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接受自然平衡的理論,一方面為了治病,另一方面也為了使你的心平靜下來。當你對自然力理解得越透徹時,活得就越輕松;你越較勁,活得也越累。不但是身體上的累,更是精神上的累,我們需要的是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放松。
通過對平衡論的接受和研究,認識并理解了事物的變化及人生哲學,以后無論在事業(yè)上能否成功,都會是有收獲的。人生不在于追求到什么,而在于在這個追求和奮斗過程中你體會和學到了什么。
當你遇上困難時,你要考慮到它的出現(xiàn)是有必然性的,但是這不等于消極地認命。學習平衡論不是讓人唯唯諾諾,而是教人要拼搏、要奮斗,明白在拼搏奮斗的過程中要保持什么心態(tài),在遇到挫折或問題時怎樣想開。
你可以用平衡理論來反思自己,可以跟自己的很多方面結(jié)合。例如,你以前給孩子輸入過什么程序?有人從剛結(jié)婚還沒孩子的時候,就開始商量有了孩子以后要怎么做,實際是提早把程序排上了。等到有了孩子以后,麻煩就來了。因為前面那些程序起了作用,出現(xiàn)了平衡。
在一次學習班上有個學員問我:“我兒子18歲了,一米八幾的個子,最近他撬家里的鎖,偷錢花,過去這孩子沒有這些毛病,氣得我不知道怎么辦好?!蔽覇査骸澳憬Y(jié)婚前對這樣的孩子說過什么過頭的話沒有?”她說:“我那時看了到自己家來玩的孩子隨便開抽屜拿東西,很反感,我就說過要是有這樣一個孩子就踹死他?!蔽腋嬖V她:“孩子現(xiàn)在的行為,就是平衡你當年的這個心理定位和程序。你當時的心態(tài)太偏激了,過后你都忘了,現(xiàn)在是用你的孩子來平衡你當年的‘過’?!?/p>
想一想你對婚姻輸入過什么程序、對兒女的程序、對功名利祿的程序、以及對疾病的程序等,只要你的定位偏激了都會帶來平衡。要從理論的高度來認識,把過激的、不及的程序都改變過來。
學習平衡理論的目的不是讓你信或者不信,而是在生活當中怎么去結(jié)合平衡理論,解脫自己,解脫別人。從疾病入手逐漸認識自然力的平衡論,根據(jù)平衡論的規(guī)律,把事想開,把病祛掉。更深層認識自然力的平衡理論后,吉兇禍福的概念就會發(fā)生變化。
比如:你覺得某人坑了你,但你通過學習平衡理論,認識到這是對我原來某個過激行為的平衡,從而原諒他,不再覺得氣、急、恨。如果你還能意識到,他這么做實際是自然力在以特有的形式挽救你,那就不是你原諒別人了,而是明白了這是在點化你,提示你把當年對某件事的不良定位和不平心理調(diào)整過來。那時看問題的角度和心態(tài)的平靜度就又不一樣了。
用平衡理論治病的過程:第一個層次是參事。把當年想不開的事情全面反復地想,將它們一一想開。第二個層次是參理、參觀點。實際上是改變頭腦里原有的很多理念、觀點,把原來的程序置換過來。再深化一步,第三個層次就是參狀態(tài)。參狀態(tài)也是最不容易的,需要改變自己做人的本質(zhì)。
有人學習平衡論是從獲取知識的角度來學,甚至還能去給別人講,但是要想真正獲益,與自己結(jié)合才是關(guān)鍵。有些人學習后,在找平衡理論和他原有的知識是否一致,而不是這個平衡理論對自己是否有用,用起來管不管事。只要跟他的原有邏輯不符,就認為這個理論不對。他們實際上是被自己原有的知識困住了。認識一個事物要看它與自然規(guī)律合不合,而不是與你原有的知識合不合。
學習平衡論,有人覺得對治病有些效果,有人覺得在生活中遇到了坎坷的時候能找到平衡。實際上,它能幫人們減輕的,不只是當時的疾病所造成的身心的損害,而且還能減少以后的許多災難。明白人生的目的不一定是要發(fā)財、當官,而是要在獲得平衡的同時去拼搏、去奮斗、去創(chuàng)造幸福的未來。
通過學習平衡論,年輕人既要學會拼搏,又要學會平靜。遇到挫折,你平靜地去面對它,未來的成就可能就是你的,因為你的容量和承受力增大了。如果你繼續(xù)較勁,接著存信號,下回倒霉的還是你。
接受平衡理論,關(guān)鍵是能與自己結(jié)合,提高自己。要學會用平衡理論去想開和解決問題。有人學習平衡論,開始是為了減少一些痛苦和病癥,之后發(fā)現(xiàn)對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都有幫助。
其實治病只是讓人入門的方便法,只要你覺得還痛苦就有沒想開的點。有些人學習后覺得自己想開了許多,不過可能剛趕上人家?guī)啄昵暗膶哟?,人家用哲學的理論或者從其它角度已經(jīng)想到了。
平衡論可以幫助我們想開很多問題,明白很多道理,面對問題只看到某一個點,就會產(chǎn)生不平心理,我們沒有必要就事論事,實際上人的任何一種過分的想法和行為都會帶來一種相反的結(jié)果。
不用跟一件事、一個人較勁,只要存在就是需要,咱們講的是平衡。平衡就是教你一套想得開的邏輯,人要樂觀,也就是說要做到:看什么都自然,都正常。
圖片來源: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