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又叫春蘭,野生于我國南部和東部山坡林蔭下。葉片細長,春天開花,花為五瓣,淺赭黃或淡黃綠色,幽香沁人。為我國盆栽花卉之一。也是畫家樂于表現(xiàn)的題材。
畫法如下:
1.葉的畫法
(1)畫蘭關鍵在畫葉。一株蘭有三五葉,古人畫蘭用“撒葉法”,就是用道勁有力的筆觸,同寫字一樣,一筆一筆地寫。方法是:一撤、二交、三破、四五折。一撤是起手第一筆;二交是第二筆和第一筆相交;三破是破第一筆和第二筆相交而形成的空間形象,即“風眼”、“象眼”;四五折是畫四筆或五筆葉時要折葉,以求自然生動。
(2)葉要從根部起筆畫出,運筆要用中鋒、順鋒和逆鋒。畫蘭是寫意畫練筆的好題材,要筆筆見鋒,才能顯示其風骨道勁的質感。
(3)畫葉要有起筆方向,也叫起筆式。一株蘭,第一筆確定了方向,其它各筆都順著這個方向畫去。根據(jù)創(chuàng)作意圖,一幅畫可選上下左右不同方向起筆。確定起筆方向,使畫葉筆筆有序,繁而不亂。
(4)畫葉要有長有短,主葉根邊可畫一兩筆短葉。葉根要成叢,不要分散,也不要過齊。
(5)創(chuàng)作時,可面單株,或兩株成組,也可三五株成組,甚至更多株成組。一幅畫畫多少組為好,要根據(jù)創(chuàng)作意圖和畫面需要而定。畫葉要穿插自然,并注意疏密聚散和前后層次。
2.花的畫法
(1)花有五瓣,分內外兩層?;ㄩ_的情形不同,內層有兩瓣,也有三瓣;外層有三瓣,也有兩瓣。外層先開,內層晚開。畫時,用中楷或大蘭竹筆,蘸淺墨中鋒出之。先畫內層花瓣,再畫外層花瓣。
(2)接著用濃墨在花瓣之間點花蕊。如同草書寫點似的,筆往花瓣中間連頓兩三點即成。
(3)蘭有一莖一花,也有一莖多花。莖從葉根出,用淡墨畫。一莖多花,花在莖上要錯開,不要對著排列。
(4)花雖五瓣,但有含苞待放和初放、全放之別。只有全放的才呈五瓣;含苞待放的,點一兩筆即可,初放的需要畫三四瓣才成。
(5)畫時要注意花的動態(tài),即花的仰式、側式和垂式,才見生動自然。
3.畫蘭步驟
畫蘭先畫葉,接著畫花莖,后畫花。也可先畫葉,接著畫花,后補畫花莖。創(chuàng)作時,如須畫石,可先畫石后畫蘭,也可先畫蘭后補石,怎樣為好,要按畫面情況和個人習慣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