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雖然是農(nóng)歷一年中的最后一個月,但由于毗鄰春節(jié),他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還是很顯赫的,就像一個家庭中的老幺兒受到全家人的寵愛一樣。
正是由于地位特殊,臘月才享受到了其他月份享受不到的榮光。
勤勞的莊戶人都喜歡將兒娶女嫁的大喜事放在臘月,因為這個時節(jié)天寒地凍,莊稼地里沒有什么活計可做,人們有的是時間,可以從從容容地過禮,從從容容地下聘,然后從從容容熱熱鬧鬧地進(jìn)行結(jié)婚典禮,然后女孩子從從容容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三天回門,四平八穩(wěn),一樁樁喜事辦下來,體力不會透支,酒肉也不會浪費,可謂皆大歡喜。辦喜事的多了,臘月就又得了一個很吉祥的名字——喜月,喜月喜月,人們心里高興,臉上自然笑逐顏開,連空氣里都氤氳著撩人的興奮。有時候雪姑娘也會趕來湊湊臘月的熱鬧,她們一來,臘月就更別致了,曠野里平鋪著白白的詩箋,村落里彌漫看紅紅火火的喜氣,家家戶戶的大門上貼著大紅的喜字,白紅相映,好一派妖嬈的景色!
臘月里除了喜氣,還有忙碌。有喜事的忙喜事,沒喜事的忙過年,因此,臘月對大人們來說又是個忙月。
年首先是干凈的,因此臘月里要掃房。前些年掃房是一項很莊重很虔誠的儀式,小村里家家戶戶挑個陽光正好的黃道吉日把盆、碗、櫥、柜、箱子、水缸等都搬到院子里,然后將屋子的旮旮旯旯都清掃一遍。在人們看來,房子掃干凈了,晦氣也掃沒影了,心里就只剩下了踏踏實實迎新年。
新年里總要有新氣象,于是人們忙著粉刷房子,在屋頂?shù)年栜嚿腺N新報紙,自己會寫的自己寫春聯(lián),自己不會寫的就帶著紅紙請人幫忙,一家家都忙忙碌碌喜氣盈盈的。新年的新氣象還體現(xiàn)在吃和穿上,家里有肥豬肥羊雞鴨鵝兔的就忙著殺豬宰羊燉雞燉魚,家里沒有的,就忙著趕集上店采辦年貨,年貨辦齊了,一家人再都扯上件新衣服,那更是錦上添花。
除了忙碌,迎新年還有很多講究,重要的一條就是嘴里不能亂說,尤其是到了臘月二十三,人們管這一天叫小年,過小年時先放上一掛鞭,鞭炮的火藥香味就在小村里飄蕩開來,在鞭炮的香味中上了些歲數(shù)的莊稼人在灶屋的供桌上恭恭敬敬地擺上糖瓜等供品,燃起一炷高香,然后跪下給灶王爺灶王奶恭敬地磕頭,一邊磕一邊念叨著請求兩位神仙: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上天言好事,降福保平安。灶王爺灶王奶奶上天后,臘月的最后幾天里就得在嘴上放個把門的了,什么死呀輸呀賠呀這些不吉利的字眼兒一概不能說,罵爹罵娘的臟話更不能講。有一回吃晌午飯時我說走了嘴,娘的筷子啪的一下就落在了腦門上,父親倒是沒打我,但拉開小櫥給我拿了倆黏黏的糖瓜說:再吃倆糖瓜,把嘴粘上!
大人孩子粘上了嘴,進(jìn)入尾聲的臘月顯得淸靜了一些,但這份清靜不是冷清,而是對新年美好期盼的心照不宣,再說文雅一點兒,就是對傳統(tǒng)春節(jié)文化的傳承,人矜持斯文一些有什么不好呢?總比信口開河胡說胡沁讓人受用。
現(xiàn)在的臘月,喜氣不減當(dāng)年,但是忙碌可比從前差遠(yuǎn)了,寬敞明亮的房子不用掃了,豬、羊、雞鴨之類不用自己殺了,服裝鞋帽也不用自己裁剪了,對聯(lián)呢,機器大批量地印刷,又紅火又好看。
人們不忙了,就有更加充裕的時間招待臘月,怎么招待呢?我覺得還是多讓孩子們聽爺爺奶奶們講講過去臘月的故事吧,從前的臘月雖然清苦,但是很筋道,能咂摸出文化味兒、人情味兒,有了那些味兒刺激味蕾,臘月才像臘月,年才像年。
簡介:崔治營,南皮縣人,70后,喜愛碼字,有作品散見縣、市、省報刊,并有作品獲市省級獎勵。
古城文化界
努力打造以紙刊,網(wǎng)站,微信平臺三位一體。積極傳播正能量,創(chuàng)辦宗旨“立足古城,放眼八方,推介精品,惠及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