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原班人馬打造的電視劇《皓鑭傳》19日開播后,本以為可以頂著前作姐妹篇的光環(huán),繼續(xù)創(chuàng)造一波“現(xiàn)象級”劇集,可沒想到慘遭滑鐵盧,觀眾口碑“涼涼”。
兩部劇的演員配置幾乎全部相同,讓觀眾老是跳戲不說,劇中遍布的歷史背景硬傷和演員演技的拙劣,讓《皓鑭傳》開門就放了個啞炮,還被吐槽成是“好爛傳”。
自從《皓鑭傳》開播,觀眾們吐槽聲中最大的,就是總有一種自己在看戰(zhàn)國版《延禧攻略》的錯覺。
由于這部劇與姐妹篇《延禧》的主創(chuàng)陣容相似度非常高,甚至連有些人物角色的善惡屬性都一樣,人設高度相似,讓人常常看著看著就跳戲了。
《延禧》里為難女主“魏瓔珞”的“玲瓏”、“舒妃”,在新劇里繼續(xù)給《皓鑭傳》的女主“李皓鑭”當絆腳石;而曾經幫扶“瓔珞”的“吉祥”、“明玉”,則還是“皓鑭”身邊的好姐妹。
更讓人頭疼的是,曾經的“皇上”與“瓔珞”,這回雖然變成了“呂不韋”和“皓鑭”,可兩人的對手戲仍是“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身上始終有種“皇上”氣勢的“呂不韋”,伸手一個“捏臉殺”,直接讓你夢回“大豬蹄子”的皇宮。
皓鑭傳
延禧攻略
而這版的“呂不韋”也被觀眾稱為史上最“眼瞎”版,珊瑚、海螺傻傻分不清。
在市場被小販推銷珊瑚時,“呂不韋”微笑著拒絕了,理由是“品相不夠”。
何止是品相不夠,“呂不韋”你睜大眼睛看看,這是珊瑚嗎!
開播至今,作為這兩部劇的女主角,編劇于正近兩年熱捧的演員,吳謹言的演技自然再次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嚴格審視。
雖然吳謹言飾演的“皓鑭”,較《延禧》中的表現(xiàn)有了明顯進步,至少當時隨便說句話都像在“嗦面條”的演法沒了。
不過大部分觀眾還是覺得她的演技有些拙劣,只是因為身旁沒了秦嵐、佘詩曼等演技大佬的“襯托”,這才顯得不那么尷尬。
最受觀眾批評的便是全劇開篇時,“皓鑭”生母被人投井時,女兒趴在井邊崩潰哭吼的劇情。
自己遭受到污蔑和凌辱,生母還被人殺害,四面楚歌之時,“皓鑭”在井邊嚎叫到青筋暴起、面目猙獰,卻愣是一滴眼淚水也沒擠出來。
最迷的是,吼出“母親”二字時,仿佛看見了“皓鑭”嘴角邊的一絲微笑……
看到這一幕,觀眾非但沒覺得悲慘,反倒有些想笑。
觀眾:親娘都給人丟井里了,心痛得不走心,連眼淚都擠不出來也就算了,有這個時間鬼哭狼嚎還不如趕緊撈一把人,說不定還救得活呢……
眼見自己熱捧的新人又被網友罵了,于正坐不住了,21日在微博發(fā)表長文為吳謹言發(fā)聲,和觀眾探討何謂“表演”。
他解釋稱“皓鑭”是因為遇到突發(fā)狀況時大腦來不及、也不愿意接受這樣的訊息,才哭不出來,所以除了干嚎反抗之外,沒有辦法做出更多的反應。
于正還列舉了當年張曼玉在電影《甜蜜蜜》中,那段“先笑后哭”的經典表演,并借此夸贊吳謹言的演技比《延禧》時長進不少。
長文最后還稱,他不在意有人黑吳謹言,但是在意表演被曲解,并呼吁尊重表演這個行業(yè)。
“你們能不能沉下心來好好感受一下什么是專業(yè)的表演?”于媽一臉生氣。
不過顯然這篇“高談闊論”并沒有在觀眾心中起多少水花,反倒是“沒有對比沒有傷害”,適得其反了。
吳謹言:于媽,你其實是我的黑粉吧……
像這樣看似力挺實則幫倒忙的事,于正還真做了不少。
上一次觀眾質疑吳謹言的臺詞功底,于正就“大言不慚”地說“三金影后臺詞也就那樣”??梢徊橘Y料,大家發(fā)現(xiàn)華語電影歷史上的“三金影后”是周迅和章子怡等人……
幾番“碰瓷”下來,連網友都有些無語,只能好言相勸于媽有時間打嘴仗,還不如讓演員好好磨練演技。
除了被罵演員演技差、劇情跳戲,其實《皓鑭傳》在還未開播前,就已經因為“篡改歷史”的爭議,惹來不少罵聲,可以說是一路頂著罵聲前行。
《皓鑭傳》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年,秦趙之爭的年代。女主角“皓鑭”的原型,其實是嬴政的母親趙姬。
史料所載,趙姬是個淫色陰毒之人,甚有記載“女子之色,虎狼之物甚是難填;論女子之至淫,非太后莫屬?!?/span>
而在《皓鑭傳》中,這個“淫不止”的人物,卻成為了一個身世坎坷、被眾人背叛欺凌,可卻堅強不屈、用情至深的貞潔烈女。
歷史考究黨們氣到無言以對:趙姬與嫪毐、呂不韋、嬴異人皆有私情,談何貞烈,這都洗得白?
著名編劇汪海林向來耿直,這回也是沒“嘴下饒人”,欲揚先抑一番,表示“歷史劇應該允許戲說”。
緊接著話鋒一轉,“《皓鑭傳》潛心研究、精心鋪陳,做出了娼妓的表達”,這兇殘的評價可謂是一招致命。
被網友說是自己“羨慕嫉妒恨”,汪老師直接發(fā)火了,“我嫉妒這種大爛劇干嗎?”
還讓觀眾覺得不滿的是,“李皓鑭”三個字中的“鑭”字,是一種1839年發(fā)現(xiàn)后才被取名的化學元素,因此戰(zhàn)國時期根本就還沒這個字,怎么就成了女主角的名字了。
與《延禧》如出一轍的“爽文”風格,“皓鑭”從大家千金變成舞姬,親母被殺、初戀被搶,自己也多次命懸一線,隨后與“呂不韋”結成同盟,開始“逆風翻盤”之路。
劇情的展開和真實歷史“分道揚鑣”,純屬為了“爽”而“爽”,這也讓網友吐槽在“爽”字當道的時代,原來歷史可以被虛無,邏輯可以讓位,怒批這部劇打著復興非遺文化的旗號,卻干著篡改歷史的勾當,還美名其曰“重新解讀歷史”。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為廣大觀眾說了句大實話,他認為雖然歷史劇不需要完全在細節(jié)上要求與歷史相符,但在大的架構上應該尊重歷史,如果整體人物形象和人物關系與歷史不符的話,那還不如直接做成架空題材。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