻,感覺,我的世界——下雪了。 我穿上了小時候只有雪天才能穿上腳的那雙圓口的草鞋,鞋面上有母親縫上的肉粉色的棉布,把整個草鞋的外表全部包圍了。鞋子尤其寬大,,以至走起路來根本抬不起腳,就那樣在雪地上,拖出一長串的痕。它在整個下雪化雪的冬季,溫暖著我的雙腳。
大寒已過,年關將至。成人依然奮不顧身的工作著,等待農歷三十才開始的年假;學生也依然早出晚歸辛苦地學習,由一次次月考到期末考,之后,才會迎來進了臘月二十之后的寒假,他們朝夕在車水馬龍間,穿行,往返。唯學齡前兒童,由家里的老人或保姆看管著,一天一個變化地成長起來,時日在他們眼里,輕松而自由。
天亮后又到臘月初八,我在如此的深夜里,在腳下有霓虹穿梭的窗前,似乎聞到了母親臘八粥的味道。母親定會在每一年的這一天,做出很多的臘八粥,直到我年假回去,她將凍于窗外塑料袋里有些干硬的“粥”,加熱了給我吃,她一直把臘月初八的粥,視做家人新年里一整年的飯。 隔著冬的冷空氣,大柴鍋里,至少有八種以上的米、豆、紅棗,熬煮了很久的粥,依然熱騰騰氤氳在我的視線。在這座城里,三十年來我從未在這一天喝到過,母親的味道;卻又似乎在今夜重溫了如故鄉(xiāng)冬夜般的安寧……
古城文化界
努力打造以紙刊,網站,微信平臺三位一體。積極傳播正能量,創(chuàng)辦宗旨“立足古城,放眼八方,推介精品,惠及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