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華典古韻 華典古韻 2024年06月28日 12:03 內(nèi)蒙古
在學(xué)習(xí)今天成語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騖”字的讀音、字源及含義:
1.讀音:
《唐韻》、《集韻》、《韻會》對其注音為“亡遇切,音務(wù)”。
2.字源:
“騖”最初作為動詞使用,其造字本義是極力讓馬奔馳。敄(wù)是“騖”的部件,既表音,又表意。“敄”字由“矛”和“攵”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矛”是古代的長兵器,而“攵”在古漢字中通常表示手持的動作。兩者結(jié)合,形成一個極具攻擊力的漢字“敄”,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手持長矛強(qiáng)力擊打的場景,后引申出勉強(qiáng)、勉勵的含義,《說文解字》中該字被解釋為“強(qiáng)也”。
后來,“敄”逐漸演變成一個專門的偏旁部首,并在“力”字旁增加了“務(wù)”,進(jìn)一步強(qiáng)化了致力于某事或從事某事的含義?!啊稘h字簡化方案》中省去正體楷書字形中的“矛”,寫作“務(wù)”。
“騖”字用“馬”作字底,馬甲文為象形字,因竹簡寬度有限,豎著寫作,大家都知道馬是一種擅長奔跑的動物,所以由矛、攵、馬構(gòu)成的“騖”字即表示用力驅(qū)趕馬的意思。
3.含義:
“騖”字本義是縱橫奔馳,泛指疾馳。如今,"騖"字常用來描述事物或思想的迅速移動或追求,例如"好高騖遠(yuǎn)"表示追求過高過遠(yuǎn)的目標(biāo),而"騖利"則指追求利益。此外,"騖"字還可以用來形容動作的迅速,如"騖驟"表示迅疾行進(jìn)。
拼音:
xīng bēn chuān wù
星 奔 川 騖
釋義:
像流星飛馳,如江河涌流。形容迅速疾快。
出處:
南朝·梁·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靡不望影星奔①,藉響川騖②,雞人始唱③,鶴蓋成陰④,高門旦開⑤,流水接軫⑥。”
出處解釋:
出處這句話看上去不是很容易理解,小編帶大家逐句翻譯一下:
① 靡不望影星奔:這里的“靡”可以理解為“無”,“望影”指看到影子,“星奔”則形容像流星一樣快速地移動;
②藉響川騖:這里的“藉”可以理解為“借助”,“響”指的是聲音,“川騖”則形容像江河一樣迅速流動;
③雞人始唱:“雞人”指古代負(fù)責(zé)報時的人,這里可以引申為天剛亮的時候,“始唱”即開始報時;
④鶴蓋成陰:“鶴蓋”指以鶴為飾的車蓋,借指官吏們所乘的車馬;
⑤高門旦開:“高門”指高大的門,“旦開”即天亮?xí)r開門;
⑥流水接軫:“流水”指的是像流水一樣連續(xù)不斷,“軫”是古代車輛的一部分,這里引申為車輛。
整句話的意思是:人們一看到影子就行動,快如流星,借助聲音就迅速移動,急如流水,天剛亮,報時的人剛一報時,便車馬相連,車蓋相接成蔭,早晨大門剛開,就車水馬龍。
例句:
1.如今,科技發(fā)展真的是太迅速了,比如手機(jī)和轎車的更新?lián)Q代頻率可謂是星奔川騖,令人驚嘆。
2.時光星奔川騖,無論黑夜多么漫長曲折,黎明終將破空而來。
上期成語小測試答案:
“騖”:像馬一樣奔馳,引申為追求、謀求的意思。
好高(騖)遠(yuǎn):形容不切實際的追求過高的目標(biāo),多用于形容人不切實際而自命不凡。
“鶩”:“鳥”作字底,指野鴨。
趨之若(鶩):形容像成群鴨子一樣,爭先恐后的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去追逐。
各位讀者朋友們,昨天的成語小測試你答對了?我們再做兩個成語填空,檢驗一下你是否真正的理解了“騖”和“鶩”的區(qū)別:
落霞與孤( )齊飛、心無旁( )
快來試試吧,看是否能一秒做出來?評論區(qū)見。
以上就是今日成語分享,喜歡的朋友請動動您發(fā)財?shù)男∈贮c(diǎn)贊關(guān)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閱讀 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