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wù)。”家庭是每一個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尤其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huán)境下,年輕的父母們更加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才過程的重要性。但現(xiàn)實告訴我們,孩子們的教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是一個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繁瑣的工作。包含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這三者相互影響、在教育工作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chǔ),是不可或缺的。
一、融合的夫妻關(guān)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第一要素
一個孩子要成長為身心健康的人,安全感,親密感,自尊這些基本的需求的滿足來自父母對家庭的專心經(jīng)營。親密的夫妻關(guān)系、正確處理家庭中出現(xiàn)的沖突、對孩子充分的肯定是孩子建立安全感、親密感、自尊的主要來源。父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他的媽媽。愛是尊重,是包容,是理解。愛能使家庭充滿溫暖與陽光,這樣的家庭會帶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親密感,但在現(xiàn)實生活來自兩個家庭背景中的兩個人在共同生活中,沖突是難免的,作為父母,不應(yīng)把孩子扯到?jīng)_突中,而是應(yīng)該理性的看待沖突,放下爭執(zhí),通過協(xié)商、妥協(xié)的方式和好,孩子在和諧的庭關(guān)系中學會處理最基礎(chǔ)的人際關(guān)系,才是父母應(yīng)該做的榜樣,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chǔ)。
二、淳樸厚重的家風傳承是孩子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根本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的風氣,這種風氣是由父母所倡導的,同時更是父母身體力行的結(jié)果。家風是一種文化和道德的氛圍,有一種強大的感召力量,家風一旦形成就能不斷的繼承發(fā)展,起著潛移默化陶冶家庭成員性情的作用。實際上代表著一種家的精神力量,它能夠在思想道德上約束家庭成員,從而在家庭中形成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誠實守信等品德。同時也要營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身心健康、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圍。在科學技術(shù)更迭換代如此頻繁的今天,更需要首先在家庭中養(yǎng)成不斷學習的習慣,倡導家庭成員都參與學習、父母帶頭學習,形成一天進步一點的家庭學習氛圍。在家風的養(yǎng)成過程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深刻理解“身教勝于言教”的意義。如果父母整天言而無信、孩子就很難養(yǎng)成誠實的品德;如果父母整天吃喝玩樂、不務(wù)正業(yè),孩子就很難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
三、給孩子高質(zhì)量的陪伴是家庭和諧的顯現(xiàn)
家庭教育是一種關(guān)系。就親子而言,這種關(guān)系更多地體現(xiàn)在家長對孩子的陪伴中。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想要了解孩子,就要多跟孩子交流,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guān)系。只有尊重并了解孩子,孩子才愿意和家長分享自己內(nèi)心的秘密,分享喜怒哀樂。高質(zhì)量陪伴離不開父母全身心的投入,有的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看著就是陪伴了,其實那僅僅只能算是“陪著”。有些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打麻將,或是玩手機、看電視,根本沒有投入完全的精力去和孩子相處,更談不上了解孩子,就會很難理解孩子的某句話、某個行為,是一種“無效的陪伴”。只有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細致入微的觀察,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后的內(nèi)心需求,看到孩子的進步。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長可以每天抽出一段完整的時間,專心陪孩子玩游戲、做運動,哪怕只是單純聊聊天,這個過程中你是完全屬于孩子的,心無雜念,不被其他事情占據(jù)精力。還可以與孩子一起看書、讀繪本,享受這種單純、專注的親子時光,孩子就會吸收到很多的營養(yǎng)。接送孩子上學或放學的路上、一起出門時在車上的時光等等,只要你有心,把一些零碎的時間都利用起來用心陪伴孩子這樣才能給孩子帶來舒適感!給予孩子高質(zhì)量的陪伴,而非“你在,等于不在?!币卜恰澳阍?,不如不在。”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人生中最溫馨美好的記憶。每個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都會有最幸福的笑容。放下手機,關(guān)掉電腦;多陪伴孩子看書,做游戲,讓共情陪伴在我們的親情中得到升華。
四、家庭中夫妻雙方都要學會好好說話營造良好家庭氛圍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曾在書中說,“小孩是不會區(qū)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guān)自己的話,并將其變?yōu)樽约旱挠^念?!庇幸豁棇?000多名未成年人進行的調(diào)查分析發(fā)現(xiàn),在家里“經(jīng)常被罵”的孩子的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F(xiàn)實中明明是想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卻從不顧及孩子的想法、面子,用人前教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明明是善意關(guān)心的話,到了嘴邊就換了一種說出的方式;明明是想讓孩子進步,卻總是“打壓式”的教育刺激孩子。孩子們會單純地相信父母說的有關(guān)自己的話,并轉(zhuǎn)變?yōu)樽约旱挠^念。他們會陷入強烈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認為自己就如同父母所說的那樣,沒用、笨、愚蠢……一旦他們接受了父母給自己貼的標簽,就很有可能朝著這方面發(fā)展。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都需要被尊重。用尊重的語氣對孩子說話,尊重孩子發(fā)表意見的權(quán)利,尊重孩子的勞動成果。教育的本質(zhì)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不要因為自己的“刀子嘴”遮蔽了那顆愛孩子的心。
孩子們的可塑性很強,家庭中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熏陶作用。家長們應(yīng)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營造出良好的家庭和諧氛圍,助孩子們健康快樂長大!
【相關(guān)文獻】
1、營造家庭教育四大氛圍,讓孩子健康成長成長【J】鄔純山
2、如何營造一個良好家庭氛圍【J】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