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人生的分水嶺。
年少時,我們活得肆意而自由,天真地以為一切盡可掌握。
半生已過,經(jīng)歷滄桑,看清了生活的真實(shí)模樣,我們逐漸領(lǐng)悟,人生后半場,想要活得輕松,就應(yīng)該:
少期待,少比較,少糾纏。
曾在網(wǎng)上看過一段很扎心的話:
“很多時候,你以為只要自己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卻忘了有些人,你對他再好,他也只是敷衍你,很多時候,你以為的真心實(shí)意,不過是一場哄騙?!?/strong>
朋友雪兒,曾向我傾訴了一件事:
雪兒的同學(xué)去年喬遷新居,雪兒和老公主動去幫忙。
那天忙到中途,不巧,小區(qū)停電,她們兩口子幫著把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物件,從一樓搬到十一樓。
累得氣喘吁吁,筋疲力盡,忙了大半天,考慮同學(xué)太忙,雪兒都沒留在那兒吃飯。
同學(xué)當(dāng)時很感激雪兒,兩家的關(guān)系也因此走得更近了。
雪兒一直以為,若是哪天自己有困難需要幫忙,對方肯定也會全力以赴。
疫情過后,雪兒的餐館開始營業(yè)。
因?yàn)橛袀€服務(wù)員是外地的,還沒趕過來,店里缺一個人手,雪兒便想起,請那個同學(xué)過來幫半天忙。
電話打過去,同學(xué)說去外地了,雪兒就沒多想。
沒想到,雪兒的老公在下班途中,看到那位同學(xué)在遛狗。
這件事,讓雪兒一直耿耿于懷。
很多時候,我們內(nèi)心之所以會失望或傷心,都是因?yàn)槠诖龥]有得到滿足。
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喜歡對某些關(guān)系,某些人抱有很大的期待,以為自己幫過別人,別人就會記得一份人情。
殊不知,人心難測,或者說,你根本無法知道別人的真實(shí)想法。
往往期待越大,落差感就越強(qiáng),人就越失望;
反之,期待值越低,就越容易獲得滿足,越容易得到快樂。
想要心情愉快,就得少一些期待,多一些隨性,這樣不僅不會大失所望,偶爾還會收獲小驚喜。
涂磊說過這樣一段話: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模仿別人,不是在過自己的日子,而是在羨慕別人的生活,不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是在抄襲別人的快樂。
不可否認(rèn),我們一直在比較,并且從生命之初就開始了,讀書的時候比成績,立業(yè)之后比業(yè)績,衣服比品牌,買房比大小,談戀愛比甜蜜,婚姻比安穩(wěn)?!?/p>
一個人不開心的根源,就在于比較,只要有比較,就會有心理落差,比來比去,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挫敗感和自我否定。
米蘭昆德拉說:
“生活在別處?!?/strong>
很多時候,我們看別人的生活都是幸福,到了自己身上都是殘酷,失去的都是美好,得到之后又覺得不過如此。
短片《鄰居的窗》里,女主人通過對面鄰居的窗,窺探到鄰居充滿激情的生活,向往不已,從而對自己繁瑣勞累的生活更加不滿。
但當(dāng)她在望遠(yuǎn)鏡中,發(fā)現(xiàn)對面的男主人病逝,而對面的女主人也同樣通過窗戶,向往著自己一家活色生香的生活時,她感到很震驚,同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生活,原來也很溫暖。
生活中,我們常常只看到別人的風(fēng)光,卻無視別人的滄桑,別人幸福的時候,你滿心羨慕,卻從不正視自己擁有的一切。
其實(shí),當(dāng)下最珍貴的,就是你此時正擁有的,生活不在別處,恰在此處。
聽到過一句戳心的話:
“如果,人終其一生都避免不了比較,那不妨換個比較的思路,你去醫(yī)院看看,其實(shí)健康是最大的財富,你去墓地里走一走,好好活著,才是最大的奢侈?!?/p>
少一些比較,多一些珍惜,你才會收獲一份從容,一份快樂。
劉震云在《一地雞毛》里,講了一系列圍繞“豆腐”產(chǎn)生的爛事。
主人公小林,為了買豆腐而耽誤了單位的班車,上班遲到,新來的大學(xué)生工作較真,自作主張地給他劃了一個“遲到”,小林氣鼓鼓地改成“準(zhǔn)時”,但一天心里很不愉快。
因趕公交車而忘了把豆腐放進(jìn)冰箱,致使豆腐變餿,為此和老婆小李爭吵起來。
兩人吵著吵著,小林開始指責(zé)老婆以前打碎過一個暖水壺,老婆又說小林也曾打碎過一個花瓶。
小林總是糾纏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里,讓他心煩意亂,日子過得一團(tuán)糟。
生活中,一個人如果事事計較,只會讓自己陷入生活的泥潭,舉步維艱。
你越是在爛事上糾纏,事情就會越來越爛,結(jié)局就會越來越糟。
很多人活得累,并非生活太糟,而是因?yàn)閷^往不斷糾纏,讓自己身心俱疲。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里的李雪蓮,就是一個糾纏過去太深的人。
農(nóng)村婦女李雪蓮,被前夫污蔑了一句:
“你叫李雪蓮嗎?我咋覺得你叫潘金蓮呢?”
為了給自己討回公道,告訴大家“我不是潘金蓮”,她前前后后打了20年官司,從縣城告到北京,悲戚大半生,最終,也沒有把這句話糾正過來。
整整20年,李雪蓮本可以過更好的生活,卻為了一句話、一口惡氣、一件爛事,糾纏了半輩子。
瑪利亞·羅賓森說過:
“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重新開始,但每個人都可以從現(xiàn)在開始創(chuàng)造全新的未來?!?/strong>
人這一生,會碰到許多不順心的事,若是每件事都要深陷其中,必定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
不與爛事糾纏,不為小事煩惱,才能更容易得到快樂。
作家馬德說:
這個世界,看似周遭嘈雜,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質(zhì)上,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
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凈;
你若簡單,世界就難以復(fù)雜。
生活過得不簡單,煩惱多的人,大多數(shù)都源于期待高,比較多,糾纏深。
少一些期待,不高估關(guān)系,不低估人心,親疏隨緣,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
少一些比較,不羨慕別人,珍惜此刻擁有的一切,才會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
少一些糾纏,不計較小事爛事,不執(zhí)念過往,才能有擁抱生活的好心情。
人生百年,浮華名利,不過是過眼云煙,唯有一顆平常心讓人安之若素。
愿你看得淡,想得開,少一些期待,比較和糾纏,過輕松愜意的人生。
作者 | 白楊,一個喜聊天,愛講故事的人。
主播 | 如初,公眾號:一聲遇見,陪你夜聽經(jīng)典。
化妝步驟雜、工具多,無從下手怎么辦?
如何打造清透底妝,快速化出日常妝容?
10月27日晚上20:00
實(shí)戰(zhàn)派形象美學(xué)設(shè)計師木木老師
分享精致女性的減齡必修術(shù)
一起做更有魅力、自信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