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又稱“失枕”,是單純以頸項部強痛、頸部僵硬、活動受限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其發(fā)病特點為起病急、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且成人多于兒童。落枕的發(fā)病原因眾多,病情表現(xiàn)也有一定不同,因而在接待患上落枕的顧客時,應(yīng)對因、辨證用藥。
落枕的疾病概述
1、落枕的發(fā)病原因
(1)睡姿不當,或枕頭高低不適。
(2)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如長時間低頭看書、看手機。
(3)勞累過度,如長時間用頭頂重物或上肢及肩部負重。
(4)頸肩部感受風寒刺激,導(dǎo)致氣血運行不暢、肌肉緊張?zhí)弁?,如夏日空調(diào)刺激。
(5)肝腎不足導(dǎo)致筋骨失養(yǎng)。
2、落枕的診斷要點
(1)起床后頭偏向一側(cè),頸項部有牽拉、酸痛感,且活動受限。
(2)受傷一側(cè)的頸部、肩部及背肩胛間等處有明顯壓痛點,肌肉痙攣。
(3)頸部往另一側(cè)活動時疼痛加重。
(4)可能伴有頭痛、頭脹、耳鳴、失眠等癥狀發(fā)生。
3、落枕的中醫(yī)辨證
(1)外傷型:因外傷、勞累、扭傷所致,起病急,發(fā)病初始疼痛較輕、活動不利,數(shù)小時后疼痛加重、活動困難,患側(cè)肌肉緊張、壓痛明顯。
(2)風寒型:汗出當風或突然感受寒冷刺激,導(dǎo)致頸部、肩部、背部疼痛,患處肌肉僵硬而無彈性,怕冷,頸部活動受限。
(3)腎虛型:肝腎不足所致頸項肩背疼痛,活動不利,伴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畏寒怕冷,局部癥狀較上述兩種證型輕。
落枕的治療藥物選擇
落枕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推拿治療、針灸治療、拔罐治療等,對藥店人來說,應(yīng)著重掌握落枕的藥物治療方案,具體藥物參考如下。
1、口服藥物治療:
根據(jù)情況可選擇鎮(zhèn)痛藥、肌松藥及中成藥。
(1)非甾體抗炎藥
代表藥物: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
藥物概述:非甾體抗炎藥物能有效緩解落枕所致的扭傷、肌肉拉傷等引起的輕至中度疼痛。
(2)肌松藥
代表藥物:復(fù)方氯唑沙宗膠囊、氯唑沙宗片、鹽酸乙哌立松片、美索巴莫片等。
藥物概述:此類藥物為中樞性肌肉松弛劑,主要抑制與骨骼肌痙攣有關(guān)的神經(jīng)突觸反射,用于緩解骨骼肌痙攣引起的疼痛,并增加肌肉的靈活性。
(3)口服中成藥
外傷型:活血止痛膠囊、三七片、舒筋活血片、三七傷藥片、根痛平膠囊等
藥物概述:此類藥物具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療因勞累、扭傷等所致的落枕。
風寒型:天麻片、散寒活絡(luò)丸、風濕安泰片、追風透骨丸、風寒雙離拐片、萬通筋骨片等。
藥物概述:此類藥物具有祛風散寒、通絡(luò)止痛的功效,用于風寒刺激所致落枕引起的肌肉關(guān)節(jié)疼痛、屈伸不利。
腎虛型:頸康膠囊、藤黃健骨丸、抗骨增生片等。也可辨證腎陰虛、腎陽虛選擇六味地黃丸或金匱腎氣丸。
2、外用藥物治療:
可選擇化學外用藥、中成藥貼膏、活絡(luò)油及外用搽劑等。
(1)化學外用藥
代表藥物: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復(fù)方吲哚美辛達克羅寧貼膏、吲哚美辛巴布膏、雙氯芬酸鈉凝膠、依托芬那酯凝膠等。
藥物概述:此類藥物多為非甾體抗炎藥,局部使用,緩解落枕所致疼痛。
(2)中成藥貼膏
代表藥物:傷濕止痛膏、壯骨麝香止痛膏、活血止痛膏、麝香止痛貼膏。
藥物概述:此類藥物局部使用,起到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
(3)活絡(luò)油及外用搽劑
代表藥物:活絡(luò)油、跌打萬花油、麝香祛痛搽劑、麝香舒活搽劑等。
藥物概述:此類藥物可涂抹后按摩,活血散瘀,緩解肌肉疼痛。
總的來說,選擇藥物治療落枕,一般推薦口服+外用的聯(lián)合方式,配合針灸、推拿等治療方式,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我們也可建議患者在家可自行使用濕熱毛巾熱敷于患處,提醒患者不可劇烈活動頸部以免加重病情、選擇高低適中且舒適的枕頭、避免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勞累。
本文為中國藥店原創(chuàng)/整理,
圖片來源:品牌方提供