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21年,我的成長與感悟


          2021年,自己在投資上花了大功夫,自我畢業(yè)至今,2021年是我自己對自己最滿意的一年。

          2021年主要研究了四個方向:第一是投資方法論,第二是著名投資人的成長歷程,第三是投資技巧,第四是公司分析。

          僅12月這一個月,我每天閱讀約7-9萬字的投資類文章,一個月大概閱讀了150-200萬字的內容。為什么是7萬字呢?非常巧,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會Q&A內容,基本上每年的字數(shù)都在7-9萬字之間。加上一些其他書籍,因此保持了這個閱讀量。

          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道為何,我腦海中總是不斷浮現(xiàn)馮柳的身影。我知道為什么,因為我曾經仔細研究過馮柳的成長過程,也仔細閱讀過他寫的投資筆記。在我重點研究的投資人當中--巴菲特、段永平、唐朝、馮柳、李杰、但斌、邱國鷺等大佬中,馮柳是至今最難以理解的一個人,也因此,我在2021年底重讀了我當年寫的分析文章,那時候寫的還比較粗糙:馮柳其人和他的投資哲學。重新打開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一篇文章已經是一年前的文章了。

          時光荏苒,讓我們猝不及防。

          2020年早已過去,2021年也即將過去。

          2021年,自己過的無比厚實,時間又好似如輕煙一般的飄過。人對待時間,有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并且因此會產生兩種記憶。

          第一種態(tài)度,是無所事事的度過。這種狀態(tài)下,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難熬,但回過頭去,又覺得時間流逝得非???;還有一種態(tài)度,每天充實而忙碌著,這種狀態(tài)下,感覺時間過得非常快,但回過頭去一看,就會覺得過去是那么的豐富多彩。

          第一種人,是大部分混日子的人,他們每一天都覺得無聊透頂,不知道如何消磨時間,但一旦到了生命的終點,他們會感嘆人生之蒼白;

          第二種人,是努力與積極,用力生活的人,他們每一天都奔忙且滿足,在生命的終點,他們不會懼怕,他們會感到開心,因為這是有意義的一生。

          我看到許多平庸之人怕衰老,恐懼死亡,但很多優(yōu)秀之人卻能坦然面對。

          正如我的偶像巴菲特所說:

          我不害怕死亡,我有極佳的一生,它終究會發(fā)生,我不知道死后會發(fā)生什么,我是不可知論者,它可能非常有趣,可能無趣,我們會發(fā)現(xiàn)的。但在身體上,我已經沒有什么價值了,我僅剩一點殘值,但他它不妨礙我工作,不妨礙我感到快樂,不妨礙我思考,我不感覺我對生活的享受和熱愛有任何減少。事實上,在某種意義上,我所處的游戲正變得越來越有趣,這是富有競爭的游戲,很大一場游戲,我很享受這場游戲。

          2021年的流逝,我不感到惋惜,我珍惜這一年的時光,他給我?guī)砹诵┰S白發(fā)、蒼老了面容,但豐富了我的內心、完善了我的人格、為我的人生畫卷上涂抹上了絢爛的一部分。

          趁著距離元旦還不算太元,我記錄下我的2021年的成長。

          第一篇 精神篇

          我記得某一本書還是某個大師說過:你人生的樣子,就是你小時候的樣子。人生就像一個圈,你畫呀畫呀,發(fā)現(xiàn)自己畫的越來越大的那個圈,其實和小時候的那個圈,基本是一樣的。

          回想自己工作的這二十年時光,我的性格,我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我一路工作上的起起伏伏以及內心的情緒變化,幾乎和自己求學的時候并無太大差別。

          我工作的經歷,其實只是以我在社會上生存的方式,把我二十歲之前以求學的方式的類似過程,又經歷了一遍。而當我孩子出生后,我又覺得,孩子的出生,是讓我用第三者而非當事人的視角,重新再過一次童年。

          我從小性格單純,小時候老師常說我,你個性那么單純,可不得總被人欺負么?于是我只能好好學習,對人都客客氣氣。結果無論是學校的小混混,還是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都對我特別好。

          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好像改變并不多,從基層到中層再做到高層,有一次我的領導和我談心,說,像你這么單純的高管可真不多見,你的很多下屬比你處事更為老到。我聽完誠惶誠恐,于是我只能更加努力的工作,善待每一個領導、同事和下屬,盡量做到公平公正,受到了委屈默默承擔,在管理與服務者中找尋平衡。幸運的是,我得到了各方的信任。后來有一次我的領導對我說,雖然我年輕,但是我是配得上這個崗位的。

          在學習上,自己的接受速度比較慢,別人用1小時看完的課程,我一般要用2小時,我的記憶力也不如別人。學生時代我苦惱自己的智商,后來發(fā)現(xiàn),雖然我學得慢,但是我學的更深刻。后來自己還連續(xù)三年獲得了奧林匹克的獎項。

          走上工作崗位之后,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還是存在,自己干活的時間總是比別人長,記憶水平也仍然不如別人。只能讓自己增加工作時長,反復琢磨業(yè)務技巧。慶幸的是,一路走來,求職的路線雖然有一定波折,但還是非常不錯的,職務提升之余,收入也節(jié)節(jié)高。我算了一下二十年前的收入與2021年的收入,算下來年化增長幅度約為25%,這個增長率我覺得還是不賴的。

          2018年,我感覺我工作上的圈,正好走到了大學畢業(yè)的那個點上,開始感到一陣恐慌----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這個恐慌在大學期間一直纏繞著我,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因為太忙,所以偶爾蹦出來,也沒想太多。但在2018年之后,這種情緒日益增長。這就像似我在大學期間一直思考的問題之一是:讀大學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如果不明白讀大學的意義,那么為什么要讀大學呢?一樣的情況是,如果不明白人生的意義,那么人生還有什么意義呢?

          2021年,在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某一天,大概是在2月份,我的腦海中突然好似被閃電擊中,我突然明白了我一直苦思冥想的人生的意義了。我?guī)滋鞗]有睡好覺,興奮的告訴我信任的人,在我20歲之后的20年里,我時常思考的人生意義,居然在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那一年想明白了,難道不惑之年的這個稱號,是真的如此神奇嗎?

          我當時,在郵件里記下了自己對人生意義的認知的每一個字:

          人生的意義是:窮其一生、竭盡所能的去探索人生意義的這個過程,就是人生的意義。(如來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內心要尋找生命真諦/人生意義的那個初心,就是如來,修行不過就是守住那顆初心,拒絕虛妄幻想的誘惑。)

          這一段話,可能內容會有跳躍,缺乏邏輯性,但這是我當時思維如泉涌的真實記錄。

          我原來以為自己要追求的人生意義,一定是某一樣東西,所以我一直在尋找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什么?是財富、是幸福、是愛情、是親情、是事業(yè),還是別的什么,我感覺都不是。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原來答案根本不在終點,答案就在起點;答案也不在遠方,就在手上。

          原來答案就藏在我兒時百看不厭的西游記的片尾曲里: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其實人生的意義,并非通過努力獲得某一樣東西。人生真正的意義,就是不斷的追求人生的意義。這個不斷追求人生意義的過程,就是人生的意義。

          當我明白了這一點,我看待世界的視角就發(fā)生了變化:

          我工作的意義,不是為了加薪或者升職,而是埋頭苦干本身;我愛我的妻女,不是為了別人眼中的美滿,而是愛本身;我投資的意義,不是為了成為世界首富,而是配置資產本身。。。。

          理解之后,我感覺豁然開朗,人生的意義,不再是某個終點,而在在每一天、每一秒,用什么樣的方式去度過,那就是人生的意義。

          第二篇 投資篇

          2021年,是我閱讀量最大的一年,我?guī)缀鯚o時無刻不在看書。每周上海和杭州來回的高鐵上,我在看書;每天早上7點到公司到8:30分的這段時間內,我在看書;中午午休的時間,我也在看書;下了班的時間里,我?guī)缀醭私∩砭褪窃诳磿?/span>

          2021年全年大概閱讀的書籍有60本左右,其中有大概10本是翻看過超過1遍的,其中大概30本看了1遍,還有大概20本,要么是粗略翻了一遍,要么是沒有看完的。

          看過超過1遍的書籍,要么是非常經典,要么是里面有些知識點還需要不斷吸收的,還有的是工具類書籍。

          具體的書籍是:《聰明的投資者》、《巴菲特之道》、《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書籍)、《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原稿)、《手把手教你讀財報》、《段永平投資邏輯篇》、《段永平商業(yè)邏輯篇》、《股市進階之道》、《一本書看透股權架構》等等。

          除了60本書籍之外,還有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所以,整體上,我覺得2021年的閱讀量還是令自己滿意的。

          我推崇李杰寫的一段話:

          其實努力也是一種能力,是高度的自律性。

          我算了一下我過去10年寫過的投資思考和案例,加在一起,起碼有幾百萬字。這還不算兩本書的內容。我用廢了的手寫筆記本(用來抄寫數(shù)字和基本邏輯歸納或者發(fā)散思考的)起碼三本,度過的和投資沾邊的書大概有一人高(這真的不算多,因為我喜歡反復讀經典),把這個擺出來,咱都不說天賦的事兒,有幾個不服的。

          所以說,做夢很舒服,付諸行動很痛苦。但做夢不行動,最終只剩下感嘆了。

          李杰只是詳細說了他的努力程度。巴菲特沒有詳細說過,他只是做過一些事情,比如:

          當我大學剛畢業(yè)時,我逐頁翻閱穆迪手冊,那可能有兩萬頁厚。(伯克希爾股東大會1995年)

          而且,巴菲特讀了兩遍。

          兩萬頁厚,有多少字?

          我整理的巴菲特股東大會Q&A的內容,排版較為松散,通常一次會議的內容約為90頁,也就是相當于每頁800字左右。我相信穆迪手冊每頁的字數(shù)一定超過800字,因此,2萬頁就是差不多1600萬字。巴菲特看了兩遍,共3200萬字。

          也就是說,巴菲特是閱讀了3200萬字的公司報告之后進行了投資生涯。暫不論天賦,且就這一份苦功,又有哪個投資人做到了。

          對比巴菲特,2021年,我大概勉強及格。

          我閱讀的書籍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投資的道和術,第二類是投資的實戰(zhàn)相關。

          投資的道和術,就是巴菲特所說的“投資很簡單,但并不容易”中的“投資很簡單”部分。

          這里面推崇的是巴菲特、段永平與唐朝相關的書籍。其他大師的書籍當然多多益善。不過,有了最好的,其實我們不必要去追求那些二流的。

          理論上,價值投資之正宗,能夠把這三人吃透,已經保證此生躋身富翁序列。

          在這三人之中,我認為巴菲特是最核心的研究對象,段永平和唐朝也是以巴菲特為學習對象的。但是,光學習巴菲特會有一定的盲點,第一,巴菲特沒有系統(tǒng)寫過東西,所以各類知識點都比較散,需要自己歸納總結;第二、巴菲特很少詳盡的展現(xiàn)分析企業(yè)的過程,這一點上,段永平和唐朝都進行了補充。段永平和唐朝在這方面又呈現(xiàn)出非常不同的差異化:段永平對企業(yè)的領悟能力非常之深刻,這和他一直經營企業(yè)有關,他有很多理論,讓我對企業(yè)的經營有深刻的理解,比方說:

          要有stop doing list, 一旦發(fā)現(xiàn)是不正確的事情,要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價,往往都會是最小的代價。

          長遠來看,沒有什么企業(yè)是靠便宜賺錢的。性價比,都是給自己找借口。

          等等。

          其實段的這兩段話巴菲特也有類似的表述,但是段永平用了另一種方式表達了出來,實際上我的理解是更加深刻了。

          對于巴菲特理解最深刻的應該是唐朝老師,我認為唐朝幾乎閱讀了絕大部分與巴菲特相關的材料,并且有自己的領悟。他就是一個把知識點揉碎的老師,為你緩緩道來。

          自認真記錄收益的2020年開始,2020年的收益約為39%。2021年,全年的投資收益大概是-5%左右。之前都有每周實盤,后來我覺得這個實盤的意義并不大,并不能很好的提升個人價值,因此后期有了中斷。

          2021年犯的最大的錯誤是買了中國平安,我目前仍然認為中國平安是一個對的投資標的,但是投資中國平安對我而言確是最大的操作錯誤。這是導致我全年業(yè)績-5%的一個重大原因,這里面犯了幾乎好幾個投資上的大忌:

          當時購買中國平安的時候,在企業(yè)經營上、財務數(shù)據(jù)上、估值上都做了詳盡的分析,也拜訪了幾個平安內部的人士,也做了詳盡的測算,認為還是具有一定的概率和勝率的,但是忽略了幾個細節(jié),包括心理和技術層面的:

          1、用了后視鏡來看標的:在做這筆投資之前,我較為詳盡的分析了平安的歷史數(shù)據(jù),并以此為參考。其實分析過往數(shù)據(jù)這是正確的步驟,分析過往數(shù)據(jù)的目的在于對企業(yè)的經營進行判斷,而非用數(shù)據(jù)推導數(shù)據(jù)。也就是說,了解過往的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輔助企業(yè)的分析,而非被以前的數(shù)據(jù)引導;

          2、忘記了機會成本:巴菲特和芒格在股東大會上多次提到,投資本質上就是一種機會成本,就和結婚一樣,一旦你選擇了他(它),你就沒有辦法再選擇另一個。當時我在投資平安的時候,其實還有別的選擇,但是自己只是看中了平安的特征,而沒有綜合進行比較;

          3、對于做難題的渴望:平安的分析并不簡單,其實非常難,隨著自己研究的深入,越發(fā)想專研這個難題,也越發(fā)對自己解開這個難題更有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浪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4、巴菲特的總結:巴菲特對于保險研究的特別深,在他每年的股東信和股東大會Q&A,基本都會分析當年的保險業(yè)經營情況。在巴菲特常年的分析中,巴菲特都堅持認為,保險行業(yè)不該設立KPI,因為不管什么KPI其實都能完成,但對未來的影響則會非常大;其次,人壽保險是非常難以真正理解的。

          5、自身的工作經驗:自己從事銀行業(yè)超過了10年,經歷了08年金融危機。自己作為管理層,很明白金融行業(yè)的KPI水分極大,這個水分不是說金融行業(yè)很水,而是說金融行業(yè)的KPI有非常大的調節(jié)空間,并且受宏觀經濟與監(jiān)管的影響非常巨大。預測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綜上,自己在做這一筆投資過程中,其實是有步驟錯誤的。雖然平安是個對的標的,但是我作為投資人去投資他,確實錯誤的行為。原因在于,我其實有更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手上的投資基本都沒問題,相信在2022年,會迎來春天。

          第三篇 生活篇

          我在性格上習慣于高要求,這種高要求往往對別人造成困擾。2021年,我從巴菲特和芒格的身上學到的待人處事的原則,幫助自己在生活中獲得了平靜。

          第一、降低預期。

          查理芒格的生活充滿了幸福,其中之一是因為芒格對每個他見到的人,都有非常之低的預期。他從來沒期望對方多么優(yōu)秀,或者對自己能帶來多大的幫助。因此,芒格經常從人際關系中給他帶來驚喜。(當然,這也使得芒格的性格中有對人偏悲觀與冷淡的一面)

          除了對人的態(tài)度,對于投資而言,降低預期也是一種健康的態(tài)度。


          2021年,我在美股上的收益約為33%,但是在期間為了提高收益,我清倉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B股,轉而分散投資了蘋果、亞馬遜、奈飛以及部分中概股。年底看來,這個收益并沒有跟上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021年的收益。

          第二、不要試圖改變對方。

          巴菲特從不批評別人,也從不試圖改變對方。在巴菲特和芒格的生活哲學中,他們認為大部分人或者公司都是不能改變的。

          巴菲特曾經說過,很多公司收購企業(yè),就好似白雪公主找了許多癩蛤蟆,期盼她的吻能夠讓癩蛤蟆變成王子,結果就是拉開后院的大門,看到的是一堆癩蛤蟆。

          其實人和公司是一樣的,一個公司的好壞往往是模式決定的,人也有人的模式,一個人的模式基本改變不了。年少的時候,我認為人可以改變,人會為了夢想而改變、會因為愛情而改變、會受到刺激而改變?,F(xiàn)在我覺得,人和公司都是很難做改變的,不是一定不會,而是非常難以改變。很多會改變的人,并不是受到外部的影響而改變,而是他本身就是一個善于改變的人。因此善于改變的這個性格,實際上也沒有變。

          基于這樣的大前提下,我們就不要試圖去改變人,也不要試圖去改變公司。

          即使是一個很小的毛病,比如說不愛收拾東西的習慣,當一個人養(yǎng)成了之后,他這輩子就很難改變。對于公司而言,當這個公司有了一些壞的文化之后,也基本上很難改變。

          查理芒格對此說,他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性,他發(fā)現(xiàn)他無法改變任何人,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對待他們的方式。

          這句話,是我在2021年收益非常大的一句話。無論對于人,對于公司,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對待他們的方式。

          比方說我們的許多投資標的,很多內核很優(yōu)秀的公司,他大概率以后會一直優(yōu)秀,而有些內核劣質的公司,試圖改變他也是一種枉然。

          投資行業(yè)有一個術語叫做投資“王子落難”的公司,這種投資方式關鍵在于判斷投資標的是不是王子。如果真的是王子,那么他落難之后一定也是王子,總有一天會坐上王位。而那些“乞丐中彩票”的公司,總有一天他會繼續(xù)淪為乞丐。

          一個人、一家公司的本質是改變不了的。

          反思我們自己也是一樣。我們自己是不是優(yōu)秀的人,我們自己是非常清楚的。如果我們很優(yōu)秀,但近況不佳,那就是價值低估的階段,耐心等待,一定會遇到價值回歸的那一天;相反,看似位居高位,其實德不配位,這種價值高估的情況,也遲早會價值回歸。

          查理芒格說: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

          這句話,我捉摸了三年,2021年大概真正有了了解。

          第四篇 新年Flag

          2021年,還有許多的成長與感動。

          在工作上:管理與業(yè)務能力上得到了領導和下屬的一致認可,不僅僅是能力的認可,更是對我人品與道德的充分信任。我認為信任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因為能力往往需要長時間的驗證,也需要自己具備專業(yè)的知識,在那之前,信任往往基于對于態(tài)度、對于人品的一種認可。就好像當年巴菲特的一位投資人,僅僅是因為巴菲特的行為像他的好友查理芒格,就信任巴菲特,給他投了一大筆錢。這也是我最為自豪的部分。

          在人脈上:很多朋友給了我真誠的指導,比方說我九三學社的前輩們、還有認識的一些公司創(chuàng)始人與管理層,給我許多建議與意見,幫助了我的成長。

          我有幸入了書房后院,加了老唐的微信,后來又入了書房朋友的小群,借此認識了一眾好友,太多太多,也得到了許多朋友的幫助。

          對于2022年,我有許許多多的期望,今天白天和太太在聊,我們總結了過去,發(fā)現(xiàn)當我們能把Flag寫下來,寫的很明確,往往都能實現(xiàn)。所以,我希望我2022年能做到如下幾點:

          1、保持大量的閱讀:

          今年的重點是閱讀大量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做到用心與專注。全年閱讀基本量期望控制在1500萬字以上。

          2、繼續(xù)提高公眾號的質量:

          不求多,但每一篇都必須要用心,要感動到自己。2022年要增加對上市公司分析的篇幅,充分挖掘業(yè)務機會,找到價值洼地。

          3、保持體形:

          每周保持有氧運動一次,健身兩次。

          4、對太太與孩子傾注更多的愛。

          5、做一個認真的輸出者:

          對待前輩、對待朋友、對待家人,都要態(tài)度認真,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高毅資產邱國鷺:投資中最簡單的事 標的品質、估值與時機
          巴菲特的投資秘訣,普通人為什么學不來
          知錯就改
          我翻遍段永平80萬字博文,他推薦了這幾本書 文/徒步滾雪球 之前,球友Z兄給我了一份段永平博客文章合...
          財富的積累,取決于少數(shù)的大高潮
          2022年,我從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三樣東西:一、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