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qiáng)腹部核心的力量,更好的穩(wěn)定身體,對塑形也有很大的幫助。
一起來解鎖5組輪瑜伽核心強(qiáng)化系體式及輪瑜伽序列編排要點!
1、肘板卷腹
加強(qiáng)腹直肌的力量,保護(hù)到腰椎
來到肘板,瑜伽輪放于腿中間,膝蓋落地,小腿放于瑜伽輪上;
呼氣:頭懸空,屈膝臀向上,大腿靠近胸口;
吸氣:回到肘板式;
反復(fù)幾次后呼氣膝蓋跪地,回到嬰兒式。
2、斜板卷腹
鍛煉內(nèi)在核心的力量,斜板卷腹也是手倒立的基礎(chǔ),加強(qiáng)肩膀和核心的力量。
來到斜板式,肩膀在手腕的正上方;
膝蓋落地并攏,屈膝小腿放于瑜伽輪上;
隨吸氣來到斜板式,繃腳尖、收腹部;
呼氣:臀部向上提,大腿靠近胸口,要注意肩膀不要超過手肘;
吸氣:回到斜板式;
反復(fù)幾次后回到嬰兒式。
3、臥山式
幫助腹部核心,提升腹橫肌的力量
需要兩個瑜伽輪,一個瑜伽輪放于跟腱的位置,另一個放于腰的后側(cè),大概20公分的位置,讓肩胛骨能剛好放于瑜伽輪上。
斜方肌在瑜伽輪中心最高點的位置;
手打開指尖點地,雙腳并攏勾腳,腳跟腱放于瑜伽輪上;
吸氣,骨盆抬起,保證核心收緊,讓雙手離開地面,放于身體兩側(cè);
整個身體躺在瑜伽輪上,配合10-15次呼吸;
呼氣:手指點地,臀落地,收回身體。
注意:后腦勺需要一些力量去做對抗,推住瑜伽輪。
4、肘板夾輪
這個動作主要加強(qiáng)兩側(cè)的腰,加強(qiáng)側(cè)腰的力量。
來到肘板式,瑜伽輪放于腳踝的內(nèi)側(cè);
跪地夾住瑜伽輪后,把腿蹬直;
整個側(cè)腰兩側(cè)左右晃動,左右腳尖分別觸地;
重復(fù)幾次后來到嬰兒式。
5、康迪亞支撐
這個動作是為了檢查身體各個部位的力量和柔韌性是否為一個整體,不需要經(jīng)常練習(xí)這個動作,但是可以定期做一下,檢測一下自己。
來到斜板式,讓腳背壓于瑜伽輪;
曲手肘,右腿崩腳懸空,屈膝外旋找腋窩;
如果可以的話讓右腿瞪直,眼看腳趾;
如果可以的話右腿向下壓低,把左腿懸空,離開瑜伽輪;
呼氣后回到瑜伽輪,退出時從下犬式退出,來到嬰兒式放松幾次呼吸。;再來到另外一側(cè)練習(xí)。
在輪瑜伽課程的整體編排思路上,基本可以用下面這幅圖簡單的概括出來:
從坐立或跪立序列開始,再進(jìn)入到有針對性的理療序列練習(xí),如后彎滾動、核心強(qiáng)化、肌肉疏通序列,通過體式的串聯(lián)后再進(jìn)入到結(jié)束序列,這就是一堂完整的課程編排思路。
1、嬰兒式開肩
讓瑜伽輪向前滾動到最遠(yuǎn)的位置,
保持手臂伸直,
隨呼吸讓身體完全的放松,
頭完全的放松去沉向地面。
2、跪姿后彎
益處:非常有效的打開胸腔,改善氣短,胸悶的癥狀(后彎必備)
隨呼氣讓身體往后躺到瑜伽輪上方,
注意是整個胸椎段的位置,
雙手十指相扣放到脖頸后側(cè),
隨著呼氣身體完全的放松,向下去沉向地面,
進(jìn)入到這個體式停留,呼吸5-10次。
3、貓式伸展
雙手抓住瑜伽輪向前推送,
臀離開腳跟,保持雙腳回勾,
讓瑜伽輪推到最遠(yuǎn)的位置,
隨呼氣身體完全的沉向地面,頭完全的放松。
4、新月式
益處:很好的舒展髖部前側(cè),改善骨盆前屈,釋放腰椎壓力(腰疼必備)
雙手抓住瑜伽輪向前推送,
臀抬離腳跟右腳向前邁一大步,
將瑜伽輪放于小腿大腿之間,
讓臀完全的向下沉,眼睛看前方,
雙手扶住膝蓋的位置,手推膝蓋,讓胸口向上提,保持小腹微收,肩膀向下沉。
5、小腿后側(cè)放松
益處:有效的放松小腿后側(cè)肌肉,改善小腿肌肉外翻,腿部浮腫,疏通經(jīng)絡(luò)(瘦腿必備)
前腳掌離開地面,讓小腿架于瑜伽輪上方,
手再往后再調(diào)整后面膝蓋,
盡可能讓大腿垂直地面,前面腳掌放松,開始滾動整個小腿肌肉后側(cè),
在這個滾動當(dāng)中去找到力量和瑜伽輪的接觸,滾動15到20次。
6、大腿前側(cè)放松
益處:放松大腿前側(cè)肌肉,改善骨盆前傾狀態(tài),緩解下背部疼痛(腰痛必備)
隨下一次吸氣來到斜板,
讓膝蓋上方落于瑜伽輪上,
調(diào)整雙手的位置在肩膀的正下方,右腿懸空,
隨下一次吸氣往后推,左膝蓋彎曲,
呼氣,向前送去滾動你大腿前側(cè),
來回的滾動15-20次,把更多的力量給到大腿。
7、大腿外側(cè)放松
益處:釋放髖外側(cè)大腿外側(cè)壓力,改善腿型,經(jīng)絡(luò)疏通,再痛都要含淚做完(直腿必備)
左腳往后一中步,右手往前一大步,
手掌撐地,左手扶住膝蓋右腳懸空,
身體往后靠開始滾動大腿的外側(cè),
眼睛固定看著前方一點,
不要含胸駝背,
在滾動的過程中,去感受右大腿和瑜伽輪的接觸,注意下方的手掌壓實。
8、板式卷腹
益處:加強(qiáng)腹部核心力量以及肩膀穩(wěn)定性,幫助找到內(nèi)在的核心力量(手倒立必備)
將瑜伽輪放于小腿之間來到貓式,
手撐地抬起小腿將腳背置于瑜伽輪上方,
放好之后隨吸氣來到斜板式,
眼睛看前方,隨下一次呼氣臀向上抬高,
再來吸氣做3-5個,
呼氣,手掌推地,保持肩膀舒展。
9、平衡束角式
雙腳打開,
兩個肩寬雙手抓住瑜伽輪的?處的位置,
把重心向下沉,肩膀舒展,
抬右腿,腳跟朝內(nèi)腳趾朝外,
穩(wěn)定好之后,臀向下沉,
隨下一次吸氣,左腳離開地面踩到瑜伽輪上方,
讓臀向下沉去找腳跟,
讓瑜伽輪穩(wěn)定下來,眼睛順著向前看著前方一點,手指抓住瑜伽輪,把肩膀舒展開,保持穩(wěn)定。
10、后背放松式
雙手來到脖頸后側(cè),十指相扣頭,完全的放松向下沉,
手肘往里夾,眼睛看向天花板,臀抬離地面,滾動后背
(整個滾動在胸椎的后側(cè),盡可能不要滾動到腰椎的位置),
把所有的專注力放到整個后背的肌肉,去感受后背的肌肉得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