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醫(yī)劉醫(yī)生
題目中講的這味中藥就白扁豆
白扁豆
為豆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扁豆的種子。
我國南北各地都有栽培,
浙江、江蘇、安徽、湖南、
江西、四川等地甚多。
在秋季豆熟時采收,曬干。生用或炒用。
亦有除去種皮后曬干入藥者。
【性味歸經(jīng)】甘,微溫。歸脾、胃經(jīng)。
【功效】健脾化濕。
【應用】
1、用于脾虛有濕,體倦乏力、食少便溏或泄瀉,以及婦女脾虛濕濁下注、白帶過多。
本品補脾不膩,除濕不燥,故為健脾化濕良藥。多配伍人參、茯苓、白術(shù)等藥同用,如參苓白術(shù)散。
2、用于暑濕吐瀉。
夏傷暑濕,脾胃失和,能導致吐瀉。本品能健脾化濕和中,故有“消暑"之效。如《千金方》單用本品水煎服,治暑濕吐瀉;也可與香薷、厚樸等祛暑除濕藥配伍,如香薷散。
生白扁豆
【用量用法】10~20g。健脾止瀉宜炒用,消暑宜生用。
【文獻摘要】
《別錄》:“和中,下氣?!?/p>
——魏晉·陶弘景
《食療本草》:“療霍亂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唐·孟詵
《本草圖經(jīng)》:“主女子帶下?!?/p>
——宋·蘇頌
《本草綱目》:“止泄瀉,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p>
——明·李時珍
【附藥】
扁豆衣
為扁豆之干燥種皮。功效雖遜于扁豆,然無壅滯之弊,多用于脾虛有濕或暑濕吐瀉,以及腳氣浮腫等證。
【用量】5~10g,煎服。
扁豆花
為扁豆之花。功能消暑化濕,多用于夏傷暑濕、發(fā)熱泄瀉或下痢,并治婦女赤白帶下。
淡紫色扁豆花非常漂亮
【用量】5~10g,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