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格言聯(lián)璧》-學(xué)問類 原文及翻譯

          【原文】

          古 今 來 許 多 世 家 , 無 非 積 德 。 天 地 間 第 一 人 品 , 還 是 讀 書 。

          【翻譯】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名門望族,無一不是因為積累德行而興旺。天地之間堪稱第一等的人品,歸根結(jié)底要靠讀書來養(yǎng)成。

          【原文】

          讀 書 即 未 成 名 , 究 竟 人 高 品 雅 ① ; 修 德 不 期 獲 報 ② , 自 然 夢 穩(wěn) 心 安 。

          【注釋】

          ① 究竟:畢竟,到底。

          ② 不期:不要求,不期待。

          【翻譯】

          用功讀書,即便不能成名,最終也會使人人格高尚、品行雅正;修養(yǎng)德行、樂于助人,卻不期待得到他人的回報,自然能夠睡得踏實,內(nèi)心安寧。

          【原文】

          為 善 最 樂 , 讀 書 便 佳 。

          【翻譯】

          如果一個人能將做好事當(dāng)作自己人生的最大快樂,那么他讀書便會讀得很好。

          【原文】

          諸 君 到 此 何 為 , 豈 徒 學(xué) 問 文 章 , 擅 一 藝 微 長 ① , 便 算 讀 書 種 子 ② ; 在 我 所 求 亦 恕 ③ , 不 過 子 臣 弟 友 , 盡 五 倫 本 分 ④ , 共 成 名 教 中 人 ⑤ 。

          “讀書種子”語出《齊東野語·書種文種》。 :指以讀書做學(xué)問為己任,且在文化上有所傳承的人?!洱R東野語》是宋代周密的代表作。

          【注釋】

          ① 擅:善于,擅長。

          ② 讀書種子:讀書人,能讀書、做學(xué)問的人。

          ③ 恕:以自己的心推想別人的心。

          ④ 五倫:舊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五種倫理關(guān)系,也稱五常。本分:自己應(yīng)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

          ⑤ 名教:指古代以確立名位和身份為主的禮儀教化。

          【翻譯】

          各位到這里來為的是什么呢?難道只是為了學(xué)習(xí)知識、寫作文章?擅長一門微不足道的技藝,便能算得上做學(xué)問的讀書人了嗎?其實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以自己的心去推想別人的心,在擔(dān)當(dāng)兒子、臣子、弟弟、朋友等不同角色的時候,都要能用自己的心去推想父母、君王、兄長、朋友的內(nèi)心,去體諒和理解他們。這樣努力去做,盡到一個人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這五種社會關(guān)系中的責(zé)任和義務(wù),才能使各位共同成為懂禮數(shù)、明教化的君子。

          【原文】

          聰 明 用 于 正 路 , 愈 聰 明 愈 好 , 而 文 學(xué) 功 名 益 成 其 美 ; 聰 明 用 于 邪 路 , 愈 聰 明 愈 謬 ① , 而 文 學(xué) 功 名 適 濟(jì) 其 奸 ② 。

          【注釋】

          ① 謬:錯誤。

          ② 濟(jì):助長。

          【翻譯】

          人的聰明才智如果用在正道上,那么越聰明便越好,而學(xué)問和功名的獲得也會增進(jìn)他的美德;人的聰明才智若用在了邪道上,那么越聰明便越糟糕,而學(xué)問和功名的獲得恰恰會助長他的邪惡。

          【原文】

          戰(zhàn) 雖 有 陣 ① , 而 勇 為 本 。 喪 雖 有 禮 , 而 哀 為 本 。 士 雖 有 學(xué) , 而 行 為 本 。

          【注釋】

          ① 陣:軍隊作戰(zhàn)時的戰(zhàn)斗隊形。

          【翻譯】

          作戰(zhàn)時雖然要講究一些陣法,但勇敢是最根本的。辦喪事雖然要講究一些禮法,但哀傷是最根本的。讀書人雖然要講究學(xué)問,但品行是最根本的。

          【原文】

          飄 風(fēng) 不 可 以 調(diào) 宮 商 ① , 巧 婦 不 可 以 主 中 饋 ② , 文 章 之 士 不 可 以 治 國 家 。

          宮、商、角、徵、羽是我國傳統(tǒng)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分別對應(yīng)現(xiàn)在音樂簡譜的do、re、mi、so、la。

          【注釋】

          ① 飄風(fēng):回旋不定的風(fēng)。古人講求“候氣定律”,依據(jù)季節(jié)變換來調(diào)定與之相配的不同的音律,飄風(fēng)回旋不定,不能代表季節(jié)的變化,所以不可依據(jù)它來調(diào)定音律。宮商:古人將宮、商、角、徵、羽列為五音,這里泛指音律。

          ② 巧婦:做事投機(jī)取巧的婦人。中饋:原指家中飲食之事,在此指家中事務(wù)。

          【翻譯】

          回旋不定的風(fēng)不是季節(jié)更替時的正風(fēng),所以不可以依據(jù)它來調(diào)定音律;投機(jī)取巧的婦女不可以讓她管理家中事務(wù);只會寫文章的文人不可以委以治理國家的重任。

          【原文】

          經(jīng) 濟(jì) 出 自 學(xué) 問 ① , 經(jīng) 濟(jì) 方 有 本 源 。 心 性 見 之 事 功 ② , 心 性 方 為 圓 滿 。 舍 事 功 更 無 學(xué) 問 , 求 性 道 不 外 文 章 。

          【注釋】

          ① 經(jīng)濟(jì):經(jīng)世濟(jì)民,即治理天下,救助百姓。

          ② 心性:心志,性情。此處指對心志和性情的修煉。事功:建功立業(yè)。

          【翻譯】

          經(jīng)世濟(jì)民之道只有源出于學(xué)問,才有它的根本和源泉。修煉心性進(jìn)而實現(xiàn)建功立業(yè),那么修煉心性才算得上圓滿。天下除了建功立業(yè)的學(xué)問之外便沒有其他的學(xué)問了,求取修煉心性之道,不外乎是多加研讀圣賢的文章。

          【原文】

          何 謂 至 行 ① , 曰 庸 行 ② ; 何 謂 大 人 ③ , 曰 小 心 ; 何 以 上 達(dá) ④ , 曰 下 學(xué) ; 何 以 遠(yuǎn) 到 , 曰 近 思 。

          【注釋】

          ① 至行:卓越的品行。

          ② 庸行:普通的日常行為。

          ③ 大人:指德行高尚的人。

          ④ 上達(dá):上進(jìn),向上發(fā)展。

          【翻譯】

          什么叫作卓越的品行呢?即做好日常瑣碎之事;什么人能稱為德行高尚的人呢?即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小心謹(jǐn)慎,不忘規(guī)矩和禮數(shù);怎樣才能向上發(fā)展,使自己得到提高呢?即不恥下問,虛心向他人學(xué)習(xí);怎樣才能實現(xiàn)遠(yuǎn)大的目標(biāo)呢?即對當(dāng)下切身的問題能作充分的考慮。

          【原文】

          竭 忠 盡 孝 , 謂 之 人 。 治 國 經(jīng) 邦 ① , 謂 之 學(xué) 。 安 危 定 變 , 謂 之 才 。 經(jīng) 天 緯 地 , 謂 之 文 。 霽 月 光 風(fēng) ② , 謂 之 度 。 萬 物 一 體 , 謂 之 仁 。

          【注釋】

          ① 經(jīng):治理。

          ② 霽月:雨后明月。霽,雨雪停止。

          【翻譯】

          做到竭盡忠孝,才可以稱為人。能夠治國安邦,才可以稱為有學(xué)問。能穩(wěn)定危局、平定叛亂,才可以稱為有才干。寫文章包羅萬象,能將天地萬物收入胸中,才可以稱為有文采。內(nèi)心像雨后明月一樣皎潔,舉止像清風(fēng)一樣溫和、空靈,才可以稱得上有風(fēng)度。將自己和世間萬物融為一體,時刻以自己的心去關(guān)照世間萬物,才稱得上是仁。

          【原文】

          以 心 術(shù) 為 本 根 , 以 倫 理 為 楨 干 ① , 以 學(xué) 問 為 菑 畬 ② , 以 文 章 為 花 萼 ③ , 以 事 業(yè) 為 結(jié) 實 , 以 書 史 為 園 林 , 以 歌 詠 為 鼓 吹 , 以 義 理 為 膏 粱 ④ , 以 著 述 為 文 繡 , 以 誦 讀 為 耕 耘 , 以 記 問 為 居 積 , 以 前 言 往 行 為 師 友 , 以 忠 信 篤 敬 為 修 持 , 以 作 善 降 祥 為 受 用 , 以 樂 天 知 命 為 依 歸 ⑤ 。

          【注釋】

          ① 倫理:事物的條理。楨干:古代筑墻時所用的木柱,立在夾板兩端的叫“楨”,豎在兩旁的叫“干”。此處指樹木的枝干。

          ② 菑畬:此處泛指田地。菑,新開墾的田地;畬,開墾兩年以上的田地。

          ③ 花萼:花的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萼片組成,包在花朵外面,花開時托著花冠,簡稱萼,有時也指花。此處泛指花朵。

          ④ 膏粱:肥肉和細(xì)米,泛指精細(xì)的食物。

          ⑤ 樂天知命:舊指樂從天道安排,順應(yīng)命運?,F(xiàn)引申為安于現(xiàn)狀,樂守本分。

          【翻譯】

          把方正的內(nèi)心當(dāng)作根,把萬事萬物的條理當(dāng)作枝干,把學(xué)問當(dāng)作土壤,把文章當(dāng)作花朵,把事業(yè)當(dāng)作果實,把歷代佳作和古今史事當(dāng)作園林,把歌詠圣賢遺作當(dāng)作典雅的樂曲,把經(jīng)書學(xué)問當(dāng)作精美的食物,把著作文章當(dāng)作華美的衣服,把誦讀當(dāng)作耕耘,把記述和求教當(dāng)作積累,把先賢的言行當(dāng)作良師益友,把忠厚恭敬當(dāng)作修身的標(biāo)準(zhǔn),把行善獲福當(dāng)作上天的恩賜,把樂天知命當(dāng)作人生的宗旨。

          【原文】

          凜 閑 居 以 體 獨 ① , 卜 動 念 以 知 幾 ② , 謹(jǐn) 威 儀 以 定 命 , 敦 大 倫 以 凝 道 ③ , 備 百 行 以 考 德 , 遷 善 改 過 以 作 圣 。

          啟功書法“慎獨” :體獨,即“慎獨”,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之一?!抖Y記·中庸》有言:“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隱秘的事情,沒有不被人發(fā)現(xiàn)的;細(xì)微的事情,沒有不被顯露出來的。君子在獨處時仍需自律謹(jǐn)慎,片刻都不能離“道”。

          【注釋】

          ① 凜:嚴(yán)肅。體獨:即“慎獨”,是儒家強(qiáng)調(diào)的治學(xué)、處世精神,要求人們在獨自活動、無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憑借高度的自覺,按照一定的倫理規(guī)范行事,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行為準(zhǔn)則之事。

          ② 卜:預(yù)料,估計,猜測。幾:事物的端倪,苗頭。

          ③ 凝道:集道于身,即成為賢者。凝,聚集,集中。

          【翻譯】

          一人閑居獨處時應(yīng)當(dāng)以嚴(yán)肅的態(tài)度來躬行先賢“慎獨”的教誨,內(nèi)心若有動念便要有所預(yù)估,進(jìn)而看出事物發(fā)生變化的隱微征兆,注意自己的氣質(zhì)和儀表以掌握自己的命運,遵守人倫道德使自己成為賢者,完備自己的各種品行以合乎道德,內(nèi)心向善并改正自己的過失使自己成為圣賢。

          【原文】

          收 吾 本 心 在 腔 子 里 ① , 是 圣 賢 第 一 等 學(xué) 問 ; 盡 吾 本 分 在 素 位 中 ② , 是 圣 賢 第 一 等 工 夫 。

          【注釋】

          ① 本心:指良心。

          ② 本分:自己應(yīng)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素位:當(dāng)下自己所在的位置或職位。

          【翻譯】

          將良心放入胸中,這便是圣賢最高的學(xué)問;在自己的位置上盡到自己的責(zé)任和義務(wù),這便是圣賢最高的工夫。

          【原文】

          萬 理 澄 澈 , 則 一 心 愈 精 而 愈 謹(jǐn) ; 一 心 凝 聚 , 則 萬 理 愈 通 而 愈 流 。

          【翻譯】

          如果萬事萬物的道理都明白透徹了,那么心思便愈加精細(xì)謹(jǐn)嚴(yán);如果心思能夠?qū)W?,那么萬事萬物的道理便愈加通達(dá)流暢。

          【原文】

          宇 宙 內(nèi) 事 , 乃 己 分 內(nèi) 事 ; 己 分 內(nèi) 事 , 乃 宇 宙 內(nèi) 事 。

          【翻譯】

          宇宙內(nèi)千千萬萬的事都是自己的分內(nèi)之事;自己的分內(nèi)之事,就是宇宙內(nèi)千千萬萬的事。

          【原文】

          身 在 天 地 后 , 心 在 天 地 前 ; 身 在 萬 物 中 , 心 在 萬 物 上 。

          【翻譯】

          身體雖然產(chǎn)生在天地之后,而內(nèi)心的思考已經(jīng)追溯到了天地產(chǎn)生之前;身體雖然存在于世間萬物之中,然而內(nèi)心的思考卻已上升到了天地萬物之上,觀照著這個世界。

          【原文】

          觀 天 地 生 物 氣 象 ① , 學(xué) 圣 賢 克 己 工 夫 。 下 手 處 是 自 強(qiáng) 不 息 , 成 就 處 是 至 誠 無 息 ② 。

          【注釋】

          ① 氣象:境界,景象。

          ② 至誠: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翻譯】

          觀察天地萬物的景象,學(xué)習(xí)圣賢克己修身的工夫。從自強(qiáng)不息做起,到達(dá)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后仍堅持不懈,方為圓滿。

          【原文】

          以 圣 賢 之 道 教 人 易 , 以 圣 賢 之 道 治 己 難 。 以 圣 賢 之 道 出 口 易 , 以 圣 賢 之 道 躬 行 難 。 以 圣 賢 之 道 奮 始 易 , 以 圣 賢 之 道 克 終 難 。 圣 賢 學(xué) 問 是 一 套 , 行 王 道 必 本 天 德 ; 后 世 學(xué) 問 是 兩 截 , 不 修 己 只 管 治 人 。

          【翻譯】

          用圣賢之道來教育別人很容易,然而用圣賢之道來管理自己卻很難??谥兄v說圣賢之道很容易,但要親自踐行圣賢之道卻很難。從一開始踐行圣賢之道并不難,但要自始至終地踐行圣賢之道就很難了。圣賢之道是一套完整的學(xué)問,就像君主想要推行王道,必須以自己的德行作為根本。后世的學(xué)問將這套完整的體系一分為二,只顧著管教別人而不修為自己。

          【原文】

          口 中 伊 周 ① , 心 中 盜 跖 ② , 責(zé) 人 而 不 責(zé) 己 , 名 為 掛 榜 圣 賢 ; 獨 凜 明 旦 ③ , 幽 畏 鬼 神 ④ , 知 人 而 復(fù) 知 天 , 方 是 有 根 學(xué) 問 。

          【注釋】

          ① 伊周:伊尹、周公,分別是商、周兩朝的開國賢臣。此處指高尚的德行。

          ② 盜跖:相傳為春秋末期的著名盜賊,后代專指強(qiáng)盜。

          ③ 凜:嚴(yán)肅。明旦:天亮,指白天。

          ④ 幽:光線暗,指晚上。

          伊尹,輔佐商湯建立商王朝基業(yè)的名臣。 :商湯離世后,他的繼任者太甲因荒疏政務(wù)被伊尹流放三年,最終太甲幡然悔悟痛改前非,伊尹便將朝政歸還給太甲。

          周公,姓姬,名旦,文王之子,與周武王是兄弟。 :武王奪得天下不久便離世了,繼任的成王年幼,便由周公輔佐。周公在平定管蔡之亂、制禮作樂后,將朝政歸還成王,鞏固了西周王朝的統(tǒng)治。

          【翻譯】

          嘴里說著伊尹、周公等圣賢的高尚德行,心中卻如同盜跖那樣的陰險狡詐,只要求別人而不要求自己,這種人就叫“掛榜圣賢”,徒有其名而已;白天獨處能夠嚴(yán)肅不茍,夜晚能夠敬畏鬼神,懂得人事更懂得天道,這才是有根底的學(xué)問。

          【原文】

          無 根 本 底 氣 節(jié) , 如 酒 漢 毆 人 , 醉 時 勇 , 醒 來 退 消 , 無 分 毫 氣 力 ; 無 學(xué) 問 底 識 見 , 如 庖 人 煬 灶 ① , 面 前 明 , 背 后 左 右 , 無 一 些 照 顧 。

          【注釋】

          ① 庖人煬灶:指廚師面對著爐灶。庖人,廚師;煬,烘烤;灶,爐灶。

          【翻譯】

          沒有根本的氣節(jié),就如同醉漢打人,酒醉時很勇敢,酒醒后勇氣便消退了,沒有一點力氣;沒有學(xué)問的見識,就如同廚師在爐灶前烘烤食物,只看見面前光明而背后左右卻注意不到、照顧不全。

          【原文】

          理 以 心 得 為 精 , 故 當(dāng) 沉 潛 ① , 不 然 , 耳 邊 口 頭 也 ; 事 以 典 故 為 據(jù) , 故 當(dāng) 博 洽 ② , 不 然 , 臆 說 杜 撰 也 ③ 。

          【注釋】

          ① 沉潛:潛心、專注。

          ② 博洽:廣博周遍。

          ③ 臆說:主觀推測的說法。杜撰:沒有根據(jù)地編造,虛構(gòu)。

          【翻譯】

          道理要用心領(lǐng)悟才會理解得精當(dāng),所以應(yīng)當(dāng)潛下心來體會,不然就會流于耳邊口頭了;事理要以典故為依據(jù),所以應(yīng)當(dāng)廣博周遍,不然就會流于隨意的猜測和無根據(jù)的編造了。

          【原文】

          只 有 一 毫 粗 疏 處 , 便 認(rèn) 理 不 真 , 所 以 說 惟 精 , 不 然 , 眾 論 淆 之 而 必 疑 ; 只 有 一 毫 二 三 心 , 便 守 理 不 定 , 所 以 說 惟 一 , 不 然 , 利 害 臨 之 而 必 變 。

          【翻譯】

          哪怕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大意,便會對道理認(rèn)識得不真切,所以說要精益求精,如若不然,面對眾說紛紜的混亂局面必然會猶豫不決;哪怕有一絲一毫的三心二意,便不能堅守真理,所以說要堅定專一,如若不然,面對利害權(quán)衡時必然會改變原來的立場。

          【原文】

          接 人 要 和 中 有 介 , 處 事 要 精 中 有 果 , 認(rèn) 理 要 正 中 有 通 。

          【翻譯】

          對待他人要寬和而不失耿直,處理事情要周密而不失果斷,認(rèn)識道理要嚴(yán)正而不失通達(dá)。

          【原文】

          在 古 人 之 后 , 議 古 人 之 失 , 則 易 ; 處 古 人 之 位 , 為 古 人 之 事 , 則 難 。

          議論古人的得失,必須要處在古人的位置上去思考。 :國學(xué)大師陳寅恪也提出過相似觀點,他認(rèn)為只有站在古人的角度,設(shè)身處地了解古人的學(xué)說,才能寫出客觀公允的中國古代哲學(xué)史。

          【翻譯】

          生在古人之后,議論古人的功過得失很容易;然而,如果自己處在古人的位置上,去做古人所做的事就會發(fā)現(xiàn)很難。

          【原文】

          古 之 學(xué) 者 , 得 一 善 言 , 附 于 其 身 ; 今 之 學(xué) 者 , 得 一 善 言 , 務(wù) 以 悅 人 。

          【翻譯】

          古代的學(xué)者得到一句有益的話,就會放到自己身上,將它付諸實踐;現(xiàn)在的學(xué)者得到一句有益的話,卻竭力用它來取悅他人。

          【原文】

          古 之 君 子 , 病 其 無 能 也 ① , 學(xué) 之 ; 今 之 君 子 , 恥 其 無 能 也 , 諱 之 ② 。

          【注釋】

          ① ?。簱?dān)憂,擔(dān)心。

          ② 諱:回避,忌諱,有顧忌不敢說或不愿意說。

          【翻譯】

          古代的君子,擔(dān)心因自己無能而遭到他人恥笑,所以努力學(xué)習(xí);現(xiàn)在的君子,羞于因自己無能而遭到他人恥笑,所以常常掩飾、回避。

          【原文】

          眼 界 要 闊 , 遍 歷 名 山 大 川 ; 度 量 要 宏 , 熟 讀 五 經(jīng) 諸 史 ① 。

          【注釋】

          ① 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經(jīng)典合稱“五經(jīng)”。

          【翻譯】

          要想眼界開闊,就要廣泛游歷各地名山大川;要想度量宏大,就要熟讀儒家經(jīng)典和歷代史書。

          【原文】

          先 讀 經(jīng) , 后 讀 史 , 則 論 事 不 謬 于 圣 賢 ; 既 讀 史 , 復(fù) 讀 經(jīng) , 則 觀 書 不 徒 為 章 句 ① 。

          【注釋】

          ① 章句:古詩文的章節(jié)和句子。

          【翻譯】

          先讀經(jīng)書后讀史書,那么討論事情就不會與圣賢的觀點相違背;讀過了史書再來讀經(jīng)書,那么看書就不會只停留在章節(jié)句子的層面了。

          【原文】

          讀 經(jīng) 傳 則 根 底 厚 , 看 史 鑒 則 議 論 偉 ; 觀 云 物 則 眼 界 寬 ① , 去 嗜 欲 則 胸 懷 凈 ② 。

          【注釋】

          ① 云物:景色,景物。

          ② 嗜欲:嗜好、欲望。

          【翻譯】

          讀圣賢經(jīng)傳,學(xué)問才會根底扎實;看史書評議,議論才會精辟奇?zhèn)ィ伙栍[山川美景,眼界才會開闊;戒除不良嗜好和欲望,胸懷才能明凈澄澈。

          【原文】

          一 庭 之 內(nèi) , 自 有 至 樂 ; 六 經(jīng) 以 外 ① , 別 無 奇 書 。

          【注釋】

          ① 六經(jīng):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樂經(jīng)》《周易》《春秋》六部儒家經(jīng)典。

          【翻譯】

          家中庭院之內(nèi),總有些事物會帶給人莫大的快樂;而儒家六經(jīng)之外,卻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書了。

          【原文】

          讀 未 見 書 , 如 得 良 友 ; 見 已 讀 書 , 如 逢 故 人 。

          【翻譯】

          讀沒有看過的書,就好像得到一位益友;重讀已看過的書,就好像遇到了老朋友。

          【原文】

          何 思 何 慮 , 居 心 當(dāng) 如 止 水 ; 勿 助 勿 忘 ① , 為 學(xué) 當(dāng) 如 流 水 。

          【注釋】

          ① 勿助勿忘:指學(xué)習(xí)既不要揠苗助長,過于求成,也不要不求上進(jìn),荒廢學(xué)業(yè)。助,增加。

          【翻譯】

          何須過多地思考、憂慮呢?心應(yīng)當(dāng)如止水一般平靜;不要揠苗助長、過于求成,也不要不求上進(jìn)、荒廢學(xué)業(yè),學(xué)習(xí)當(dāng)如流水一般持續(xù)不斷。

          【原文】

          心 不 欲 雜 , 雜 則 神 蕩 而 不 收 ; 心 不 欲 勞 , 勞 則 神 疲 而 不 入 。

          【翻譯】

          心不要雜亂,內(nèi)心雜亂就會心神渙散而不能集中精力;心不要勞累,內(nèi)心勞累就會精神疲憊而不能有所收獲。

          【原文】

          心 慎 雜 欲 , 則 有 余 靈 ; 目 慎 雜 觀 , 則 有 余 明 。

          【翻譯】

          內(nèi)心慎防雜念,使心思保持專一,思維才能更加敏捷;眼睛慎防到處亂看,使眼睛得到休息,目光才能更加敏銳。

          【原文】

          案 上 不 可 多 書 , 心 中 不 可 少 書 ; 魚 離 水 則 鱗 枯 , 心 離 書 則 神 索 ① 。

          【注釋】

          ① 索:盡,無。

          【翻譯】

          案桌上的書不宜太多,心中的書卻不能太少;魚離開了水,鱗就會干枯,心離開了書,精神便沒了寄托。

          【原文】

          志 之 所 趨 , 無 遠(yuǎn) 勿 屆 ① , 窮 山 距 海 不 能 限 也 ; 志 之 所 向 , 無 堅 不 入 , 銳 兵 精 甲 不 能 御 也 ② 。

          【注釋】

          ① 屆:到。

          ② 銳兵精甲:代指強(qiáng)大的軍隊。銳兵,鋒利的兵器;精甲,堅實的盔甲。

          【翻譯】

          只要追求遠(yuǎn)大的志向,就沒有到不了的境地,即便高山大海也無法阻擋;只要追求遠(yuǎn)大的志向,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攔,即便強(qiáng)大的軍隊也無法阻擋。

          【原文】

          把 意 念 沉 潛 得 下 , 何 理 不 可 得 ; 把 志 氣 奮 發(fā) 得 起 , 何 事 不 可 做 。

          【翻譯】

          只要能把心思沉潛下來,沒有什么事理會弄不明白;只要能把志氣激發(fā)起來,沒有什么事情會做不好。

          【原文】

          不 虛 心 , 便 如 以 水 沃 石 ① , 一 毫 不 得 進(jìn) 入 ; 不 開 悟 , 便 如 膠 柱 鼓 瑟 ② , 一 毫 轉(zhuǎn) 動 不 得 。

          二十五弦瑟,出土于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

          【注釋】

          ① 沃:澆,灌。

          ② 膠柱鼓瑟:比喻固執(zhí)拘泥,不知變通。柱,瑟上調(diào)弦的短木。如果用膠粘住弦柱就不能調(diào)節(jié)音的高低。

          【翻譯】

          求學(xué)不虛心,便像用水澆石頭一樣,一點也進(jìn)不去;不用心領(lǐng)悟,便像瑟的弦柱被膠粘住了一樣,一毫都無法轉(zhuǎn)動。

          【原文】

          不 體 認(rèn) ① , 便 如 電 光 照 物 , 一 毫 把 捉 不 得 ; 不 躬 行 , 便 如 水 行 得 車 , 陸 行 得 舟 , 一 毫 受 用 不 得 。

          【注釋】

          ① 體認(rèn):體察,認(rèn)識。

          【翻譯】

          求學(xué)不用心去體察認(rèn)識,便像閃電照過萬物,一點也沒掌握得到;不親自實踐,便像走水路卻要用車,走旱路卻要用船,一點作用都起不了。

          【原文】

          讀 書 貴 能 疑 , 疑 乃 可 以 啟 信 ; 讀 書 在 有 漸 , 漸 乃 克 底 有 成 。

          【翻譯】

          讀書貴在有懷疑精神,有懷疑才可以引導(dǎo)人們了解真知;讀書要循序漸進(jìn),能循序漸進(jìn)才能堅持到底有所成就。

          【原文】

          看 書 求 理 , 須 令 自 家 胸 中 點 頭 ; 與 人 談 理 , 須 令 人 家 胸 中 點 頭 。

          【翻譯】

          讀書學(xué)習(xí)求取道理,應(yīng)當(dāng)?shù)玫阶约簝?nèi)心的認(rèn)可;和別人談?wù)摰览恚瑧?yīng)當(dāng)?shù)玫絼e人內(nèi)心的認(rèn)可。

          【原文】

          愛 惜 精 神 , 留 他 日 擔(dān) 當(dāng) 宇 宙 ; 蹉 跎 歲 月 , 問 何 時 報 答 君 親 。 戒 浩 飲 , 浩 飲 傷 神 。 戒 貪 色 , 貪 色 滅 神 。 戒 厚 味 , 厚 味 昏 神 。 戒 飽 食 , 飽 食 悶 神 。 戒 多 動 , 多 動 亂 神 。 戒 多 言 , 多 言 損 神 。 戒 多 憂 , 多 憂 郁 神 。 戒 多 思 , 多 思 撓 神 。 戒 久 睡 , 久 睡 倦 神 。 戒 久 讀 , 久 讀 苦 神 。

          【翻譯】

          要愛惜自己的精神,留待將來擔(dān)當(dāng)天下大任;虛度光陰,試問何時才能報答君王和父母!戒酗酒,酗酒損傷神志。戒好色,好色銷蝕神志。戒美味,美味使人神志遲鈍。戒飽食,飽食使人神志昏沉欲睡。戒多動,多動使人神志混亂。戒多言,多言損耗神志。戒多憂,多憂使人神志郁結(jié)。戒多思,多思使人神志擾亂不寧。戒久睡,久睡使人神志倦怠。戒久讀,久讀使人神志勞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夷陵評論||年度文藝回顧展// 079劉培淮新著《<格言聯(lián)璧>新賞析》分享//夷陵
          《格言聯(lián)璧》原譯文(一),修身必讀之,句句皆金玉
          朱柏廬《朱子治家格言》原文及譯文:
          格言聯(lián)璧譯注 學(xué)問類
          《圍爐夜話》:原文及譯解(下篇)
          《文心雕龍——養(yǎng)氣第四十二》作者: 劉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